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只有这30症

 nqj0108 2015-11-26
 


中医只有这30症


 1、表寒症: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中风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症: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症: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里寒虚证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症: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症: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口舌生疮咽肿痛,腹痛便溏紧相连。

  9、上寒下热: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急。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症:虚证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症: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痰壅盛,胸脘腹胀卧则难。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心悸怔忡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里急后重或癥瘕,大实赢状补益疾。

  20、真虚假实: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舌质胖嫩虚弦脉,反泻含冤重危险。

  21、阴阳

  阴证面白四肢冷,神疲乏力语声低。尿清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证神旺语声粗,面目红赤呼吸粗。高热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浮。

  阴虚内热颧唇红,盗汗少寐梦遗精。五心烦热脉细数,舌红无苔卧不宁。

  阳虚外寒面唇白,自汗欲寐虚弱脉,身倦畏寒尿频数,阳痿带稀体无泽。

  失血脱水成亡阴,口干喜冷汗多粘。舌红干燥脉虚数,面色潮红畏热烦。

  亡阳病变阳虚脱,手足厥冷汗出多。脉微欲绝舌淡润,渴喜热饮息微弱。

  22、气虚:气虚五脏功能弱,呼吸气促语低微。身疲肢倦食纳少,心悸筋缓目发黑。头晕眼花腰酸痛,自汗脱肛内脏重。

  23、气滞症:气滞主证胀闷痛,胀疼发作时重轻,窜痛嗳气矢气减,兼证五脏各有型。脘闷纳呆胁胀满,咳喘胸憋腰脊痛。

  24、气逆:气逆病本肺胃肝,咳嗽喘息肺逆先。呕恶嗳气呃逆胃,肝逆昏厥头晕眩。

  25、血虚再:面唇舌甲无光华,心悸失眠手足麻,经少衍期脉虚细,头眩乏力眼昏花。

  26、血热症:身热夜甚烦不眠,目红鼻衄发疹斑。舌质红绛脉细数,月经先期崩漏连。

  27、血瘀:肿胀刺痛有定点,日轻夜重面色暗。口唇舌质青紫暗,舌边尖部瘀点斑。口干嗽水不欲咽,肢体麻木或痉挛。脉沉细涩为要点,部位不同随症见。

  28、气滞血瘀:气滞血瘀肝郁成,太息易怒胁胀痛。月经不调胁痞块,舌紫脉虚诊可凭。

  29、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头晕眩,少气乏力懒语言。面白色淡脉细弱,自汗心悸兼失眠。

  30、气虚失血:气虚失血属内伤,倦怠少气面萎黄。肌衄便血成崩漏,舌淡脉弱归脾汤。

  

  头晕头昏,早起来后,可能是颈椎增生或血黏稠高等。

  心慌饥饿感,4-5点醒,就饿,疲劳乏力,吃饭后才好,可能糖尿病倾向。

  早上起来浮肿,活动后不消,可能肾或心脏病。

  棕色尿,肝可能有问题。

  口臭,肝或胃,牙的问题。

  口中有氨味,注意肾的健康。

  眼连苍白,或是缺铁性贫血。

  眼角有灰环,心脏有问题。男人应该看医生。

  脸潮红,心脏病或高血压。恶心吐,除怀孕,是胃病。

  舌而白呈毛茸状态,免疫失调或身体出现什么癌。

  眼睛痛,看电脑书多等,小心青光眼。

  手发抖,甲亢或帕金森。

  吃油腻后,上腹痛,并辐射到右肩背,肝胆疾病。

  食欲多体重却减轻,甲亢。

  没食欲,见油腻恶心,容易疲劳,肝炎。

  饭后返酸,胀,痛,积食了,多吃菜,清淡些,治胃病。

  爬楼心慌,胸闷,心脏功能弱。

  指尖比指节更粗大,可能有严重的肺部疾病。

  指甲长的慢,没光,变黄变厚,淋巴系统出了毛病。

  手背静脉突出,年纪大会的,但也有心脏病的可能。

  手掌发红,肝出问题时,荷尔蒙失调。

  手掌潮湿,过度兴奋,若经常可能是甲状腺异常。

  背痛,除了肌肉痛,可能脊柱,内脏毛病。

  单纯头晕,检查甲状腺。

  洗头脱发,头发营养不好,荷尔蒙分泌失调。

  黑痣变大或长新的,当心皮肤癌的侵入。

  皮肤出现非摩擦的红斑,可能肝病的前兆。

  打鼾,可能鼻子和呼吸道的问题。

  高枕头才睡觉,心脏功能弱。

  经常腿抽筋而醒,可能缺钙或动脉硬化。

  

