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读书最有效

 天赐宝地 2015-11-27

怎样读书最有效

有人说过一句话,可能有些绝对,但是反映很现实的问题:一本书里有用的话不超过10句。所以,你要善于把这有用的10句话找出来,然后用心去理解透彻。这就是我要谈的第二条:读书贵在悟。也就是说要用心去读,用心去思考。如果你悟明白书中的某一个观点和道理了,这种“悟明白”的成就感会激发你继续阅读的兴趣!这就是我要谈的第三点:读书最好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第五点:读书首先要读书名,然后读序言,然后读目录,这在正式阅读前非常重要,你首先要了解书的主题:书名,要了解整个书的逻辑,也就是内容结构,这样你就会整体地来理解书。但是很多书实在“垃圾”,主题不够明确,逻辑混乱,把人看晕,这样的书坚决不能读。这就是我要谈的第六点:垃圾书不要读,它会侵蚀掉你读书的乐趣和积极性,但是好书要反复读!重复读!过上一阵就要读一遍!经典的书能让你把一个事物认识透彻,但是经典的书道理都比较深刻,你不可能一下子悟透,所以要反复读。

第七点:读书也有捷径,比如找老师或看过书的人给你推荐好书,这样你就节省了寻找书的时间,比如好书看过后要把好的内容划下来,抄下来,下次读的时候只读这些主要的好内容,这样也能节省你的时间。

第八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实践和与人交流都是更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你不喜欢安静地自己读书,喜欢与人交流,那你就去找那些读过很多书的人交流,人在交流的时候谈出来的往往都是思想的精华,所以你很聪明,让别人替你读书然后把精华告诉你,呵呵!

第九点:刚才那句话没说完,还有一句:阅人无数不如名师之路。所以,你还是好好找出身边那些比你水平高的人,把你希望得到的知识直接问他们吧!

学习不等于读书,读书不等于看书。

希望你不要被“读书”的形式所误而丢失了真正适合你而有意义的学习方式。


    近期准备写关于读书方法系列的文章,先给大家来点透露一点我读书方法的“碎片”,具体的方法我会逐步整理成文:

        1. 在书里进行批注,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悟;
        2. 用不同的颜色的笔记标注书中对我来说不同的"信息层次",例如在我的“四色笔阅读法”中, 蓝色代表思考,黑色代表理性,绿色代表"新鲜",红色代表强调,举例:如蓝色做批注,和一般要点标注,黑色做结论性要点标注,绿色标注对于我来说有启发、有收获、有创意的信息,红色标注自己要注意或强调的信息,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并辅以不同的符号,以做标识,对于重点内容进行折叠,提醒自己观看;
        3. 将批注总结,形成读书笔记;
        4. 对于在阅读中获得的一些灵感或需要自己马上要去实践的内容,记在书本最后,然后整理并实践;
        5. 在阅读中标上自己的阅读开始和结束日期以掌控自己读书的日期和时间,读一次记一次;
        6. 多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如地铁上、排队中等;
        7. 随身携带书、纸和笔,走到哪里读哪里;
        8. 利用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等方式提升自己的"消化能力";
        9. 对于书中的内容要时刻想着"我"如何使用,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而且是不单纯的记忆或理解,这样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思考、实践、总结),理论要结合实际,阅读更要结合实践;
        10. 学会使用印象笔记、相机等方式,提升"拆书"的效率,我在此指的“拆书”指“消化/内化";
        11. 学会利用豆瓣、微博、搜索引擎等工具,以掌握一本书中更多的信息;

最近要写读书方法方面的系列文章,对自己的读书心得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大家若有什么建议、想法、问题,欢迎告诉我,我会在文章中针对性的回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