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的”更多的可能性

 汉青的马甲 2015-11-27



去年这样一个冬夜,我和天水窝在一起,光着四条大腿坐在沙发上喝着红酒,她说她想让诗发生更多的可能性,让诗与更多的人发生关系,让诗走进更多人的生活里去。


一年过去了,我怀着孩子即将生产。而天水孕育了一整年的这个“诗的”生命也将诞生。


就像生孩子这件事虽然美好但背后也充满了奶水屎尿这些生活的琐碎一样,做一场诗意的文艺的展览背后其实也没有那么诗意和文艺,邀请这么多艺术家参与,运用这么多跨界的方式去呈现,背后定是数不尽的沟通、细节和困难。


当然,我也带着我的画参与其中。这一次,诗不再仅仅是文字、是朗读,还会是绘画、是音乐、是舞蹈,是更多的可能。







我的众筹自述

文 /天水


我叫黄英,常用的网名是天水丫头,后来岁数大了不好意思再这么叫了,就叫自己天水,而我的伙伴们都是一群年轻人,他们叫我天水奶奶。


我的人生从来没有过得特别坏过,做过老师,做过报纸,做得也还都挺快乐。我相信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有小梦想,小才华,小乐趣,小烦恼,小不安。


三十多岁的时候我离开了从事十多年的媒体行业,同事们问我为什么,我说我不想被一份工作困住,而是想去做有更广阔空间的事情。以及,想要好好生活,多晒太阳,去谈恋爱。


听上去是一次很重要的抉择,其实就是一念之间。用我一个朋友的话来说:非计划人生。我始终认为,具体的事情操作是需要计划的,但大一些,人生方向,其实是计划不来的。


我相信性格决定命运,因为我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而第一步迈出去了,后面的一切,都是自然生长。


这时候大概应该说到诗歌了。许多年前我曾经混迹于诗歌论坛,诗生活、诗江湖……但不是诗人,只是文学爱好者。而随着在新闻行业呆久了,做多了杀人放火的新闻,渐渐觉得诗歌是离我很远的东西,更加信任所谓非虚构的文字,放弃形容词,多用动词,平实描述,摒弃意象。


当然也曾经以为人生就这样了,但这只是我以为。不想说大环境如何,只是说个人心境,爱得再深也可能反目,一个理想奔着奔着变得面目全非更是挺正常的事情。所以,在人生层面上,我们基本只能做个选择,却无从计划。




从报社辞职后,我进了一家文化公司,在数字阅读、文学出版领域都试探了一番,有一天就机缘巧合做了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的广州站承办方,那是2013年。有一句诗和远方被太多人引用,但对我来说,诗不在远方,在身后。兜兜转转很长时间,一个转身,诗就在身后,从未远离。


2013年,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第一次走进内陆,其中几位国际诗人来到广州,我之前对他们并不熟悉。有一位诗人叫劳尔·朱利塔,来自智利。从广州东站接到他的时候我心里就开始嘀咕,因为这是一位声音低沉、行动迟缓的老人,他身患帕金森症,那几天参与了每一场诗歌活动,身体状态不是很好。



智利诗人劳尔·朱利塔在香港国际诗歌之夜


按计划他要朗诵一首长诗的十个章节,我怕他体力不支,再三与他确认,他只是颤抖着给我指点那些章节,然后点头确认。


活动当天,他上场的时候一步三挪,终于坐定了,依旧是颤抖着手翻开诗集。全场寂静,我想在场观众应该都像我一样充满怀疑,甚至可能会对主办方产生质疑:你们这是摧残老人还是干什么?


然后,他开始朗诵了。那一瞬间开始他仿佛成了另一个人,声震全场,流利、清晰、气势澎湃,就像他那首诗的名字——《大海》,如此简单直接,带我们听到、感到了海的力量。


我看到了诗性的存在,诗意的动人。


然后,我想告诉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曾经在纽约上空,蓝天为纸,白烟为墨,用喷气式飞机划过天空的尾气,书写他诗作《新生活》中的片段;还曾经在沙漠之上,用大型推土机推出 Ni Pena Ni Miedo (无痛无惧)的字样,需从高空鸟瞰才得见全貌。



而那一晚他在广州的朗诵现场,一样是一场书写自由与无惧的创作。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由诗人北岛于2009年发起,每两年一届,每一届都会邀请二十位左右国际诗人,他们每个人除了作品之外,本身也有很多故事。2013年的活动之后,我的同事陈天生告诉我,在和诗人们接触的过程中,仿佛补上了自己缺堂的语文课。后来我问他他觉得什么样的人是诗人。他说:诗意生活的人就是诗人。


也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不满足于只做一两场诗歌朗诵或交流活动了,我和我的伙伴们被一种巨大的未知吸引,开始探寻诗意的更多可能。


2014年,我们创建了诗歌岛,我叫它以诗为引的文艺聚合平台,诗歌是一种直指心灵的精准文字,并可以与诸多艺术形态乃至生活方式产生共振,我们在深挖诗歌本身美感的同时,也开始寻找各种跨界交流的可能。


难道诗只能是文字吗?

