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灯现场:7种灯具设计手法效果对比

 上海穆峰光电 2015-11-27

福建湄洲岛是全球妈祖信仰的祖庙所在地。莆田文甲码头与湄洲岛隔海相望,是与湄洲岛相连的重要交通要塞。湄洲岛文甲码头是自然风光结合人文信仰为一体的两岸交通枢纽。


新建的候船大楼外表结构为张拉膜组合成花瓣状形态,既像莲蓬,又像盛开的荷花,高贵、圣洁、充满艺术魅力,建筑张拉膜表皮本身塑型性强、钢结构力度感强、并具有一定透光性。



文甲码头的张拉膜与市区园林中的景观张拉膜有所不同。因靠海边,风力大,碱性强,所以厚度也会比普通的张拉膜厚很多。在设计中用它来做照明的载体存在着较高的难度。


我们到现场勘察完以后,进行考虑,决定拿灯具过来做实验,希望在反复的测试下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们希望未来的照明设计实施以后,通过灯光,令建筑像漂浮在海面上盛开的莲花,伴随着自由的海风,沐浴在妈祖神圣的信仰之光里,成为信仰传播的灯塔方向。


首先我们做了建筑光影的分析图,画出几个大概的照明手法和照明效果。


灯具设计手法一


我们利用支架固定灯具在建筑女儿墙上,从张拉膜内将建筑的顶部照亮。


不同光色的效果示意。



灯具光色变幻效果图,看这样能实现从上至下的均匀效果与否。


灯具设计手法二



同样是利用支架固定灯具在女儿墙上,只是增加了灯具,设计功率从上至下不同,分别为18W---20W,配光角度可以用拉伸20*60度的不同组合,增加下底向上投射的拉伸光射灯。利用灯具的多重组合将张拉膜内部打亮,实现透光效果。


色彩变化效果图


不同的色彩幻化效果。


灯具设计手法三


在建筑外立杆,用投光的手法把张拉膜外顶部照亮。灯具设计采用窄光束120W投光灯。


效果为之一变,从下向上投光,像一个随意放置的大碗,还有莲花的韵味吗?


不同的碗装效果光色变换。


这就是光的视觉差,将照明体现在建筑顶部,建筑犹如莲花。将照明体现在建筑下部,就变成了一个大碗,由此可见照明手法的重要性。于是此方案并不可取。


灯具设计手法四


用投光灯置入在地下,提前地面开槽,灯具安放在里面。对张拉膜进行外立面照明。


优点在于灯具可隐蔽性安装,缺点是人的移动会遮挡光线,以及只能打亮建筑下半部。重复了上一个问题。


效果模拟。


不同光色变幻模拟。


灯具设计手法五


在每个张拉膜中间,用两套大功率投光灯向下照射,形成花瓣儿的剪影。


效果非常不明显,此手法同样不可取。


灯具设计手法六


同样是外立面立杆,使用多组投影投光灯对建筑进行照射,形成大小不一的光斑。


看似很浪漫,如果光斑再能移动起来,形成动感效果,估计也会很棒。问题是要在外围装灯杆,这有点和各方面协调的难度。另外光斑的大小以及灯具光源的选择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


灯具设计手法七


有一天我们收到韩柏光的水纹灯,灵感来了,能不能用水纹灯的无缝拼接图案效果,更梦幻地将建筑从外打亮,动态的水纹效果和建筑周边的环境还是很搭的。就像海水的波纹荡漾在建筑上一样。


为了让设计的效果和设想能符合实际效果,我们在2014年11月14号和11月18号进行了两次不同灯具的现场测试。


试灯现场



照明设计其实也是一件很苦逼的事情!爬高下低就不说了,别的设计工种也多是如此,就这一项必须晚上才能试灯,就耽误了我们多少宝贵的时间。


顶部照明



在试灯现场,出现的问题很多。主要还是之前说的,张拉膜太厚,没有大功率的灯具很难把张拉膜给打透亮。


252颗灯珠、580W、透镜角度60度、RGBW


126颗灯珠、290W、透镜角度60度、RGBW


36颗*1W、45W、透镜角度25度、RGB


36颗*1W、45W、透镜角度25度、RGB 和 18颗*4W、70W、RGBW、透镜角度30度


132颗、135W、透镜角度25度、RGB


36颗*4W、RGBW、140W、1.2米长、透镜角度30*60度


54颗*1W、4000K、透镜角度30度、单色常亮


顶部和底部照明


透镜角度5度、1个头72颗、共144颗*1.5W、215W、RGB控制


252颗灯珠、580W、透镜角度60度、RGBW


外立面立杆投光照明


透镜角度5度、1个头72颗、共144颗*1.5W、215W、RGB控制


底部嵌入式投光灯


252颗灯珠、580W、透镜角度60度、RGBW


各张拉膜中间部分向下投光


54颗*1W、4000K、透镜角度30度、单色常亮


陶瓷金卤灯、70W×2、3000K


外立面立杆投光斑照明


灯具组合、70W×2、135W、48W


水纹灯意向



结论


通过以上不同的手法组合设计,不同的功率调试,我们在现场发现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往往理想的设计效果不一定代表能够实现,特别是在特殊的环境下。


外立面投光效果固然好,但是业主不希望在外立面立杆照明,影响了整体美观,我们建议其次是在建筑周围设置地面投光灯,业主通过看到我们的测试结果也同意了这种手法,但将建筑中下部照亮,让建筑最突出的上部处在黑暗中,明显又和建筑本意不符。


其实我们最想采纳的手法是将水纹灯的投光融合在建筑的立面表现上,让建筑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的本体属性和文脉能彰显出来,让建筑不张扬又令人瞩目,效果很突出又能和信仰产生关联,能做到这样才是最有意义的照明设计。


作为设计师,特别是那些刚入行的设计师,试灯是必然的,不懂灯光,不懂效果,设计出来的往往都差强人意,与现实不符,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业主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使得自己白用功而迷失方向。只有在不断的调试中,观察中,资料收集中,效果对比中摸索,研究,不怕艰苦和失败,我们才能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