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味书香扑鼻来·台州晚报

 窗前有树905 2015-11-26
 
多味书香扑鼻来


  文化

  11月19日下午2点,路桥金大田村文化礼堂。位于礼堂的扶雅书院内悄然无声,窗外,连片的金色向日葵灿烂绽放。许艳坐在临大门边的木椅上,一本书、一杯茶,享受着阅读时光。

  这听起来、看上去“有文化、很格调”的生活,在台州,很多人已经越来越习以为常了。

  这背后,既得益于台州文化产业的“井喷”式发展,更得益于文化事业的喜人进步。

  讲述人:许艳(扶雅书院负责人,目前与丈夫、儿子居住在温岭)

  心里话:这两年,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很大,扶雅书院的开张正好赶上了这股东风。对于我而言,这家书院不仅让我圆了与书为伍的梦,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台州与日俱增的文化气息。如今书院不仅有城区来的客人,周边的村民也成了常客。

  我是1978年出生,今年38岁,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今年11岁了。对我来说,这5年生活变化真的很大。先是辞去做了11年的室内设计的工作,然后当了2年的家庭主妇,今年5月1日,在家人和新桥镇政府的支持下,扶雅书院开张了,自己成了这家书院的女掌柜。

  我是个特别喜欢看书的人。我受父亲的影响、儿子受我的影响,看书成痴。我记得,小时候有一种书店,5毛钱,看一个下午,书店中间的大桌子放满了各种小人书和杂书,随你看。

  现在,你很难找到这类书店了。不过,想要买书、借书的渠道和范围越发便捷和广泛了。新华书店、网上几乎都能够买到你想要的书,图书馆也越建越好。

  因为喜欢阅读,我对与之相关的信息和变化特别敏感。我为什么选择在今年,在金大田开书院呢?是认为时机到了。这两年,政府大力扶持与文化相关的产业,而台州人潜移默化中也开始形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我举个例子。在温岭,这两年你如果去公共场所,特别是一些办事大厅、营业厅,你会发现大厅的角落里都会放着一个书架,并且摆放了各类书籍。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在等待办事时,随手拿一本书翻阅。

  我觉得这就是文化的氛围,你可能还不是很在意,但事实上已经润物细无声了。就像在我们家,因为我和儿子都喜欢看书,晚上有看书的习惯,所以我丈夫现在也会陪着我们看书、看报。

  事实上,不少朋友对我选择在农村经营书院不太认可。但是,你看这两年台州农村文化搞得轰轰烈烈,大家其实已经受到影响。

  书院开张以来,这种感受特别深刻。刚开始,大部分客人都是从城区过来的,双休日觅得一天或半天时间,过来看看风景、看看书。现在有点变化了,周边村民也慢慢聚集过来了,他们会在中午或是下午有空的时间,过来坐坐。特别是在我举办各种读书沙龙后,村民们也都喜欢过来听听各类专家的讲座。

  我还打算以后再办些读书分享会、石头画等特色小比赛,开展些“绘本漂流”活动,让更多阅读模式在书院开展起来,让大家爱上阅读这件事。

  有人说,台州已步入“文化产业化”时代。为什么?根据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和规律,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就会出现对文化消费的“井喷”需求。2010年,台州的人均GDP已超6000美元,这意味着台州已经进入文化消费的“井喷”期。

  对于生活在台州的人来说,“文化”两个字最大的感受就是越来越高大上、便捷化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农村书屋、文化礼堂,还有与时俱进的创意产业园区。

  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不断升华、开放、包容的文化气息,挽住了他们踏往其他城市的脚步,而选择留在台州发展。因为这里也开始有了一线大城市的各类文化活动,舞台剧、电影院、个性书屋等,就像许艳经营的扶雅书院。

  事实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不过,台州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如何打造一种属于台州特色的文化氛围和体系,任重而道远。记者 金珍娇/文 潘侃俊/图

  张中斌 市文广新局办公室副主任

  

  文化,根植于城市的脉络之中。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公共文化均等化、标准化、数字化和社会化的有关要求,走出一条亮眼的“台州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子。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方面,我们全面推动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统筹。按照“城区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圈”,将每万人拥有文化设施面积数纳入考核,建设完善城区图书馆、博物馆等大型文化设施和文化主题广场等大型辐射型文化设施。同时,通过政府独建、镇村联建和社会共建等形式,有力推动全市基层文化设施达标工程的实施。

  截至2014年末,全市建成国家一级文化馆7个,二级2个,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4个、二级5个,免费开放的民办博物馆24个,剧院(电影院)1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均已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近60万平方米。

  增加文化设施是一方面,当然,我们还在继续深化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目前,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均已向市民免费开放,无差别提供各类文化服务。

  此外,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已于今年7月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全省唯一的第三批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将于2017年迎来终期评审验收。

  公共文化服务做得好不好,关键要知道老百姓想看什么、爱看什么。今年,我市加大了主城区精品剧目的引进力度,如全省青年演奏员大赛声乐专场、天津音乐学院赵振岭教授师生音乐会等一系列精品演出和剧目,且均向市民免费开放,广受好评。较好地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常态化、优质化和群众“零差别”共享。

  目前,在全市拥有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1个,国家级和省级文化先进县6个,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61个,市级文化特色乡镇18个,农村文化礼堂407个,村级文化中心(俱乐部)4376个,特色文化品牌300多个。

  除了主城区,在基层文化中,我们还广泛地开展了“送文化”、“种文化”。在全市共完成近1000场演出、60000册图书和20000场电影的下乡任务,并在全省率先引入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到基层开设各类文艺培训和讲座200多个班次,受训学员近万人次。 记者 王樱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