如果,

让画家来画诗,

让音乐家来唱诗……

他们和诗歌会撞出什么火花?




诗人们在香港停留一周,随即分头前往内陆不同城市,参与两三场公众交流活动,然后离开。满打满算,他们只有十天的时间来展示作品讲述自己,除了用书籍、影像等形态将其留存之外,还可以做什么?而又有什么方式能够让更多人注意到他们,发现这其中的美,而不被这个会被很多人说看不懂的字眼局限,也不被短短十天的时间局限。


我和伙伴们开始谋划一场跨界的多媒体艺术展览,将今年诗歌之夜二十一位与会诗人的作品作为创作人最初的灵感,请他们创作出全新的作品来。举个例子,李白看到月亮,写出了对影邀三人的诗句,对这一次我们邀请的创作人来说,诗人及诗人的作品就是他们的月亮,或画或舞,他们在诗歌之外的诸多领域进行创作,成为一个独立且完整的作品。最终,我们将这些作品和诗人的作品同时展示出来。


我们邀请和公开招募召集了36位艺术家

成为诗的巡展的创作者。

他们将通过舞蹈、音乐、绘画等等各种方式,

把21位国际诗人朗诵的诗歌

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出来。




听上去还不错吧?但在这之前我们没有一个人做过展览。诗歌岛只是区区几个人的团队,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最常用的自我调侃就是我就是设计团队我就是宣传团队


文艺是一个说起来飘渺高洁的东西,但我始终认为,生产文艺产品的过程其实一点也不文艺,也不应该太文艺。我们就是像把一块木头做成一把梳子一样,用非常不文艺且琐碎的日常工作一点点雕琢、打磨。


最初心里挺没底的,因为除了诗人和诗作是明确的之外,其他的,真的只能交给未知。我们只能等待、发酵,然后呈现。


这个阶段是最有趣也最煎熬的时间。我几乎每一天都在问自己:这真的能做成吗?你觉得有意思是真的有意思吗?我像祥林嫂一样把这个想法说给很多人听,然后就收获了一些主动要参与的创作人。这大概是除了伙伴们的支持之外,让这件事情做下去最初也最大的助力。


因为这些诗人和作品独有的存在,我相信它会有独一无二的样貌。然而,这仍然应该是一场有专业性的展览,于是我找了一位出色的年轻策展人,郑轶,她有着敏感丰富的心灵,更重要她愿意和我们一起来将一个想象变成现实。


我们不想做一场规规矩矩的展览,

虽然我知道,

这并不是世间少有的创意,

但我相信

这些诗人和作品独有的存在,

经由艺术家的创作会出现全新的样貌。





我们开始研究2015年与会诗人的作品,这里面有艾伦·金斯堡时代的女诗人安妮华曼,她被金斯堡称作心灵之妻;也有一位喜欢玩文字游戏的法国诗人,他还有一个朋克乐队鼓手的身份;也有用马其顿语写作的诗人,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在使用这种语言吗?


诗人们已经足够有趣了,然后我们把他们的诗作扔了出去,通过公开征集,回来许多有趣的创作人,在海外的音乐治疗师、喜欢篆刻的高中生、奇思妙想的手作艺人……还有画家、音乐人、戏剧人、舞者……


展览第一站即将启动,作品逐渐到达。每一天我都听到伙伴们的惊呼,说真好玩,真好看!这些都是打鸡血的过程,而一天里的更多时间,是我们的集体焦虑时间——作品分类、展品收藏、展览策划、流程制定、筹集资金……无数细节,无数问题,无数困难。


慕容引刀——漫画《生日快,乐》

灵感来源诗句:KIM Hyesoon 金惠顺《生日》



有一天我需要将一位创作人的画作从北京快递到广州,打电话咨询了某大型快递公司,报上了物品内容和尺寸,对方说没问题下单吧。结果来取货的快递员看到画作之后,特别干脆地对我说:这个运不了,运过去肯定坏。


于是我一边恨自己为什么要做一次不限地域的作品征集,一边和伙伴们展开了对中国快递及物流运输行业的深入探索……


诸如此类,我们还研究了广州的各个文艺空间和展览场所、艺术品保险行业,以及万能的淘宝……之类。


但做任何事情都是差不多吧,或者说人生就是这样吧,人这一辈子其实就是个是遇见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只是在林林总总的问题之外,又主动创造了一个问题而已。


