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应对妄想型人格:读《太聪明所以不幸福?》

 昵称535749 2015-11-27
时间:2015-11-22
 

应该做的

‖ 明确表达您的动机和意图

妄想型人格者会始终抱有怀疑您图谋不轨的倾向。因此,不要对他表露出能够证实其猜测的“迹象” 。最好的办法是,以最不会令人感到模棱两可的方式与他进行交流。您所传达的信息不应留有任何可被歪曲的余地。尤其在您必须对他提出批评时,态度要坚定、清晰、明确。

要这样说:“你在没有通知我的情况下就让老板把这个卷宗交给你来处理,这让我感到很不舒服。下一次,我希望你能先告诉我一声。 ” (对具体行为的描述。 )

不要这样说: “怎么可以这样?没法跟你一起工作了。你出了问题可别来找我。 ” (含混不清、语带威胁的批评。 )

‖ 严守程序

所有来自您这一方的礼节性错误,都有可能被对方理解为嘲笑或轻视的表现。所以,如果跟您打交道的是个妄想型人格者,您就必须严守“游戏规则” :不要让他等待、迅速回复他的邮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在向别人介绍他时不要出错、避免打断他的说话 (除非出于必要) 。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您必须表现得奉迎巴结或过于友好:妄想型人格者异常灵敏的触角会探察到您缺乏诚意。他立即会怀疑您想要解除他的戒心,以便对他图谋不轨。

‖ 跟妄想型人格者保持定期的联系

鉴于经常接触妄想型人格者所导致的巨大压力,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尽量避开他们,甚至完全不要看到他们。如果对方是个您选择远离也不会带来伤害的人,那么请尽管这么去做。但如果生活的情境让您不得不面对这个妄想型人格者——上司、邻居、同事、父母,那么您在搬家或换工作之前,就不得不学会怎样应对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拉开距离的策略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办法。

遭到您的回避,妄想型人格者甚至会认为您在背后对他有所图谋,或者您怕了他,因为您做了还没被他发现的坏事而担心遭到他的报复。比如,他被上司训斥,而您在几个星期里都对他采取回避的态度,那么他就会认为是您在上司面前说了他的坏话!您的不在场会让他尽情想象您对他的图谋不轨。因此,跟他保持正常的定期联系,并严守规矩,不要表现出特别的担心或敌意,让他能够时不时地重新正视您,并渐渐平复自己荒诞的想象。

‖ 以法律或条规为参照

妄想型人格者自认为是遵纪守法之人,一心想要公正,即便是著名的妄想型独裁者也是这样,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民的福祉,甚至不惜为此消灭一部分人,以此把剩下的人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此外,大部分妄想型人格者还会表现出对法律和条规的迷恋,他们写信的风格往往具有司法文件的风格,逐条陈述他们的立场具有怎样的合理性,他们对程序有着极大的热忱。

‖ 让妄想型人格者赢得小小的胜利,但要仔细选择是哪些胜利

跟我们所有人一样,妄想型人格者也需要获得成功,小的也好,大的也罢,以此来保持自己的士气。如果您将他彻底挫败,那么您很可能会让他恼羞成怒。所以,要懂得在某些在您看来属于细枝末节的事情上有所退让,但要划清不可逾越的界限,以保证在原则上的决不妥协。在工作中,只要您认为不会伤及自身,不妨让您的妄想型同事拥有一些他们认为理所应当的特权。相反,一旦他们越过您划定的界限,就要还以颜色。

‖ 寻找外部盟友

在工作或私人生活中躲不开的妄想型人格者,常常会令人备受折磨、精疲力竭,有时还会令您身陷险境。但您可以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建议、支持和安慰,尤其是,如果这些人也要跟同一个妄想型人格者打交道的话。这种情况在职场上尤为常见。不过,当您发现别人对是否要帮助您而犹豫不决时,请不要感到惊讶。

不该做的

‖ 不要放弃澄清误会的机会

因为妄想型人格者令人疲惫,并且常常令人恼火,所以人们会倾向于在发生误会之后放弃解释,想着反正都是妄想型人格者的错,应该由他们去澄清。这种态度可能会造成问题,原因有二:

◆ 从您的利益出发,如果有机会澄清误会,为什么不呢?

◆ 从道德的角度出发,将过错全部推给妄想型人格者,等于剥夺了他得到改善和改变对人际关系悲观看法的机会。

‖ 不要攻击妄想型人格者的自我形象

出于自身的顽固、表面的恶意 (实际上,他们自认为那是绝对的好意,请不要忘记这一点) 和令人讨厌的作风,一些妄想型人格者会让我们暴跳如雷,让我们想对他们发作一番、大骂一顿。这种想法,您最好忍住。用伤人的话去羞辱他们,您也许能够得到发泄,但却会愈发激起他打败您的怒火,而且进一步证实了他对您的怀疑:是呀,您从一开始就讨厌他,看不起他,他不相信您是对的!

