分享

【盆展回顾】苏派盆景如诗如画

 盆之精灵 2015-11-26

巧夺天工的微型盆景

作者杜龙蛟介绍其获金奖的刺柏“云崖叠翠”

参观拍照盆景展

留园芮亮元的获奖作品刺柏“翠盖拂云”

乔永林送展获金奖的刺柏“华夏五千年”


或雄浑大度、气势万钧,或清丽秀美、意蕴深远,正所谓“一盆一世界、一树一景观”。昨天,第二届“苏派盆景双年展”在苏州美术馆启幕。150盆精品盆景如诗如画,为参观者带来了美的享受,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现场,盆景展成了市民假日里的大课堂,大家在一起切磋、交流,都想学几手“苏派技艺”……

吴文化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苏派盆景,2011年,苏派盆景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民间蕴藏着许多盆景爱好者,其中不乏高手、大家。昨天展出的150盆精品,有80%是由市花卉盆景协会等几家协会的市民会员精心培育的。昨天,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园管处负责人向华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盆景要“五看”“:一看造型和气势;二看枝、片匀称度;三看长势;四看细部,如打弯、出枝等;五看盆、树桩、几架的搭配。

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之余,在家里养几盆盆景,修剪、绑扎、浇水的过程,也是一种陶冶情操的精神享受。65岁的张老伯告诉记者,自己之前住在养育巷一幢居民楼,有个10多平方米的小院。1992年搬到解放新村,住房条件改善了,院子有近20平方米,养了20多盆盆景。“怎么扎、怎么剪,苏派盆景制作蛮有讲究。光买专业书看,不如到现场观摩取经。”他笑着说,“自己一早坐公交车赶来,就是想看看行家怎么弄,来学几手。”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记者现场看到,原本并不相识的市民,一起围着一盆盆景,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相互交流、切磋,一下子便热络起来。展厅一角,一组获金奖的小品组合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黑松、海棠、榆树、五针松、红枫,还有长寿梅、虎耳草——别看每一盆只有20厘米高,其实都养了20多年,比我女儿还要大。”作者俞旭今年51岁,是市职工盆景协会一名会员。他如数家珍,这组盆景小品的特点,一是树种及树型丰富,二是常绿、落叶类结合,三是观花(红枫)、观果(海棠)类结合,且色彩富于变化,四是几架配置协调。一旁的丁先生一边听讲,一边不住点头,“兜兜盆景展,学几手制作技艺,回到家再实践一把,这个小长假过得很充实。”

展出的精品涵盖了树桩、树石、山水、水旱、微型盆景等多个品种,最终评出一等奖10盆(件),二等奖15盆(件),三等奖20盆(件)。当天到场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二届苏派盆景双年展作品更趋成熟,且风格多样,比第一届有了长足的进步。他说,从“六台三托一顶”的“规则作品”,到“云朵式”的“半规则作品”,再到现在更注重自然和诗情画意,可以看出,苏派盆景从继承到创新的发展轨迹,这一点在本届双年展上得到了很好的反映。


文/邵群 摄影/王建中


苏派盆景以精致秀雅著称。这是苏州美术馆举办的盆景展几件展品的图片。(姑苏老张摄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