邓源——装置《破坏》

灵感来源诗句:Agi MISHOL艾棘·米索《闪光灯下的风景肖像》

就这么解决一个问题画一个对勾,然后又发现一些新问题,一天天走到了现在。122日至16日,展览的广州站已经敲定,但是,我们原本是想要做个巡展的!因为这一届的诗人会分头到达广州、上海、杭州和成都,进行为期三天的交流活动。我希望在未来一年里,在这几个城市里,可以有更多人看到这个展览,看到这些诗人的作品引发的灵感和创作。


这就是我们最新的问题所在,巡展需要更多的支持——作品运输、场地支持、重新布展……总之,需要更多钱。


从最初的一个动念,走到现在,我不想说这是多么伟大的理想。我和我的伙伴们,都只是还愿意做梦的人。


莎日娜——舞蹈《来》

灵感来源诗句:Yoko TAWADA 多和田叶子《自线而生的人们·来》

你们问我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事情,以及想知道我有什么动人故事。我想了很久,很困惑,因为在这件事情上,我其实是最微不足道的存在。


如果这是一次征婚,我大概可以好好讲讲我的人生轨迹悲欢离合,但这不是。而即使这真的是一次征婚,我也不见得能贡献什么动人故事。我只是在接近四十岁的时候,依然对各种未知充满兴奋与好奇,并越来越沉迷于生活本身的不确定与不可思议。




具体到诗的巡展,如果非要从发起人之一的角度来说点什么,很重要一点是,我真的很爱玩,这事儿也真的很好玩。我也始终相信,动人的作品是会有广泛共鸣的,那些打动了我和伙伴们的文字、画面和声音,也会打动很多人。


我去问一个创作人为什么会被这个项目吸引,他说因为跨界、因为有趣。我说哎呀竟然真的不是被我的人格魅力打动呀!他说:当然不是。


这就对了。


没有人有义务去满足另一个人的梦想或快乐,但我们都乐意为自己的梦想与快乐买单。


崔莹——影像《微妙的消逝》

灵感来源诗句:WANG Xiaoni 王小妮《致另一个世界》

然后如果非要说我有什么更大的期盼,那就是我来到这个平台的原因,我想让这件有趣的事辐射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看到甚至进一步参与,我需要更多帮助。


最后说说有趣,这是我特别看重的一个特质,无论人还是事。有趣不是轻飘的,就好像伟大的喜剧都是会让你流泪的,这是一种力量。




“诗的”多媒体艺术展@广州


开幕式

2015年12月2日(周三) 14:00-16:00

展览期

2015年12月2日-12月16日 10:00-21:00

地点

广州购书中心五层 艺术空间


以二十一位“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5”与会诗人的诗作为灵感源泉,以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诗的”多媒体艺术展让诗不但可以看得见,还可以听得到、触摸到、感受得到。一切,都是诗的。

策展团队:诗歌岛

特邀策展人:郑轶

总顾问:北岛



参展艺术家

陈春画 / 崔莹 / 戴悦亮 / 邓源 / 邓逸鹏 / 胡安陈 / 黑荔枝 / 荒目 / 荷香 / 胡易知 / 亨子 / 洛兵 / 林江泉、曾东平 / 李四顺 / 马莉 / 麦荣浩 / 慕容引刀 / 潘静宜 / 孙磊 / 莎日娜 / 丝绒陨 / vivimi / 王安妮 / 王丹薇 / 夏超 / 晓禾 / 薛雷奇 / 闫小财 / 宇向 / Yoli / 钟当宣 / 宗蕾 / 张轻沉 / 郑轶 / 朱子庆 / Zoeln (按姓氏拼音排序)


合作伙伴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组委会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 今天文学

广州购书中心 / 荔枝FM


特别鸣谢


文艺连萌|读首诗再睡觉|我们读诗|混童话|荒岛电台|吾同|闺友|瞳伴|路透摄|风日好|文未城|壹探险|诗歌精选|十分李蕾|浦睿文化|禾田书房|一方空间|海量文萃|自在世界|音乐天堂|花边阅读|绿茶书情|晓禾依树|植物私塾|城市野餐|神婆爱吃|爱丁堡前沿剧展|海豚阿德书店|MY十点档|羅小姐風格纪|斯普特尼克|hotelinsider|荷香梦花园|葵花手创crecra|随便whatever|植物私生活|麦小麦爱读书|书店漫游指南|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这淡而有味的生活 | 上海译文 | 活页 | 美树嘉艺文志 

以及很多好朋友



“诗的”巡展@开始众筹


我们希望能把这个展览带到上海、杭州、成都、北京甚至更多城市,需要更多支持。可选择支持100元、380元、480元、550元或成为策展人合作人,请扫描图后所附二维码进行支持。转发也是一种支持。




来和我们一起玩吧!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开始众筹”网站“那个在纽约天空写诗的人改变了我”的众筹支持页面,选择相应回报,支持故事发起人。



文艺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