  人有三宝,精氣神

  地有三宝,水木石

  天有三宝,日月星

  

  用药学问,肝:补肝阴;山茱萸,枸杞子,地黄,五味子,首乌,阿胶,沙苑子,白蒺藜,白芍。

  敛肝气:枣仁,乌梅,木瓜,龙骨。

  疏肝气:柴胡,香附,木香,佛手。

  破肝气:三棱,枳实,青皮。

  散肝风:钩藤,桑叶,菊花,薄荷。

  泻肝经湿热:龙胆草,连翘,土茯苓。

  散肝热:草决明,夏枯草,野菊花,青蒿。

  凉肝血:生地,赤芍,紫草,侧柏叶,白茅根,怀化,丹皮,熊胆。

  破肝血:桃仁,莪术,五灵脂,血竭,归尾,益母草,鳖甲。

  逍遥散用柴胡疏肝解郁,以顺其条达之性,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三药合用既使气机条达,又能养肝血,补肝阳,以补肝体而和肝用,配白术,茯苓补中调脾,一方面健脾以化生气血,一方面使脾强肝不能乘,加少许薄荷,噌強疏肝作用,煨姜温健脾胃,炙甘草调和诸药助术苓健脾益气,与白芍相配缓急止痛。

  

  周期短的速生蔬菜:小油菜、青蒜、芽苗菜、芥菜、青江菜、油麦菜;

  收获期长的蔬菜:番茄、辣椒、韭菜、芫荽、香菜、葱等;

  节省空间的蔬菜:胡萝卜、萝卜、莴苣、葱、姜、香菜;

  易于栽种的蔬菜:苦瓜、胡萝卜、姜、葱、生菜、小白菜;

  不易生虫子的蔬菜:葱、韭菜、番薯叶、人参草、芦荟、角菜;

  

  ●熟记中药配物表,你也能临床开处方!

  补血一号:黄耆25g当归10g大枣3枚

  补肾一号:熟地20g山药25g山茱萸10g

  补脾一号:党参10g炒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

  冠心病一号:薤白10g瓜蒌皮10g川芎8g丹参25g

  疏肝一号:柴胡10g白芍药15g炒枳壳10g甘草6g

  定踹一号:炙麻黄10g杏仁10g甘草6g

  胃炎一号:黄连6g蒲公英20g威灵仙10g

  排石一号:金钱草30g炙大黄8g车前草30g

  降酶一号:垂盆草30g马鞭草30g茵陈20g

  降糖一号:天花粉30g黄连10g鬼箭羽10g

  肠炎一号:黄连6g木香6g白芍药15g

  解毒一号:金银花30g连翘20g甘草6g

  滋阴一号:生地黄15g麦冬15g玄参15g

  化湿开胃:炙半夏10g化橘红15g茯苓15g甘草5g

  活血化瘀:当归10g川芎6g赤芍15g红花10桃仁10g

  通络止痛:全虫6g蜈蚣1对僵蚕10g

  温经散寒:制川乌6g草乌6g细辛6g威灵仙15g

  中国医学(何医师)写于宁波。

  高血压,黄芪35,制何首乌10,绞股蓝15,天麻12,西洋参3

  糖尿病,翻白草6,桑叶6,严重的,翻白草可以多1-2倍,没副作用。

  

  ●各种疾病的必用药

  一切头疼,必用川芎;

  一切疼痛,必用元胡,

  一切气虚,必用黄芪;

  一切虚脱,必用人参;

  一切血虚,必用阿胶;

  一切出血,必用三七;

  一切气郁,必用香附;

  一切便秘,必用大黄;

  一切肝郁,必用柴胡;

  一切热毒,必用二花;

  一切阳虚,必用附子;

  一切热病,必用犀角;

  一切妇科,必用当归;

  一切外感,必用荆芥;

  一切失眠,必用枣仁;

  一切郁证,必用合欢;

  一切面瘫,必用白附;

  一切腿病,必用牛膝;

  一切头病,必用天麻;

  一切阳痿,必用羊藿;

  一切阴虚,必用麦冬;

  一切咳嗽,必用杏仁;

  一切呕吐,必用半夏;

  一切中毒,必用绿豆;

  一切诸风,必用防风;

  一切白发,必用首乌;

  一切风湿,必用灵仙;

  一切骨病,必用川断;

  一切咽喉,必用桔梗;

  一切失音,必用大海;

  一切腰痛,必用杜仲;

