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经验】中医考研,五味杂陈终上榜

 养吾浩然正气 2015-11-27

初试分数:375

写在考研前的话--

关于院校选择:

中医学类院校每个省份有一所,我们考研大部分都会选择北上广,南京,成都,针灸专业的天津,妇科黑龙江。这七所。根据自己家乡,在校成绩,成为选择学校的两个大分量标准。楼楼想说的是,其实跟大学五年的成绩并没有那么绝对的关系,只要在复习的这几个月中,脚踏实地,最后结果一定不会太差的。


关于实习:

大部分的医学生现在已经下了临床实习,肯定有很多同学很矛盾,关于实习,关于考研。楼楼想说的是,假如已经下定决心考研,能逃的实习尽量逃。要知道,考上了研的话,会有大把的实习机会。当然,说着逃实习,并不是叫你不礼貌地完全逃避,而是应该跟科里老师打好关系,比如上午上班,下午晚上看书等等。毕竟实习还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的。实习期间可以为考研做的准备有以下这些:

1,准备一份去年的考研大纲,对照大纲把中医综合六本书的内容划出来 2,背诵中药和方剂

3,新东方乱序版单词。是的,对于实习期间,力挺这三大任务,完成得好的话,正式复习期间会轻松很多。这里说的实习期间,最晚只可以持续到7月份,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你得在8月份全身心投入整个中医综合复习,每天保证8+小时的学习时间.


中医综合试卷中,中基,中诊,中药,方剂各30题,中内35题,针灸学25题。复习的顺序建议-(中药,方剂)(中基,中诊),中内,最后针灸。实习期间已经把中药方剂完成得很好了,所以返校可以直接复习中基和中诊,每天同时复习这两本书,差不多可以同时完成第一轮。当然,期间别忘了依然要坚持背中药方剂,不能断。关于中药和方剂的背诵:经历过中医考研的都知道,百分之八十的知识来自于记忆,也就是说,你记到了就能轻易地写出题目来,要是记不住,犹如空中阁楼,只能猜。教材的话,推荐绿皮的那版。中药和方剂都要根据考纲,每一味药,每一个方背的滚瓜烂熟。所谓的滚瓜烂熟,就是中药功效那几个字,脱口而出,必须跟书上一模一样。性味,归经可以勉强记记,前期重在功效。中药的话,特别推荐一本小书《中药快快记》,没买的亲强烈建议买一本,真的。方剂的背诵:方歌是最基本的,这里的方歌,必须不只是课本上的那些,因为课本上给的方歌大部分只是组成,少部分有功效。然后呢,我们现在要做的必须把没有功效的那些重新组编,是的,也就是重新编成属于自己的方歌。完整的方歌应该包括组成,还有那8个,甚至12个字的作用。有些主治不一定能很好的概括在方歌里面,也不用强求,可以理解记忆。但作用那几个很整齐的字,必须可以溜得出来,很多相似的表述还要特别区分,把原方歌作用不大的两句替换掉,编在里面就很好,还记得牢固。:比如桑杏汤,原方歌是“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我自己的是“前两句不变,用治外感温燥证,清宣温燥理肺咳”。


英语单词:新东方乱序版的使用:从决定考研的那一刻起,请开始背单词,并一直坚持到最后吧。第一遍可以过一遍单词,不带任何负担,这个时间可以一个月,第二遍,把不懂的,模糊的单词用铅笔在旁边划“正”字,也就是说,从此以后,你每看一遍,又不清楚,就多加一笔。记得我那时候,有些单词旁边有3个正的,也就是说,看了15遍至少,依然记不住。实习期间,重在单词的记忆。因为我用的是新东方,同学也有用红宝书,也说不错。新东方有一个优点是,每一页的最下面有当页的单词,可以直接回忆,回忆不起来再看正页。这样,边边角角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了。


正式备考时期--

关于心态:一定要做到两个字“坚持”,即便是对未来充满迷茫,也请你坚持做好手上的事情。没有谁的未来是清晰的,忍着熬着,那种迷茫兴许就会散开。楼楼依旧记得去年720号正式返校,大夏天打雷下雨的中午,很害怕,对未来未知的害怕。如今,庆幸自己熬过来了。

