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竞争力需要智慧和勇气的两翼

 昵称gj7Fp 2015-11-27

韩国教育部前部长文龙鳞在2015家庭教育国际论坛上提出“道德就是竞争力”。面对种种道德选择困境的中国父母,要帮助孩子拥有道德的竞争力,就必须给道德插上智慧和勇气的两翼。

  最大的困境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道德相对主义观点。笔者一次在凤凰卫视录制节目,同场的一位名牌大学心理学教授居然告诉观众,大学生要不要发生婚前性关系,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你自己去判断……这样的想法和说法具有深厚的相对主义色彩,在知识精英中相当普遍,对公众影响越来越大。

  还有一些教育名家和学问大家,养育孩子和经营家庭的观念和做法大相径庭,甚至言行矛盾。教育思想家卢梭在教育名著《爱弥儿》中写道:“一个做父亲的,当他生养了孩子的时候,还只不过是完成了他的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对社会有培养合群的人的义务,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凡是能够偿付这三重债务而不偿付的人,就是有罪的,要是他只偿付了一半的话,也许他的罪还要大一些。”这话多么有情有理,然而现实生活中,卢梭却把自己的五个孩子送进孤儿院,美其名曰“交由国家抚养”。年轻父母听其言又知其行后,会不会困惑?

  近年来,许多事件一再挑战人类道德的底线,挫伤人们道德选择的勇气。2013年,四川9岁小学生搀扶倒地老人蒋婆婆,却被后者一把抓住咬定被撞。经过五个多月拉锯战一般的多方取证、调查后,多名目击者坚称小学生无辜,公安部门认定小学生清白,给予蒋婆婆母子相应的处罚。如果刚刚懂事的孩子问自己,老爷爷老奶奶倒地后,要不要去扶,年轻父母该如何回答?

  在道德选择困境面前,家庭教育必须抓住三个关键词:利他、智慧、勇气。

  利他是道德的核心特征。就眼前利益而言,道德似乎并不一定通向成功。在健康而友善的环境中,道德行为可能会使人得到他人的喜欢和认可;而在伪善、专制的环境中,道德行为却会将人置于压力之下。坚持利他原则就是认定道德价值的基石,认定在足够高的空间和足够长的时间当中,道德行为必然得到理解和尊重,并有益于社会环境的整体净化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智慧和勇气是道德的两翼。比如要教孩子说真话,也要告诉刚懂事的孩子,家里的电话号码没有必要告诉不熟悉的人,保密并非不诚实。道德选择不能含糊,也必须灵活、实际、接地气。要强化道德实践的务实与灵活、具体与细腻、多样与可选,远离迂腐的道德说教,不做僵化道德的牺牲品。

  有真正的道德勇气,才可能承受得起环境的压力。香港有一位品行和名声很好的绅士被一位年轻女士控告为非礼,他保持沉默数十年,后来这位女士公开承认自己是诬告。这位绅士之所以甘愿默默蒙受不白之冤,并非相信年轻女士终究会良心发现,而是顾及女士的名声。在他的内心深处,能决定他价值的不是某人的毁谤或赞誉,也不是社会的认可与否,而是创造“天上的星辰和内心的道德原则”的上帝。至善至真至美的造化之道,是道德勇气的源头。

  无论是中国经典《论语》,还是希伯来经典《箴言》,在道德准则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文化的美德之泉。为人父母者可以通过经典互证,明确自己的道德原则。遇到争议性较强的道德选择困境,可以与价值观一致、关系亲密的亲友共同讨论、求问方法,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预防的角度来谈,如果你不希望一件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曲靖市第二中学-云南省一级达标中学 另一个道德金律叫做“爱人如己”,说的是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要如此对待别人。这两句话,对于身处道德选择困境的人们很有实用价值。

  经典名著中有抽象的道德原则,比如安徒生童话《夜莺》让人明白真诚的友谊对于生命的价值,真正的友谊需要相互的尊重和一定的自由空间;绘本、童书、影视作品中有具体的道德场景,父母可以借助这些场景让孩子演绎道德选择的细节。当然,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则培育孩子的勇气和智慧,真实地把舍己、诚实、正直、有爱、助人的原则活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