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一张图弄清所有表达技巧
2015-11-26 | 阅:  转:  |  分享 
  
一张图弄清所有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到底有哪些?“表达技巧“是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而在创作中运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大家在诗词鉴赏题目中遇到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甚至是“表现手法”这些名词其实都是同一概念。现在语文并不太注重这些概念的实质区分,大体可以认为它们之间是统一的。如果要严格区分的话,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有四大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详见下图:二、化繁为简,挑常考的识记(图中白色字体的表达方式和结构技巧在诗词鉴赏中较少涉及,所以大家可以不必识记,只需了解。)表达方式:指用什么样的口吻来表述内容。大家可以结合我们学过的几种文体来理解——记叙文(记叙)、说明文(说明)、议论文(议论)、散文(描写、抒情)。结构技巧:指位置作用。大家可以结合段落位置来理解——开头(开门见山、铺垫、伏笔),中间(过渡、承上启下),结尾(呼应开头、卒章显志)。了解完不常考的两项后,我们着重梳理最常考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指语句的修饰方法。最常考的是比喻(生动形象)、拟人(赋予××以人的情感,表现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夸张(想象丰富,突出了××的特点)。这些也是大家很熟悉的,所以不赘述。对偶:诗词也叫对仗。指将相同或对立的词放在同一位置的表现方式。比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喧”对“莲动”(主谓短语),“归”对“下”(动词),“浣女”对“渔舟”(名词),这些对应的词结构、词性相同,意义对称。效果: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借代:借一物代替另一物。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用“帆”代指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用“绿”代指叶子,“红”代指花朵。效果:简洁生动,引人联想。顶真:又叫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例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效果:语气贯通、环环相扣、过渡自然。互文: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木兰诗》中有很多互文,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就是指兔子在“脚扑朔、眼迷离”,并不分雌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就是说进了我的房间,开门坐到床上,而不是跑到东边开门,再跑到西边坐床。效果:互相补充、表意委婉、耐人寻味。通感:又叫移觉,指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歌声”的听觉写“清香”的嗅觉。效果: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增强文采。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效果:反复咏叹,增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表现手法:指表达情感和行文措辞的特殊方式。分为抒发情感的方式、描绘画面的方式,以及诗歌中特有的赋、比、兴的手法。抒情方式中直抒胸臆(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借景抒情(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托物言志(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借古咏怀(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这些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抒情方式,所以在这里不作赘述对比:郭敬明和姚明站在一起衬托:郭敬明站在篮球架边上(ps:纯属举例,无人生攻击之意)对比:是把矛盾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更鲜明强烈地突出双方的差异(姚明很高,郭敬明很矮,他们两人身高差距大),而且两者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地位平等(姚明、郭敬明地位平等)。衬托:是用其他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来陪衬要表现的事物,双方有主次之分(用篮球架来陪衬郭敬明,郭敬明是主要描述对象,篮球架是次要的陪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衬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门前飘出酒肉的味道,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贫富对比,突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贫富之间没有主次)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鸣、鸟鸣的声音清晰可闻,正是这些声音更衬托出来山林的幽静。(主要是为了写山林幽静)。





献花(0)
+1
(本文系杨柳泛堤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