  一切尿石,必用金钱;

  一切虚热,必用青蒿;

  一切牙疼,必用细辛;

  一切黄疸,必用茵陈;

  一切闭经,必用益母;

  一切淋症,必用车前;

  一切鼻塞,必用辛夷;

  一切乳少,必用山甲;

  一切目赤,必用栀子;

  一切目昏,必用青葙;

  一切鸡眼,必用鸦胆;

  一切呃逆,必用柿蒂;

  一切疝气,必用橘核;

  一切胀满,必用槟榔;

  一切汗症,必用浮麦;

  一切阴痒,必用蛇床;

  一切痰厥,必用皂荚;

  一切遗尿,必用桑蛸;

  一切疮疡,必用麝香;

  一切白斑,必用陀僧;

  一切疥疮,必用硫磺;

  一切蛇疮,必用雄黄;

  一切不孕,必用石英;

  一切耳鸣,必用磁石;

  一切痰多,必用竹沥;

  一切癌症,必用蛇草。

  

  ●药证:抄写四圣心源药性,大家共享

  人参,桂枝=扶阳达木。

  人参,干姜=助阳补火。

  甘草,茯苓=培土泻水。

  黄连,白芍=清心除烦。

  附子,川椒=暖水温肾。

  附子,砂仁=暖水行郁。

  干姜,附子=暖脾温肾。

  干姜,砂仁=温中破滞。

  桂枝,丹皮=舒肝行瘀。

  桂枝,芍药=疏木清风。

  桂枝,首乌=达木荣肝。

  陈皮,杏仁=理肺降气。【重用可泻大肠滞气】

  茯苓,半夏=去湿降胃。

  桂枝,白芍=达肝敛胆。

  龙骨,牡蛎=藏精聚神。

  麦冬,贝母=略清肺热。

  麦冬,石膏=清其心肺。

  阿胶,发灰=滋肝行瘀。

  阿胶,当归=滋木清风。

  柴胡,鳖甲=软肝散结。

  山药,山萸=敛肾之泄。

  白芍,贝母=清胆降肺。【胆火刑金】

  生姜,苏叶=以解表邪。

  知母,白芍=泻热清风。

  防风,附子=去湿温寒。

  大黄,芒硝=泄脾湿热。

  紫苏,青萍=解表发汗。

  苏叶,生姜=解表发汗。

  桃仁,鳖甲=化瘀散硬。【与软肝散结同理】

  黄芩,白芍=泻胆而清相火

  泽泻,丹皮=泻脾湿清肝热

  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

  半夏,五味=降摄肺胃之逆。

  元参清金益水,牡蛎敛神藏精。

  柏叶清金敛血,丹皮疏木行瘀。

  甘草缓其迫急,芍药泻其木邪。

  

  ●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

  灵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药

  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

  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

  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

  生姜:御百邪,助阳气,散一身寒湿

  白茅根:凉血止血的草根太医

  菊花: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

  薏苡仁:不是珍珠胜似珍珠

  甘草:养人又养颜,平民百姓的补益药

  花椒:麻辣医生.中药驱寒很有性格

  二好草药让女人美丽一生

  当归:养血圣物,保女人一生平安

  红花:活血养颜的女人花

  益母草:女皇武则天的驻颜美容师

  雪莲花:冰山来客养出花样年华

  艾草:天然养生“舒肤佳”

  芦荟:埃及艳后靠它征服世界

  白芨:草药里的美白仙子

  葛根:解热生津的“女人参”

  白芍:养阴补血的女性知音

  杏仁:润养肌肤,容颜不老白嫩嫩

  玉簪花:养血祛斑,像花一样美丽无瑕

  三保佑我们的先天之本

  何首乌:温补肾阳,再活500年还是黑发飘飘

  枸杞子:古人的四季养生不老丹

  三七:起死回生“金不换”

  芡实:对脾肾忠心耿耿的水中仙子

  女贞子:补肝益肾,完美的天人合一

  杜仲:双向调节血压第一药

  菟丝子:温和补养,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可以开始

  四后天之本的健康源泉

  白茯苓:健脾补中,连慈禧都能“返老还童”

