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山旧事:忘不掉的西山口,走不完的广东街

 昵称8815056 2015-11-26


  回忆起老唐山,人们印象中最深刻的除了小山,不得不提的就是建国路、广东街、西山口一带。这些地方几乎贯穿了老唐山最主要的交通地带,早期的广东人将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带到了这里,就连第一条最具规模的街道和第一个比较大型的十字路口也是形成于此。老唐山的主要活动也是从这些地方发源、发展和扩大,老一辈唐山人更是对这些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记忆。近日,记者带着几张老张片走访在城市间,一组组老照片将我们带入了老唐山的回忆里。

红圈中就是1938年地图中的西山口


1938年地图中的红圈区域如今立起了高楼

缘起 广东人带来新的文化


  “当时的广东街是很多政治聚会的必过之路,这条路也串联了建国路,往南过了天桥就到了小山附近,所以广东街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开滦博物馆开滦历史研究员杨磊告诉记者,早在二十世纪初前后,一批有志广东人就来到了唐山,他们就住在现在的新华道、建国路附近,慢慢地人们开始将他们居住的一条挨着唐山矿的东西走向的街道称为了广东街。


广东街东头附近


  “当时市内的马家屯、雷庄、城子庄都是非常小的村庄,而且是属于比较封闭的农耕文化地区。而当时的广东人算是一个比较有文化的群体,他们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带到了这里。”杨磊介绍,开平矿兴建时500多工人里就有120个广东人。“用现在的话说,他们就是高级蓝领。最早孙中山发动革命时曾两次来到唐山,一是因为广东人在唐山都发展不错,另外就是唐山当时的工人阶级整体比其他地区要好。应该说当时唐山的文化中广东人影响并主导着这个城市的发展。”

   如今,住在广东街附近的老人们也对此深有印象。78岁的王伟回忆道,如今的建国园就是当时广东人居住的地方。“当时的广东街特别窄,最多就两个车道那么宽,广东人几乎都住在这。那时分为大小广东街,小广东街两旁都是居民住房,而大广东街两边的商铺比较多。”


广东街东头,这里连接建国路北口


  “当时广东街有个大坡。”曾是矿工的年近70的刘先生看着几张老唐山的照片,指着一张人们推着车子往前走的照片说,那时候的人穿着很笨重,“能有辆自行车算是好生活了,我记得我的车子还是工人们给我凑钱买的。”


兴盛 店铺众多一逛就是半天


  刘先生从小就住在广东街附近,说起广东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聪明能干。“广东人说话听不懂,但觉得很好玩。他们可会做生了意,大都做批发生意,紧挨着广东街的建国路里也有不少他们的店铺。”王伟老人对此也有同感:“那会我也做买卖,但建国路的商铺基本上已经饱和,我一般都是走街串巷卖货。”


西山口


  “在人们印象里总是觉得广东街是唐山第一条街道,其实最早的街道应该是开平矿大街。”杨磊解释道,人们之所以认为广东街是唐山第一街的原因是它是基本走向没怎么发生变化,“从老广东街、广东大街、中山路、新华路、新华道,这条路不断拓宽并延长,而且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以说是保留和发展最成规模的一条街道。”

  “当时广东街东面就是一个二层楼高的大表,全唐山都知道这块表,有一人多高。”家住人民医院附近的王景华今年62岁,以前是一名钢厂工人,一直生活在小山附近,没事的时候就会到建国路附近狂一逛,“从小山那过了天桥就是建国路,离得特别近,商铺多一逛就能逛半天。”


中心重要政治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王景华介绍:“以前建国路附近就是南厂、开滦矿、启新水泥厂、华新织布厂,还有启新和华新,鸿宴饭店就在建国路里面,九美斋在天桥那边。过了建国路是一个铁天桥,后是唐山市第四浴池,还有一个北菜市和铁路大院。解放前这边有最老的鱼市街、九道弯的民房和材草市,过去来买柴火和鱼都在这边,特别热闹,卖啥东西的都有,特别便宜,胡同里卖坛肉的只要八毛钱一份,至今都忘不了那个味道,而且当时的女生都兴梳大辫子,和现在很不一样。”

  看着其中一张人潮拥挤的黑白照片,杨磊告诉记者这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一张老照片,应该是在庆祝公私合营的大游行,“一般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基本上都是在这一带举行,当时的建筑除了房顶以外还要建上一节叫做女儿墙的装饰物,地震后怕有余震不允许再建了。”



开滦医院建好时,道路两边已经绿树成荫

  “过去的建国路很窄,根本不通公交汽车。唐山的公交汽车起步非常晚,上世纪50年代最早的第一条公交线路,是从刘屯出发绕小山走地道桥走新华路奔工人医院和老图书馆再拐文化路到新华路至终点255医院。”杨磊看着照片中的公交车说,大鼻子的汽车是单开门,里面是木质的大长条椅子,坐一站是2分钱,3站5分钱,那是当时最好的出行工具。

  “建国路北口连接广东街的东侧,而广东街的西头差不多就是在西山口。”杨磊指着其中一张航拍的照片说,“过去唐山商店中名气最大的就是现在胜利路的百货商场,排名第二的就是照片中的黄楼,三层高,外面是涂的淡黄色的涂料。当时在唐山建筑很少有用这个颜色的,说起黄楼大家很熟悉。”


记忆西山口不仅仅是一个十字路口

  “一开始西山口叫西山口俱乐部,后来叫唐山矿俱乐部。那会儿只要是机关职工都可以到里面去玩。”杨磊称,那里还有井架子。“一般人会以为西山口是一个十字路口,其实它远不止这么简单。现在西山口的叫法应该是指一个区域,它的范围大体包括矿务局以东,唐山矿以西,开滦十中以北,龙泽南路和车站路交叉口以南的区域。“西山口的叫法是源于开滦矿务局,西山指的就是凤凰山。在开平矿务局早期开发建设时期,现在新华东道以北直到大城山的地形地貌是以石灰岩构成的丘陵沟壑为主,唐山矿厂的西北侧正处在这种地形的开阔处,所以叫西山口。”杨磊介绍,除了这个地方外曾经有一片建筑也叫做西山口,“这个被标为西山口的建筑区域位于唐山矿西门外,就是现在正在建设的曙光楼盘,这里拆迁前曾有京东餐厅、曙光浴池等。”


西山口交通岗和俱乐部


  “当年的西山口是开滦职工俱乐部,不是谁想进就能进去的,后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慢慢对外开放。”王伟老人回忆说,自己当时是钢厂的职工,每个厂子都有自己的俱乐部。后来西山口开放后他还到里面看电影。“我买的是普通票应该坐长条木凳,结果我坐到了贵宾席的沙发上,后来被人发现就不让坐了,现在想起来还挺逗的。当年的《地道战》、《小兵张嘎》都是在西山口看的。”

  “看电影、开大会都是去西山口俱乐部,那会唐山的街区也就是到西山口,当时的建设路附近没有啥建筑,再往西就是庄稼地,主要还是在西山口以东活动。”刘先生说,以前繁华的地方都是围着开滦矿建起来的。“现在这里虽然没有以前那么繁华,但却承载了很多老唐山人的记忆,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