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使后进生不畏惧数学课,学好数学

 江山携手 2015-11-27
 一、建立自信,激发兴趣和动力  
       后进生一般都畏惧数学课,他们往往因数学知识点缺陷,基础知识不扎实,新旧数学知识难以连接,导致知识断层,导致数学知识的学习屡屡失败,体验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缺乏自信心,学习信心减弱,学习无兴趣,学习情绪低落,导致学习数学的情感和师生关系的情感中断。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首先注意培养后进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乐意地接受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学习。  
      1、激发兴趣,创造氛围:学生都有强烈的求知求成的需要,满足他们这种成功的需求,会使他们产生全身心的愉悦,从而激发起他们参与学习的欲望投入到学习中去,由于后进生自身的特殊性,与优等学生相比较,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是不多的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后进生的特点提供机会让他们能成功。  
      2、降低提问起点,缩小提问坡度: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要以他们独立思考后能解答为宜。当然,也不是一味地降低要求,还要让他们尝到“跳一跳摘到桃”的甜头。例如,我们可以故意出一些非常基础的题目作检测题,明知他们会,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完全作对,得上一次满分,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通过当一回优生获得的心理满足,促使他们热爱数学,并体验数学学习中的诸多乐趣。  
      3、创设竞争氛围,强化参与意识:我们数学课堂中似乎常会遗忘了一个角落-----后进生的参与。一方面,在教师的主观意识中,后进生参与竞争的效益不高,与其参与浪费时间,不如不让他们参与;一方面后进生也感到竞争中自己总是最后,自卑促使他们放弃参与。其实,他们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只不过是教师对他们参与竞争的要求过高罢了。因此要经常创造特殊的有利于后进生竞争的氛围,让后进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克服自卑心理。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功需要养成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绩提高的关键。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改变他们数学学习困难的比较关键的环节。教师要耐心地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他们继续以后的学习会终身受益。因此,平时教学中,我注意从多方面去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作业布置适度,要求恰当:布置作业时,注意难易适中。对后进生适当放低作业难度,让他们感到有能力去独立完成,对极少数不能独立完成的学生从基础内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不断提升对他们的要求,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有所进步的后进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克服学生的依赖性:后进生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一遇到问题就问,甚至丢在一旁不管。在帮助这些同学,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审题、分析问题、一步步解决问题,不给现成的思路和答案。对他们解答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分析其原因及改正的方法,逐步培养独立完成作业、开动脑筋的好习惯。  
三、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使生硬的数学课教学变的生动、有趣  
    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扉,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的钥匙,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能以声引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不能做到声情并茂,情理双至,便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效果。  
     1、善于用生活中的实例: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教学过程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首先,要用形象化的通俗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我们要善于用生活中的实例,以及充满风趣的语言把数学内容讲的生动、通俗。  
     2、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语言,既增加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又弥补数学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四、科学运用评价手段,合理评价差生  
    合理的评价是考虑学生的特点,适合差生发展的评价。教育评价与后进生教育的联系,是评价合理化的需要,也是后进生教育的需要。因此,教育评价不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且也是一种直接的教育手段。合理的评价能激发学生上进,调节学生行为,指给学生努力的方向。不合理的评价,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甚至会妨碍学生的学习,后进生受评价的影响是很大的。然而,在实际的教育中,很多教师对后进生的评价存在定型心理,厌弃心理和惩罚心理,致使评价成了后进生转化的障碍。因此,对后进生的评价要给后进生创造得到肯定的机会,及时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的表扬;慎重使用否定评价,以免挫伤后进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引导后进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重视评价的整体性和动态性,这样通过合理的教育评价,保护差生参与学习的行为。例如:有的后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课本上一些简单的习题或思考题,教师就应及时在课堂上表扬鼓励,称赞他们这种爱学习,能自觉学习的认真态度。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探求新知识。  
五、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从“师道尊严”的祭坛上走下来,到学生之间去与学生多沟通,和学生交朋友,与家长多联系。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有着直接的影响。许多学生对喜欢的老师所教的功课就愿意去学,成绩也好,对不喜欢的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不愿学习,成绩也差。学生把对教师的情感渗透到他所教的学科中去,因此师生关系会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  
    2、教师要善于用赏识的眼光、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面对一个学生时,要看到学生的优点,相信学生的潜能,激励其发展成材。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会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总之,数学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培养能力和进行思维变式训练的过程。因此, 学生的主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何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主导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有紧密的联系, 但是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 而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作为外部条件的老师的教学必须通过学生的内部原因而起作用。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结合起来,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愉快的课堂环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