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只眼

 筱雨灵悦 2015-11-26

千只眼

别名  臭漆、透光草

来源  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千只眼Murraya tetramera Huang.,以叶、根入药。

形态特征  灌木。高2-4米。单数羽状复叶,具叶柄,小叶柄长0.5-1厘米,小叶片7-11片,互生,稀对生,斜卵形,长2-3.5厘米,宽约2厘米,先端钝尖而近圆,微凹,基部楔形,稍偏斜,叶缘具疏浅圆齿,上面深绿色,有半透明小腺点,下面绿色。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及顶生,花小,白色,4数。果实为小浆果。

生境与分布  生于干热河谷疏林中。分布于云南等地。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叶,秋季挖根,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  辛、微苦、微温。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

主治用法  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哮喘,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淤血肿痛,皮肤瘙痒,湿疹,毒蛇咬伤,疟疾,胃痛,水肿。叶用量6-12克,根用量10克,水煎服。叶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参考配方  1.感冒发热、支气管炎、哮喘:千只眼叶(干)6-12克,水煎服。

2. 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淤血肿痛:千只眼根、叶下花根各10克,萆12克,水煎服或泡酒服。

3.皮肤瘙痒、湿疹:千只眼鲜叶、叶茄树叶(洗碗叶)各适量,煎水外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