关于心态,多说一些,楼楼5月份失恋,8月份正式复习,可以说考研那段时间是目前人生中最苦的日子,一个人,庆幸有研吧,这也是我要在顺利复试完写这张帖子的原因,感谢曾经遇见的每一个善良并给我鼓励的吧友。认真考研的孩子,可以说每个人的压力都不会小,因为报着要上的决心与希望。这段时间,一定要心无旁骛。谈着恋爱,感情好的,两个人互相鼓励,是最好的状态;老是闹来闹去的,互相理解几个月吧先。不要拿自己的幼稚与任性,为自己的未来买单,当然,更没有谁有义务替我们承担后果。一年以后,考上的喜悦,有人分享是幸福,没考上的苦恼,真的只能你一个人承担。失恋后,也消沉了两个月,以至于5月份以前复习的中药方剂到了八月份,记忆零星了。不想考研,因为刚开始是想报南京,前男友在的城市。后来他考上了,简单地说就是劈腿吧,结果留我一个人复习。跟当初设想的未来完全不一样,两个人成了一个人,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白天经常看着看着书就掉眼泪,晚上望着天花板不敢哭出声音。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更无法承受被前男友甩又考研失败的后果,所以必须坚持。今天发现,这也是另种收获吧。收获一种心境,更重要的是,选择了一座更对的城市。考研,不是人生中的唯一出路,但一定是很值得的一个过程。


中医基础理论:

1,各章节的经典原文必须重新摘抄并识记下来,并搞清楚它的含义,建议用本子摘抄,后期真题中会碰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经典原句,都要整理在一起。每年总有那么些相同的题目,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以前真题中一模一样的句子拿出来,重新考。

2,这里的原文包括哲学部分阴阳气血这些,尤其是各种气的作用原文,反反复复考,都需要一一辨别的,后面的防治原则出现的,以及针灸学中各条经脉的主治原文。到这里可以发现,后期是需要各个科目之间融会贯通的。

3,第一遍看课本一定要仔细,不要图快,记得我中基中诊看了近40天,中诊花的时间更多,同学都说速度太慢,我还是按自己的步骤来。因为人的记忆总是对第一遍的东西感情最深,所以第一遍一定要认真,可以跟同学交流进度,但不要追赶,有自己的计划就可以了。

4,何为仔细?复习到后期会发现,中基要死记硬背的很少,这是跟中药方剂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会把中基的仔细归为思考的过程,每条原文,每个脏腑的生理病理机理,一定要前后联系,串成一个整体。

5,中基的试题不难,都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所以复习的过程一定要思考。看到题目的时候,相同的思考过程会浮现出来,答案自然也就会出来了。

6,中基笔记重点:感觉中基最难的部分还是机理,这部分可以以及必须结合中诊一起学习。做笔记的时候一定要全面,把一张纸分成两部分,一边写症状,一边写原因,复习的时候看着左边想右边,看着右边想左边,这个笔记方法在中诊里面特别重要。比如脱液,有两个原因,热病后期或久病伤阴耗液。为什么说要全面呢?考题中是有多项选择题的,就是针对这种类型的。当然这里只是举“脱液”的例子。


中医诊断学:复习到最后阶段,发现中诊对于我来说是最难的,做真题的过程中,中诊部分错的相对更多。后来,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如果重新再来的话,我会这样做。

1,最重要以及最容易丢分的章节是舌诊和脉诊,前期主要也是记忆,这个记忆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如前面说到的,左边写内容,右边写临床意义,看着左边想右边,看着右边想左边,真的要有这么熟悉,写多选题才能选全。

2,编歌诀依然很重要,是的,歌诀应用在中医诊断中,可惜这是我临近考试一个月才明白的,一点也不夸张。后期知识太多太琐碎,我才想起来编歌诀,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如果一开始就这么做了的话,肯定会不一样。

3,举个例子,数脉类,编一句:数有数疾促动脉,这样就知道了数脉里面包括了哪几种脉象。再分细节,表里寒热虚实数,(数而有力)外感热盛里热盛,(数而无力)气血不足阴虚证,阳虚阴盛精血缺。也就是说,要把课本上杂乱无章的语言变成自己容易识记的东西。

4,做了真题会发现,中医诊断考的并不只是课本纵向这么简单,尤其是舌诊脉象,需要更多的是,归纳和融汇贯通的能力。比如,会有“疼痛”有哪些脉象?这就要求把所有疼痛意义的脉象整理出来,这一考法真的很重要,不只是在脉象中。也就是说,任何科目中,相同相似的知识点需要联系起来,考试难度的区分以及拉开分数差距的地方就在于此。

