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说文解字》为例浅论“以形索义

 诗书之华 2015-11-26
摘要:形声字是汉字系统中的重要类型,历史悠久。在对形声字的观察和分析时,要把共时静态与历时动态的两种角度结合起来。本文从共时静态的角度,根据形声字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了界定;又从历时动态的角度,根据形声字形成时的思维理据对其进行分类。
关键词:形声字;形声;思维;共时静态;历时动态
中图分类号:H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101-02
一、引言
形声字历史悠久,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形声字最终都会累积在同一个历史层面上,呈现出同一历史层面上共有的特征,却隐藏了不同历史阶段上各自的特点。因此,在分析形声字时应该把共时静态和历时动态两种观察分析态度有机结合。从共时静态的角度界定出形声字,再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各自特点划分形声字种类。这样更符合形声字的客观实际,能更客观地认识形声字。
二、形声字的界定
形声字的内涵是许慎最早赋予的。他把形声字定义为,“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黄季刚先生曾解释到,‘形声之字其所从之字多由假借,如以戍为悉,以右为又,是声正是本字之声,而以同声之字代之,故曰取譬相成’”。汤可敬先生解释到,“许慎的意思是:所谓形声,就是根据事物的类属,选择一个形旁字,拿一个同被记录的语词声音相同或相进的声旁字相配合,组成新字,江河二字就是这样”。
黄继刚先生认为形声字是通过假借孳乳的途径产生的。汤可敬先生认为形声字通过声符和形符相配而形成的。后世学者对于许慎给形声字下的定义的见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人也由此出发,但从静态的角度分析认为“由形旁(与词的意义相联系)和声旁(与词的读音相联系)组合成的字,就是形声字”。在此基础上,从共时的静态的角度对形声字进一步界定为:凡是外部结构由形旁和声旁构成的汉字都是形声字。被这样界定出的形声字涵盖了不同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形声字,包括不自觉无意识运用形声思维形成的形声字和自觉有意识运用形声思维的形声字。
本文试图以共时的静态的形声字结构特点为经,以历时的动态的构形思维为纬尝试给形声字划分种类。
三、形声字的种类
形声字自产生至现今,其共有的结构特征(声符和义符相辅相成)经过了不自觉无意识的形成到自觉有意识的形成的过程。造成这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成因在于在构造新字或改变原有字形时有无形声这一思维的指导。有无形声思维指导而形成的两种类型的形声字势必都有各自特点。下文从历时动态的观察分析态度出发,把形声字分为无形声思维和有形声思维两种。
(一)无形声思维的形声字
无形声思维的形声字是指汉民族没有受形声这一思维指导,而是在怎样分担字义区别字形的问题意识下,构造新字或改变字形时而产生的具有形声外部结构的形声字。无形声思维的形声字根据它们形成的主观原因分为以下几种。
1、为明确假借义或本义而形成的形声字
随着社会的发展,表意的造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另外,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汉字的这一性质决定了汉字字形不一定要表现出所记录的词义的具体形象内容。因而,为了弥补汉字数量的不足,人们便跟据词语之间声音的相同或相近创造了音同、形同、义异的假借字。此时,被借字字体便承担了本义和假借义两种意义。这样易造成意义的混淆,另外,借音表意在古人看来只是一种应急的权宜之计,古人没有顺着这条路让汉字走向表音的道路,而是选择了为明确假借义或本义而在原有字形上加注意符。例如:
(1)师——狮
师本是师众之〈师〉(本文用加〈〉表示字义),后被假借为表示动物的狮子之〈狮〉。为了明确假借义,后来便在师字上加了表示动物类属的“犬”旁,从师字分化出了“从犬,师声”的狮来专门表示假借义。
(2)止——趾
