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19)

 李建涵LEO 2015-11-28

如果你仔细观察《奇特的一生》里提到的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你会发现柳比歇夫和普通人不同的在于,他把一生的时间当一个整体的框架来利用,来规划,而不是仅仅规划明天,下周,或者是一年的工作。


这就是一些伟大的时间管理者才拥有的特征,具有从较大时间跨度上规划时间的能力。


那么这种能力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获得的,其实你可以从一天的时间管理框架开始建设。


一天的时间无非用在不同的事情上,昨天一个朋友问我,秋叶老师你每天用什么记时间清单?用什么APP记录好?


我回答说:手记。


基本上我每天的重要工作,我会提前在笔记本上手记,这个本子一年一本,已经坚持很多年了。


之所以手记,主要的好处是印象深刻,不容易忘,用印象笔记这一类的时间管理软件,本质上的问题是让人觉得有软件提醒自己就可以把事情放心交给软件了。


而我以为这恰恰是时间管理的大忌。一件事情如果在你心里,一有碎片化时间,你自然会想起它,并利用这些事情去完成你的工作一小部分,比如我会利用一点点碎片时间,构思一小段文章。但一件事情你交给软件,自己不去记着,到了有碎片时间可以利用的时候,你也想不起来给它,除非软件那个时候提醒了你。


这就是一直到今天,我都坚持最笨也是最原始的手段管理时间的原因,手记-----这样印象深刻。


其实我觉得不仅仅是管理时间,我做很多事情都是用看起来最笨的方法,但结果其实是最好。


不走捷径,就是捷径。


不过时间清单只是一天的时间管理方法之一,如果仅仅是局限在一天的时间管理,你很难去响应变化,除非你有更长的时间管理框架。


其实除了每天的时间清单,我每周都要做一个周时间表,格式就是依据教学日历,我们大学老师都是一周周执行教学日历的。


比如这样的格式:(点击图片可以缩放看大图)


我从2004年3月份严格开始坚持每周用周日历做每周的工作计划,就是从一个简单的word周教学日历改过来的。



这个word 的特点有三点:

第一、暗含我的工作节奏,我们大学老师的时间周期是按周驱动的,所以我把我的生活作息按周驱动,符合我的行业特征。


第二、这个要完成的内容事项是逐步填满的,一开始我只填入必须完成的工作,比如有些时间我要上课,有些有讲座,有些有内训。提前写好,但是其他的单元格,空着,可以插入各种临时事项。

一般在一周开始的时候,我这个表格,空余的部分可以达到三分之二。


然后每天的事情我还是手记,每周或者每隔几天我会把手记的工作,填入到周计划中。


到了周末,就填满了。


第三、我把一天的时间看做是六个单元,早上1小时,上午分两个两小时,下午分两个两小时,晚上分一个四小时,其实中午我也是看做一个小时的,但是一般都作为机动余量,不安排。


由于我把时间高度单元化,我就非常容易想起来我一天哪个时间段可以利用。


这就是我一天和一周的时间管理框架。不过到了2010年,我发现我培训业务日益增加,基本上一年在外培训有40天,讲座不会少于10场,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我在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做了60天内训或公开课,还有50场公益讲座,这个太恐怖了,如果按照周管理时间,我的视野就被局限了。


所以从2011年开始,我开始以年为维度设置时间框架图,按照年月安排时间,这样我对一年的工作任务分配有了一个更宏观的感觉。




其实在2011年我就开始用更长的视野预判我未来五年的工作安排,在2011年初,我基本就知道这五年我大概要得到的最终目标是什么,然后一年年去努力接近它。


试试上,有了时间整体框架,我和容易看出我有多少可利用的时间接近我的最终目标,如果太慢,我会考虑调整目标或者改进时间利用效率,但实际上,因为你有了整体框架,你实现目标的周期并不一定是依赖某天某日的努力,你反而可更从容安排工作和生活。


事实是,有了时间框架,我做有效的工作接近目标的能力是变强了,而不是变弱了。比如我如果发现一个月工作任务太重,我会拒绝接受新的任务,在2014年元月,我因为要写书,所以我拒绝了大量培训业务,虽然写书赚的钱的确不如培训。但是从长期目标来看,书更容易帮助我达到最终目标,所以牺牲短期回报,争取长期利益是完全值得的。


而且有了长期的时间框架,你还能够更合理解决工作和生活的冲突,这一点,也是很多人问我,你那么忙,有时间生活吗?


这个话题,就留到下一周六聊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