5,当时整理的一些容易混淆知识点,闺蜜们都是用我编的歌诀,她们说很实用。滑脉寒热痰食积,弦脉痰饮肝胆痛,紧脉实寒食积痛。(最容易混淆三脉)疼痛紧弦代伏动,食积促涩滑紧脉,痰饮促涩滑弦脉。(最容易混淆三症)。大概就是这样编,起个抛砖引玉作用,剩下的部分,可以模仿着来。

6,忘了说,脉诊中每个脉象的特点真的很重要,需要能辨别,包括那些真脏脉。笔记包括四部分,脉名,特点,临床意义和歌诀。当时我是只有三部分,后期才是加了歌诀,时间太短,并不是消化得太好。

7,说自己的不足。因为中诊是跟中基同时复习,于是把中基思考的方法用在了中诊上,后来发现,这导致事倍功半。也就是说,中基其实是重在思考,而中诊不是。中诊是死记硬背的多,因为很多是你无法思考得明白的,想多了反而容易掉进题目的陷阱。所以,每个症状,都要记得它的临床含义,想不通就死记下来。当时别班有一个学霸,他每天都背中诊,吼吼,11月份楼楼才发现这个秘密。我说,我从来没背过哎,都是看书。后来人家考出来394,我想,中诊的学习肯定有很大原因的。如果重来的话,我也会很努力地去背,而不是思考,其实很多真是无法思考的。

8,中诊的看书方法,也是两个字“仔细”。仔细到每一个字都不放过,因为真的,你不知道它会抠哪个症状出来考它的临床意义,非常细。


中药学:

1,最基本的背功效,强烈推荐《中药快快记》这本小册子,它把相似中药的功效都放在一起,真的很有用。楼楼是一开始就买了,也是看经验贴中推荐的,同学开始都不以为然,直到每味中药的功效我都可以脱口而出的时候,他们很惊奇,临近考试时也买了,显然,作用肯定不如我先用的好。

2,背完功效,已经囊括了中药考题的百分之八十,可见背功效有多么重要。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呢,估计得疯掉,包括总论,药用来源,特殊临床应用,用法用量以及使用注意,后期会发现,学习量真的很大,所以前期学习一定得踏实,为后期减轻负荷。当别人刚发现这些规律的时候,你却已经整理好了,这就是优势。我把08年以后的中综题做了统计,中药平均12个功效8个主治2个药性,2个用法用量,功效背好,主治也可以大致猜出来3,总论部分,每部经典的特殊之处,明确有作者的,首载啊,首次提出啊,标志着,这些是最需要关注的,也是考得最多的。也是建议笔记本集中分类整理,后期才不会混淆掉。

3,总论部分,每部经典的特殊之处,明确有作者的,首载啊,首次提出啊,标志着,这些是最需要关注的,也是考得最多的。也是建议笔记本集中分类整理,后期才不会混淆掉。这个每年考得不多,最多一道题。有几个集中点:①.历代医家主要学术观点,著作。主要记忆提到首载,最早,最后等关键词的部分,记住这个并不代表就能做对,有时候会考偏难的所以这部分没时间可以放弃。②.药性的升降浮沉,四气五味,毒性经常考,这部分结合具体药物考,但是总论提到的必须记忆③.药物配伍,总论提到的相须相使等药物必须记住。考题还会考别的,但比较特殊,根据题来记忆。

4,药用部位的来源科属,记住特殊的,例如天花粉药用部位是根,夏枯草是果穗这样的。关于这几个零散部分的学习,我是一遍一遍来的,比如这一遍翻中药书就全是学习药用部位,科属,下一遍就全是临床应用这样子,最后把所有的同类知识,都集中在了两张A4纸上,既便捷,又明了。 不过这个可以放弃,每年最多一道,不是年年考。属于拔高题,给大神准备的。

5,关于临床应用,记得我的那页笔记名称是“除功效能推出的临床应用以外的应用”,对的,特别要注意的就是特殊性,考题中很多就是考特殊性,比如金银花用于热毒血痢,土茯苓是梅毒要药这样很具有代表性的,都需要自己集中整理。最后也不过两张纸而已,但如果是散乱的话,估计得疯。

6,最让人发疯的中药部分,估计是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尤其是用法用量。但是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用量都需要记住的,依旧是特殊药物。有毒的,贵重的,还有先下后下等有特殊用法的这些要特别注意,这几个部分,真题的价值很大,考过了的也会反复考。

