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2日
![]()
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由北面滚滚而来,到这里遇到九曲黄河受阻,伏首在黄河北岸的香山脚下,在河岸边形成一个宽2000米、高约100米的大沙堤,
![]()
因而得名为沙陀头,讹音沙坡头。
![]()
百米沙坡,倾斜60度,天气晴朗,气温升高,人从沙坡向下滑时,沙坡内便发出一种“嗡嗡”的轰鸣声,犹如金钟长鸣,故得“沙坡鸣钟”之誉,是中国四大响沙之一。
![]()
沙坡头是宁、蒙、甘三省(区)的交接点,黄河第一入川口,是欧亚大通道,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
这里南靠山峦叠嶂、巍峨雄奇的祁连山余脉香山,
![]()
北连沙峰林立、绵延万里的腾格里大沙漠,
![]()
中间被奔腾而下,一泻千里的黄河横穿而过,在沙与河之间,是一片郁郁葱葱、滴翠流红的古朴园林。
![]()
沙坡头位居《山海经》西次三经之首的崇吾之山。崇吾之山是黄帝族繁衍生息、采集狩猎、图腾崇拜的神山,自古钟灵毓秀,神异非凡。《明史地理志》载,中卫“西有沙山,一名万斛堆。大河在南”。《读史方舆纪要》载,中卫“西五十里,因积沙而成,或云即万斛堆。
![]()
遍布沙坡头地区的新、旧石器遗址,南北山岩画,秦、汉、明长城,古陶窑遗址、古水车、古传说等等,都雄辨地证明:沙坡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著名史学家贾兰坡、范文澜分析了古遗址的资料后断言:中卫地区至少在三万年以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
![]()
包兰铁路从沙坡头横穿而过
![]()
为了确保西北交通大命脉包兰铁路畅通无阻,从1956年开始,勤劳智慧的中卫人民与治沙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一道艰苦探索,创造出了以“麦草方格”为主的“五带一体”综合治沙工程体系。用最经济、最简洁、最原始的方法,成功地制服了沙魔,在流动沙丘上营造出了绿洲,解决了无数科学家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也未能解决的世界难题。
![]()
1984年,国务院将沙坡头列为“中国第一个沙漠自然生态保护区”,1992年,国家为沙坡头治沙成果颁发了在中国屈指可数的“科技进步特别奖”。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单位”。在沙坡头治沙成果展示区,铁路两侧500米宽,58公里长的绿色屏障宛如两条巨龙,将沙魔锁扼降伏。
![]()
旅游区东起沙坡头水利枢纽堤坝,西至黑山峡宁夏、甘肃交界处,以沙坡头黄河两岸山水田园以及北部的腾格里沙漠为核心。
![]()
沙与河这对本不相融的矛盾体,在沙坡头却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地撮合在了一起。
![]()
沙堤高耸,河水奔流,沙为河骨,河为沙魂,相依相偎,和谐共处,沙、山、河、园交相荟萃,形成了沙坡头独特的S型地理风貌,极似中国阴阳太极图,曾被美国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作为世界奇观向全球推出。
![]()
腾格里沙漠风光
![]()
腾格里沙漠风光
![]()
腾格里沙漠风光
![]()
腾格里沙漠风光
![]()
腾格里沙漠风光
![]()
腾格里沙漠风光
![]()
沙漠驼队
![]()
沙漠驼队
![]()
沙漠驼队
![]()
沙漠驼队
![]()
我们在沙坡头
![]()
骑骆驼
![]()
骑骆驼
![]()
骑骆驼
![]()
沙漠赛车
![]()
沙漠赛车
![]()
![]()
滑沙
![]()
滑沙
![]()
沙坡头
![]()
沙坡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