  山药:神仙药食,养足我们的后天之本

  番木瓜:“万寿果”保你肠胃平安

  陈皮:身边最常见的健脾良药

  藿香:助脾胃正气,让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丁香花:香喷喷的暖胃好手

  五常见病不求人

  板蓝根:治感冒的经典药方

  桔梗:让大长今微笑的止咳药膳

  罗汉果:可以降血糖的甜果子

  桃仁:最擅长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紫苏:散寒暖胃,吃海鲜绝对少不了它

  南瓜子:每天吃一把,不用担心前列腺

  槟榔:消食化积,南药第一名

  茱萸:外用降血压的最佳选择

  冬桑叶:止盗汗、自汗之妙品

  款冬:久咳不愈肺寒患者的首选良药

  落地生根:傣家跌打损伤圣药

  石菖蒲:善入心经,冠心病患者的福音

  大蓟:无论外用还是内服,都是止血良药

  卷柏:消炎止血的还魂草

  仙鹤草:让人迅速恢复体力

  蒲黄:可以降血脂的花粉

  六现代白领的健脑安神大法

  天麻: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

  酸枣仁:失眠去无踪,美梦伴一生

  红枣:补血安神,每天都可以当零食吃

  黄花菜:健脑清心,乐而忘忧

  桂圆:养血安神、益智强身,说不完的好处

  莲花:清心养神,固精气、强筋骨的宝贝

  远志:治疗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的特效药

  七轻轻松松草本排毒

  金银花:有了它,炎炎夏日也清凉

  蒲公英:身上长了无名肿毒就用它

  鱼腥草:消炎解毒,小草药有大作用

  决明子: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

  枇杷叶:清肺热的常用药

  栀子:擅长解全身热毒

  夏枯草:清热泻火,治淋巴结核第一药

  紫花地丁:解毒消痈要药

  牡丹:凉血妙品,花中神药

  凤仙花:外用可以清热解毒的“女儿花”

  黄连:清五脏湿热,世间第一苦

  麻黄:发汗?止汗?看明白再用

  八餐桌上的素淡美味

  银耳:润肺滋阴的最佳食物

  百合:补益五脏,怎么做都好吃

  荠菜:“三高”患者的极品蔬菜

  薄荷:清咽利喉的芳香疗法

  茴香:慢性胃炎的缓解药

  白果:治疗咳喘,当仁不让

  木莲果:最能壮阳的水果

  紫蔸:宣肺化痰,还可以通便

  乌饭树:坚筋骨,益肠胃,让人强壮得像大树

  车前草:前列腺炎患者的最佳食疗

  

  ●舌诊口诀

  (1)舌之与苔,首须辨识;苔为苔垢,舌是本质。苔察气病,舌候血疾;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邪气浅深,察苔可知;脏腑虚实,舌质可识。

  (2)舌苔变化,各有分部:舌尖心肺,中央胃腑,舌根属肾,四畔脾土,舌之两旁。肝胆地步;另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

  (3)辨舌津液,润燥滑涩。润多正常,湿厚属湿。润而多津,滑苔之色。涩又浮粗。燥则津劫。

  (4)有神无神,别在荣枯。荣为荣润,津液充布;红润鲜明,气血丰富。枯无血色。正气将竭,津乏干枯,病属危急。

  (5)红舌主热,尚多分别。心火上炎,舌尖色赤。红在舌边,肝胆有热。温病初期,尖边多赤;见于杂病,心肝之色;头痛失眠,烦躁便实。红色鲜艳,亦各有殊;温病热甚,杂病阴虚。舌心干红,阴液被劫。光嫩无津,为镜面舌;病多主凶,津液枯竭。若气血虚,淡红舌质。

  (6)绛色深红,温热传营。纯绛鲜泽,包络热盛。干枯而萎。涸竭肾阴;兼见嗌干。大命将倾。更有一种,绛舌少苔,甚至舌裂,阴液将殆。绛舌粘腻,似苔非苔,湿邪挟浊,芳香宣开。望之若干,扪之有津,津液已伤,湿热熏蒸,浊痰蒙窍,清泄生津。

  (7)紫舌主病,有阳有阴;有苔无苔,主要区分。润燥深淡,满舌或斑,主病不同,轻重两般。黄苔紫舌,脏腑积热;兼见干燥,通下为急。舌见青紫,浮苔滑润。伤寒初,直中三阴。瘀血之病,舌紫且晦,一般滑润,或见灰苔,重则满舌,轻则斑块;痛久入络,与此同类。酒客成积,舌多紫斑。中心白滑,醉后伤寒。紫舌肿大,酒毒为患,冲心危险,性命难挽。

  (8)蓝色变化,略如紫舌;尚能生苔,正气未竭。光蓝无苔,色萎不泽,证极危险,元气败绝。蓝不满舌,主证各别:瘟疫秽浊,兼苔粉白;黄腻浊苔,湿温郁热;苔滑中蓝,湿痰之舌。