7,有很多特殊用法的,只外用不内服(土升炉-土荆皮,升药,炉甘石),不入煎剂(很多,自己继续编歌诀),忌火煅(雄砒朱砂珀--雄黄砒石朱砂琥珀),等等,也是举了整理好的例子,依旧是抛砖引玉。用量呢,我分了有毒无毒药物,这样既搞清楚可以用量,又区分了有毒无毒,因为有的考题就问你,以下有毒的药物是,顺带把这类题解决了。

8,性味归经多在理气,安神,开窍药等部分,其他特殊药物例如附子也是会考的,驱虫药尤其考性味。这些都是要自己多留心,考题多总结,慢慢积累。每年这样的题目也就是一二道,丢了可惜,别人得不到你得到了,这也是优势。这个可以根据功效推出来,不需要死记。

9,上述3-8部分,要在功效完成得很好的情况下去分类整理,结合《傲视宝典》中的考题,毕竟占的分量少,舍本逐末就不好了。


方剂,

1,最重要的部分依然是背,背方歌,此处的方歌要能涵盖组成,功用和主治三大部分。课本上有一些不完全,也需要自己补充。方歌背好了,也可以应付很多的考题。

2,关于方剂的主治,方歌里面的那几个字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没有几个题目是直接问的,而是给一系列的症状,要你判断。所以,一定要注意每个方剂主治中的特殊症状,比如一看到“皮肤蒸热”,立刻想到泻白散。光背方歌,判断不出用于什么情况,相当于白背了。

3,依旧说完大头说小尾,方剂中的大头是2,小尾呢,总论,包括古代经典,总的治法,配伍等,每年考题必有总论的内容,所以真的很重要。主要看八阵,十剂,君臣佐使的配伍意义。

4,小尾的内容其实很多,比如相同药物在不同方剂中的配伍作用,一个方剂中不同药物的配伍特点,生姜干姜,生甘草炙甘草都要分得很清楚。5,还有就是,方剂中特别注意一些特殊治则的具体作用,这一部分可以结合中基部分,比如说到“佐金平木”就要想到“一贯煎”,很多很多其他的,前后分消啊,升清降浊啊,这些都是需要对应到具体方子中,也很重要,这个考的就是深度了。

6,方剂跟中药一样,可以一个内容一个内容来,完成大头以后,再总论,有很好的基础以后,再具体方药的具体作用,方剂自身特点等。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实习期间要背中药和方剂了。当同学还在第一遍复习的时候,你这同样是第一遍,状态会完全不一样。说是第一遍,其实已经有倾向在总结了。而他们,至少也是要在写完5套真题以后才能发现这些规律需要重新归纳。同学那时候发现自己要总结来不及了,又乱,然后就是直接拿我总结好的去复印。 前面提到394的大神,他前期学得很好,背得很扎实,后期直接借用我总结的资料,省了很多时间。而我是后期才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可以前期做好,后面时间太紧。所以他考出来的分数比我高近20,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7,前面说的背方歌也好,总结方剂特点也好,一定要有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方剂中的考题,除了很直白地问组成,这个可以直接得分。其他都是要前后联系的,相同相似方剂的比较运用等。只有转化成了自己的东西,才能手到擒来。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大部分只需要记住方名,不考组成的。绿皮方剂里面的方剂才必考组成。加减方的适应症也要记住,题目不光直接问,大部分会给一些症状让判断用哪些方,这是考察综合能力:

1,最基本的每个疾病那几个证型以及相对应的方子必须背得出来,尤其是后面加减方是常考点,要格外注意。这个过程工作量很大,得每天坚持,还要避免烦躁心理,反复背反复忘很正常。

2,如何背?依旧是歌诀,这里的歌诀主要是证型,方子的话,这里就要利用方剂知识对应过去推出来,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自己推出来,特殊的就特殊记忆。举个例子,第二个疾病“咳嗽”,咳嗽分外感内伤,外感风寒热燥证,痰湿热肝火犯肺,阴亏沙参麦冬汤。我是每个疾病都编了歌诀,六七个证型记起来非常零散,也不过两三句话,比如“腹痛-腹痛寒热食积滞,肝郁气滞瘀血停,虚是中虚脏寒证”,对应方剂和加减变方就回忆着来。