止本是一个表意字,是脚趾之〈趾〉的初文。后来被假借为停止之〈止〉。止被假借义久借不还,为明确本义便在止上加注表意符号“足”,从止字分化出了“从足,止声”的形声字趾来专门记录本义。
2、为分担母文引申分化义而形成的形声字
母文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相对后出孳乳字而言的。在母文孳乳字产生以前,母文孳乳字记录的字义主要由母文承担。为了分担母文字义以便更清晰地记录语言,人们在母文上加注表意符号创造新字。例如:
(1)共与供、恭、拱
共字是表意字,像两手奉器供奉之形,本义为捧物敬献。因此在本义的基础上又引申出了人的外部动作供奉义,人的内在心理恭敬义,以及拱手致敬义。在母文孳乳字产生之前,母文一字记录了四个不同的意义,这样极易引起混淆。为分担母文引申义,人们在母文基础上加注意符,分化出了“从人,共声”,“从心,共声”,“从手,共声”的字义相通,字音相近的三个母文孳乳字。
(2)并与倂、骈
并字有相合的概括义。具有此概括义的并字。言于人时便加注类属符号“人”而对象化,成为“从人,并声”的形声字倂。言于马时则加注类类属符号“马”而使概括义对象化,形成“从马,并声”的形声字骈。为使母文概括义具体化,人们在母文基础上加注类属符号,分化出了倂、骈两形声字。
3、为区别字形而形成的形声字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最初人们是利用具象思维,依据事物的形体来造字的。象形字固然有形可像,然而有时它们之间又有极大的相似点,相互间的差别很难区分。为区别相似的字形,人们便在原有字形上加注表音符号。例如:
凤——鸡
凤字,和鸡字,原来都是象形字,都画成鸟形,彼此之间不易区别。人们便经过反复思考,便在这凤字上增加“凡”字、鸡字上增加“奚”字,其中,“凡”和“奚”是两个表音符号,这样凤和鸡便成为了两个形声字。
此例通过加注注音符号使本来容易混淆的象形文字转变为更易辨认的形声字。
以上三种类型的形声字没有形声思维指导而是由于某种原因形成的,它不自觉地拥有了形声字的结构特征。因而,都属于无形声思维的形声字。然而就是这种不自觉形成的形声字启发了人们,促使了自觉有形声思维形声字的出现。
(二)有形声思维的形声字
有形声思维的形声字是指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形声思维构造新字或是改变原有字形时形成的形声字。
1、直接用意符和声符组成的形声字
清末以来我国许多有识之士开始重视学习西方自然科学,也对不少相关著作进行翻译,其中一些专有名词并没有相应的汉字记录它。为书面翻译这些外来专有名词,人们在形声思维的指导下,直接用意符和声符构造相应汉字。例如:锌、镭、钠等。这种直接用意符和声符组成的形声字的情况并不是很常见的。
2、改换形声字偏旁形成的形声字
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形符跟字义相关,声符跟字音相关。在这种形声思维的影响下,为记录新词义或更准确地表示原字所记录的字义字音,人们常常改换形声字的偏旁(形符或声符)形成新的形声字。例如:
(1)振——赈
振字本记录振起的意思,后又振起的意思引申出赈济的意思。因为赈济的意思与财物有关,所以便把振字的“手”旁改换为“贝”旁,分化出了“从贝,辰声”的赈字专门记录新的引申义。
(2)狐,雌
随时间的推移汉语语音也在不断变化着,声符与演变后的字音相差越来越大,为能让声符更好地表示演变后的字音,人们通过改换原来声符形成新的形声字。“狐”,“雌”两字便属于这类。狐,妖兽也,鬼所乘之。此字甲文从犬、亡声。后调换声符,造了狐字。雌,鸟母也。从隹、此声。此字甲金文都作从隹、止声。后调换声符,造了雌字。
四、结语
无形声思维的形声字与有形声思维的形声字是从文字生成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这样有利于剖析汉民族造字的初衷,进而更好地理清形声字发展的脉络。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赵平安.形声字的历史类型及特点[J].河北大学学报.1988,(01).
[3]汤可敬.形声字说略[J].益阳师专学报.1985,(04).
[4]任晓威.形声字研究综述[D].吉林大学,2008.
[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分享:朕是女王 > 试析形声字的种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