  (9)黑主重病,有阴有阳:嫩滑湿润,寒极为殃;粗涩干焦,热极所伤。血已败坏。古称死证。辨准早救,或可得胜。

  (10)苍老娇嫩,亦要分析:坚敛苍老,实热壅结,神气尚存,病多属实;浮肿虚寒,亦属痰湿。娇嫩齿印。虚弱之识。

  (11)纹剥芒刺,各有标志:纹在舌质,几如碎瓷,血虚热甚,亦见阴虚。剥如剥落,一块光洁,阴伤现象,每难填没。病情更重,整舌剥脱。舌生芒刺,有黑黄色,不论前后,化燥之志。舌体胀大,痰饮热湿。舌体瘦瘪,诸虚证急。

  (12)软而柔和,正常舌质,运动灵活,气血相得。痿绛阴亏,运动无力,色见淡红,气血虚极。舌体强硬,风火痰别:舌强瘫痪,心脾风入;赤肿而硬,心火已极;痰肿而硬,苔浊灰色。舌之伸舒,常人自如;倘伸无力,颤动属虚。舌欲舒伸,根如线牵,其因有三,燥寒痰涎,均病筋脉,舌强语蹇。燥干寒急,风痰粘连。舌舒痰热,麻痹虚证。歪于一侧,风中络证。吐弄舐唇,心脾积热,小儿惊风,常可见得。舌忽缩短,干红阴损;白润寒凝;粘腻痰卷。

  (13)有根无根,亦须分别,中气存亡,有关得失。有根之苔,从舌生来,紧贴舌面,均匀铺开。无根之苔,厚苔一片,四围净洁,如涂舌面。

  (14)苔厚苔薄,内外邪结。表寒均薄,兼证各别;邪积苔厚,内证多实。腐苔松厚,揩之即去,正将化邪,阳气有余。腻则粘舌,刮亦不脱,痰湿踞中,阳被阴遏。腐苔如霉,或如腐脓,胃气败坏,或有内痈。

  (15)苔布满舌,邪气散漫,表证薄白;白腻属痰,用药宜慎,防多变幻。苔生一偏,中后或前,或左或右,按部钻研。苔色变换,顺逆可寻:由白而黄,黄退生新,此为顺象,邪解正胜。白黄灰黑,逐渐加甚,正气不支,病邪日深。苔若骤退,不由渐化,邪气内陷,病危可怕。

  (16)食物染苔,注意分别。枇杷橄榄,变黄变黑。甜酸咸物,色酒果汁,均能染苔,多白润舌。

  (17)白苔主表,并湿虚寒。苔白而滑,外感风寒。白苔舌红,风温初染。白苔转黄,邪气内传。白苔绛底,湿遏热伏。白苔粘腻,痰湿内搏。白苔湿润,边尖齿印,并兼胖舌,湿痰之证。虚证白苔,望之明净,舌多嫩滑,阳虚之证。

  (18)黄苔主病,属里属热。微黄不燥,初传当别;黄而干燥,里热已极。舌苔黄聚,阳明腑实。燥生黑刺,或者发裂,均为热深,阴液消失。黄而滑腻,痰湿热结。以上黄苔,均属热实。别有一种,淡松花色,色黄而淡,胖嫩舌质,津润而冷,脾虚有湿。

  (19)灰苔主病,寒热阴阳,辨在润燥,察之当详。由黄转灰,苔燥干厚,伤寒传经;里热证候。苔由骤见,并无积垢,薄而滑润,三阴证候。苔灰微黑,滑润舌质,痰饮水肿,细辨自识。

  (20)黑苔与灰,辨证相近,灰黑渐来,里热日深。黑而燥裂,津伤热盛。苔根黑燥,下焦热甚。均属实热,急下存阴。黑而滑润,阴寒直中;杂病阳虚,苔亦相同。另一种人,平素痰饮,舌常灰黑,舌面滑润。证无险恶,切勿惊心。

  (21)平素体质,舌苔有别。常见多苔,灰黄或白,病在脾胃,属于湿热;至有病时,苔反薄脱,中气不足,留心辨识。舌赤无苔,尖边红点,见于平时,阴亏可验。

  (22)润燥厚薄,可知邪正;察舌关键,辨证纲领。润为津存,燥乃热乘;厚是病进;薄为邪轻。结合苔色,病情自明。若因饮食,混冲当侦。诊而后食,厚薄分清;诊而后饮,润燥分明。以上舌苔,牢记当真;临证不惑,运用要灵。

  

NQJ0108-欢迎朋友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