这个最大的好处是,不容易混淆,而且自己的东西特别容易记忆。后期,每个疾病每个证型也是可以脱口而出的。特别注意后面附加症状的加减方,考点很多就逮住这些容易忽视的。六七个证型记起来非常零散,也不过两三句话,比如“腹痛-腹痛寒热食积滞,肝郁气滞瘀血停,虚是中虚脏寒证”,对应方剂和加减变方就回忆着来 。像噎隔是一个过程,就可以噎隔发展先气阻,瘀血津亏气虚微,一下就把四个证型记住了。每个证型4个字不需要一字不落地背下来,知道最主要的病机病理,写题可以根据症状判断出证型,知道治疗原则,选得出方剂就可以了。

3,怎么看内科书?1~2只是单纯说的记忆,然而,中内占的比重最大,当然它还有需要理解的东西。特别是相似疾病的鉴别,同个疾病不同证型的鉴别。这里就类似于方剂了,需要把你背的那些证型与症状相对应起来。这些症状不需要死记,抓住关键词,看到题目能对应出自己背的证型,选的出来治则和方子就可以。

4,内科背完证型这些,其实只占了50%差不多,剩下的50%呢?病史沿革,病因病机,辩证要点和治疗原则这些琐碎的知识点们。还有病位,预防调护啥的,比如水肿、鼓胀。这部分知识点散乱而且多,是中内的最大最多失分点。

5,病因特别记忆特殊的,证型推不出来的那些。病机的话,病变部位肯定是要识记的,这个可以理解而推出,基本病机那几个字,以什么证居多,这些特殊表达的,很容易出考题。

6,辩证要点不需要特别记忆,而是理解,这部分的理解可以运用到前期证型,就是说,在理解辩证要点的基础上去记忆证型,会更有层次,不容易落下。特别提醒,这一部分跟中基中诊结合着理解会轻松些,这也是为什么说后期要把各个科目融会贯通了。中诊脏腑辨证学好对中内辨证有非常大好处。所以复习中诊辨证部分要注意把气血阴阳各脏腑特征症状整理出来,并且结合中内互相理解记忆。

7,治疗原则阐述很明显的,已经考过的,要记住。病史沿革,可以直接放弃,万一时间来不赢的话。以真题中出现的为主,特别是著名医家的治疗特点,经典里的首创,首次提出,需要特别注意。每年这样的题目最多2题。


针灸学:

1,分为两部分总论和各论,总论包括腧穴,治疗总论;各论有刺灸法各论和治疗各论。学习顺序可以先总论后各论,而且,针灸学考题中总论占的分量更重,所以这个顺序是很好的。

2,所谓先总论后各论,就是说先把总论部分的知识点背熟,比如主治特点,主治规律,特定穴,治疗原则这些是必须背得很清晰的,而且还需要能与各论中具体穴位的使用相结合。考题中很少直接考这些死的大原则,而且给一个穴位,要你具体分析。这也就是,先把总论部分的基础打好,各论的学习会好很多。

3,总论中,所有的特定穴是最重要的,每种特定穴的歌诀都要背,包括很长的那首“五腧穴,五腧穴可以在学习完各论中的具体穴位再背。考纲中的那些穴位百分之八十都是特定穴,学完以后,简单地串起来,五腧穴就出来了。

4,结合中基的经络部分一起学习,甚至第一遍复习中基的时候,直接跳过经络章节都可以,等到跟针灸一起复习。因为经络知识点很多,中基章节太笼统,即便前期花了很多时间去记忆都不一定记得住。只有每条经脉都具体学习以后,思路才会更清晰。尤其是每条经脉的循行,起止点很重要。

5,各论中的刺灸法各论很重要,是相对于治疗各论,学习起来轻松简单,又容易得分的章节。经络腧穴各论,最基本的是要知道考纲中的每个穴位归于的经脉。看到我这里说的是,考纲中的穴位,不是所有穴位。6,怎么应付考纲中的穴位?这个弄清楚了可以减轻很多学习负荷。首先,依旧编歌诀记归经,只是把考纲中的穴位涵盖在内,比如“手阳明大肠经-商合偏曲肩迎香(商阳合谷偏历曲池肩yu迎香)”,尤其是在穴位多的经脉很适用,简单易记又不易混淆。其次,定位的话,不需要一板一眼地记忆,考题中考具体定位的好少,更重要的是穴位之间的位置相对联系,比如肘横纹,腕横纹中有哪些穴位这样子。穴位中具体表述距离关节几寸几寸的,要特别注意,考题多在这些地方。