即便要发作,也要确保您的指责只针对他的行为。

如何对妄想型人格者表达您的愤怒

要这样说: “我再也听不下去您的种种要求了。 ”或是“您总是不断地重复同样的事情,我烦透了! ”在这两句话中,您指责的是他的某个行为,而非他本人。另外,对强烈情绪的直率表达,会让他感觉到您的诚意,从而令他的内心产生动摇。

不要这样说: “你不过是个蠢货! ”或者“真该让人把你关起来! ”又或者“你得去看医生了! ”因为这种说法是对他本人的攻击,他会对此无法忍受,您也会遭到他夸张的报复。

‖ 不要被妄想型人格者抓到错处

在工作关系中,一旦妄想型人格者将您认定为敌人,他就会想方设法寻找打击您的机会。您再小的失误、不当和错误,都会让他欣喜若狂,因为他会立即利用这些对您发起控诉和中伤。要在他面前做到滴水不漏,一旦他出现在您的视线之内,马上把自己变成状态满满的机器人。

跟妄想型人格者打交道是一个训练得当言辞和惜字如金的好机会。

‖ 不要说妄想型人格者的坏话,他总有一天会知道的

说人坏话通常有几个好处:能够跟一起背地里说坏话的人形成共谋关系,一起说别人坏话会建立起某种友情;跟同谋之人在背地里说些当着强于自己的对手不敢说的坏话,能够舒缓自己的神经,比如说老板的坏话。

但说人坏话也存在弊端:这种发泄太过容易,会消除与对方直面相向的渴望。与其说同事的坏话,不如当面对他表达自己的不满。

说妄想型人格者的坏话风险就更大了。凭借那种探察假想敌的过度敏感和证实自己猜测的积极意愿,妄想型人格者绝对有可能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得知您说他的坏话。而且,如果您的哪个对头知道了妄想型人格者的危害能力,他就会把您说的话添油加醋一番转告给妄想型人格者,令他把枪口对准您。

‖ 不要谈论政治

在跟妄想型人格者打交道时,另一个需要特别谨慎的话题就是政治。谈论政治很容易让人冲动,而在观点出现不合时,对话往往会变得硝烟弥漫。或许就是因为这一点,教人为人处世的书籍总会建议避谈这个话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一群人在谈论政治并发生分歧时,人们总会本能地转换话题,或者尽力在某一明确主题上达成共识。每个人都会停止针锋相对,以避免造成过于紧张的气氛。

‖ 不要让自己也变成妄想型人格者

有时候,跟妄想型人格者的关系预示着不可避免的争吵:一方的无心之语刺激到另一方,后者感到被冒犯,粗暴地予以回击;前者甚感惊讶和愤慨,又以更加激烈的言语进行反驳,结果激得对方动了手,于是两人拳脚相向。在这个时候赶来的观众,很难分辨出“是谁引发了争斗” 。

在面对妄想型人格者时,您应该当心不要让自己陷入这种状况:有时候只需拉开一点距离,给对方留一点余地,甚至可以试着真诚地澄清误会,以解除冲突的风险。简而言之,避免因为太过愤怒、为了无足轻重的冒犯而挑起争吵、夸张的报复,进而令自己做出妄想型人格者的举动。(摘自【法】弗朗索瓦·勒洛尔、【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著《太聪明所以不幸福?》)

内容简介:焦虑型人格者总似热锅上的蚂蚁担忧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妄想狂会把最简单的评论当作是挑衅;强迫症患者会无限痴迷细节,结果却忘了最重要的关键;自恋狂沉迷自我,对他人的意见充耳不闻;抑郁症的惰性和负能量让你忍无可忍;A型人格会觉得任何事都进展得不够快... ...这些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的人格障碍,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无处不在的人格》中,弗朗索瓦·勒洛尔和克里斯托夫·安德烈这两位精神病医生兼大众心理畅销书作者,从专业的角度以亲自诊疗过的病例生动真实地介绍了12余种人格障碍,并结合人格障碍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特定身份,给出阅读者理解、接受和应对人格障碍的有效方法。

作者简介:弗朗索瓦·勒洛尔 Fran?ois Lelord,一位在法国和美国皆屡获成功的精神病医生。创作的多本心理自助类畅销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著有《艾克托寻找幸福之旅》等。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Christophe André,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及畅销书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目前在巴黎圣安娜精神院工作。著有《冥想》《幸福的艺术》《静能量》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