7,考纲腧穴的主治作用,这个内容非常多,也要把握规律才能事半功倍。任何一个穴位都从“解剖位置,脏腑属络,循行所过,特殊主治”四个方面去回想,即便不能说出百分百,那也有百分之七八十了。其实需要花心思记住的,也只是特殊主治,考题也爱出现在这些地方。

8,治疗总论的话,到后期很多人也是会对它“呵呵”的,类似于中药的科属,中内的病史沿革-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内容非常多,分值又少。后期时间太紧的话,可以直接放弃这部分的学习,但不是放弃考题。为什么这么说呢,也就是说,即使你没有特意去学这部分内容,依然是有可能会写题的,也必须让自己能写这一类题目,因为很多都是利用具体腧穴的知识。

9,忘了说针灸的复习时间,针灸只有25题,且与其他科目的联系相对较少,知识点的话,多是零散死记,考的也比较浅。可以放在最后复习,临近考前两个月的样子,不容易忘记,把基本该记的都记住了,应付考题不难。我当时是把前五本书复习完第二轮的时候,才开始看第一遍针灸。针灸总论真的很重要,刺灸法各论也很重要,容易忽视。平时多背特定穴,大的知识点清晰了会轻松不少。治疗总论多利用真题。

中医综合只需要《傲视宝典》和真题《避错与拓展》足够了。关于中医综合真题《避错与拓展》的使用。

1,它包含20年的真题,内容非常多,也是很宝贵的学习资源,尤其是近5-6年,价值非常高,命题趋势也在于此。不过这个没想象的好,答案错得多年份越早越糟糕。解析不少生搬硬套。答案权威在每年大纲后面附带的最新俩年真题答案,那是命题组给的。可以搜集07年以后大纲,参考命题组给的答案,解析一切以课本为主,有不明白翻课本,没找到只能证明对课本不熟悉。命题组命题都以大纲为限定,课本为基础。答案不和谐的可以同学讨论以课本解析为主。

2,《傲视宝典》中的每个知识点后面,都配了历年考过的真题,看傲视宝典的时候,要认真分析考点和真题要点。14届有一个学长,他把《傲视宝典》每道题都分析得很透彻,后期他写真题的时候,每半个小时一套,最后考了279

3,我对《傲视宝典》的使用不如上面的那个学长,而只是用它来梳理考点,后来也是他告诉我,要多研究知识点后的真题。《避错与拓展》只是把真题分了年份,所以把宝典里面零散的真题分析好了,那成套的真题肯定也写得好。

4,真题有20年,题量很大,所以后期要规划好时间写真题。刚开始写完一套真题的时间大概需要1-1.5个小时,分析真题,我那时候是3天一套;后期一天一套。假如想把20年真题都写一遍,那开始的时间要早一些。我是10月初开始写的真题,20年都写了一遍,最近10年写了两遍。

5,不要为了写题而写题。到最后很多同学可能会发现“天哪,我真题还没全部写一遍”,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楼楼是因为有规划全部写完,所以全部写完了也不觉得时间很紧。我有同学因为时间不够,只写了00后的套题,90年代的直接放弃了,最后考的中医综合的分数也不低。所以,还是重在知识点的掌握,而且,00后的真题更具有代表性,90年代真题可以当练习题写写。

6,细节:写真题的时候,答案不要直接写在题号上,用另外的纸张写,对完答案以后,把错了的题目标记在那份答案的题号上,这样方便第二遍利用真题。同样的方法适用于政治1000题,英语真题。 老是看到同学用铅笔写完一套题以后,橡皮擦呀擦,擦不干净,还花费时间。这样一个小细节,可以省很多事情其实。

闲扯一句,这些都是个人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上述方法可以参考,一定不能照搬啊。学习中有自己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虽然楼楼当时很希望有个学长学姐能有详细的学习过程昂。


写在中医综合最后的话:写到这里,心里尤其平静,也算是认真完成了自己最初的心愿。同时,也有一丝担心,害怕学弟学妹只看到其中的只言片语,不明白深意而被误导。只是个人的心得体会,具有些许参考意义,聪明的学弟学妹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最后,衷心祝愿吧里的你们都可以坚持到最后,得到自己想要的分数,考取理想的院校。

来源:网络

编辑:赵文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