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女孩被《我的少女时代》虐哭时,听听男影评人怎么说!

 真友书屋 2015-11-28
一杯珍奶
众所周知,和所有的青春校园片一样,像《我的少女时代》这种连名字都要有多小清新就有多小清新的电影,评价一般都趋向两极化:只要有人觉得它很棒很好看,也就一定会有人觉得它很烂很糟糕。

通常而言,那些看不起这类电影的人多半都会有一种不自觉的优越感,觉得前者只能用两个字形容:幼稚,——这种人的通病就在于常常习惯用一种读《圣经》的心态去读《知音》——好像他们自己从没有幼稚过似的。
其实,看一部青春校园电影,很多时候最好就像去街上买一杯珍珠奶茶来喝,你不会报什么特殊的希望,那么也就不会很失望。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少女时代》基本上就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一个女生版的翻版,包含了青春片所常有的那些内容:爱情、幻想、挫折、离别、遗憾、重逢……这样的电影,其实最好不要去做什么理性分析或价值评判,有什么可分析和评判的呢?感受它就好了。

如果你喜欢,你可以一边在电影院看电影一边回忆自己的故事,然后感同身受地在它煽情的地方留下属于你自己的眼泪;

如果你不喜欢,你可以假装走出放映厅接电话,直接拍拍屁股走人,然后该干嘛干嘛去。
这部电影刺痛了谁
罗兰·巴特在讨论摄影和观看的关系时,曾提出过一个叫做“刺点”的概念,他认为一张有价值的照片,除了那些我们一眼就能看见就能明白的内容之外,还应该有一点偶然性的东西,而这些偶然性的东西(常常处于照片次要位置)有时也许更吸引人,他将这些偶然性的东西称为一张照片的“刺点”。

那么《我的少女时代》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刺点”,并不是电影本身那些不能免俗的套路和情节,而是一个朋友在谈到这部电影时带出的一个问题:如果故事的女主角换成“小只”(片子中那个又胖又不漂亮的次要配角姑娘),这一切还会发生吗?

虽然女主角林真心在影片大多数时间都顶着一个像被原子弹炸过的发型,戴着一副毫无美感的眼镜,以一种不修边幅的形象走来走去,但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出来她不是一个丑女。

说到底,这仍然是一个披着丑小鸭外衣的白天鹅,但万一她真的只是丑小鸭怎么办?是啊,这一切还会发生吗?问题的核心就是:少女并不等于美女。否则这部电影该改叫:我的美女时代。
我嘴里的青春
是你心里的青春吗?
我想起在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时,无意中听到边上的一位女生跟别人说的一句话:“这种片子,其实每个人都在从里面看自己。”

说得文艺腔一点,这样的电影,其实是给那些青春还没结束的人看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过——或者至少自认为有过——青春,不管这个人是美女还是野兽,是淑女还是悍妇。

所以,如果我们把宋芸桦演的那个叫“林真心”的女孩仅仅视为一个符号,那么这一切就没那么费解,林真心代表了每一个普通女孩。
“青春”现在基本上已经是一个被用滥的词了。当我们需要煽情的时候,就会常常毫不犹豫地使用这个词,开口闭口“致青春”,但事实上,当我们越频繁地使用这个词时,其实越说明我们缺乏对它的理解,它的意义也就越发显得空洞。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都只将它误解成了一个与年龄有关的生理概念,并常常喜欢在它的前面加上诸如“追忆”、“缅怀”之类令人毛骨悚然的词,好像它刚被我们送进了时间的火葬场。

但在很多时候,我嘴里说出来的青春和你心里以为的青春,也许根本就是两个意思,因为我们很少有人真的会去深究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请问,谁能给这个词下个具有普适性的定义?
天上掉下个徐太宇有多难?
其实,青春是一个最好不要去定义的词,它的复杂也许正在于它的简单。很多时候,我们看青春校园电影,实际上是在看爱情电影,因为对我们很多人而言,在学校时除了上课考试,我们的生活中也许没有比爱情更大的事情了,而且它经常大过上课考试。

每一个女孩,都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地会在学生时代遭遇爱情,就好像电影中的林真心遭遇徐太宇。
网上有一句评论说,每个女孩都会遇到欧阳非凡,但未必会遇到徐太宇。那是因为徐太宇其实比欧阳非凡更稀有。

表面上看,徐太宇这样的男生只是大众情人欧阳非凡的一个对立面:一个是阳光开朗,一个粗鄙野蛮;一个是年级第一的校草,一个是翘课打架的流氓。

但事实上,像徐太宇这样的男生才是绝大多数女孩眼里男朋友的完美化身:

长得帅(谁愿意和矬男在一起呢)
会打架(当然就能够保护女生)
人也聪明(随随便便复习一下就考进年级前十名)
家里条件也不差(出国留学)
也就是说:欧阳非凡做得到的,他都做得到;而欧阳非凡做不到的,他也做得到。

因此,徐太宇身上的坏,其实是为了进一步衬托他自己身上的好,就像完美并不等于无可挑剔,而是说,缺陷本身也构成了完美的一部分。

也正因为如此,倘若欧阳非凡是一个标签化的存在,只是在每个普通女孩够不到的世界里耍帅,那么徐太宇就更像是一种幻想,真的可遇不可求。
然而,相对于男生中绝大多数的泛泛之辈和芸芸众生,无论是徐太宇还是欧阳非凡,毕竟只是少数,是凤毛麟角,是小概率事件,凭什么会出现在你的身边呢?

那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喜欢上另一个人的点其实都非常低,就像网上曾经一度十分流行的那个段子:

常说女人的黄金年龄很短,只有22—26岁,男人就不一样,到了30、40岁照样不着急。其实男人的黄金年龄更短,只有16—18岁,在这段时期的他们,长得帅会有人喜欢,打球厉害会有人喜欢,学习好会有人喜欢,玩乐器会有人喜欢,但到了30岁以后只要他没钱,就很少有人喜欢了。

撇开这其中玩笑和残忍的成分,它至少说出了校园时代男女情感某种单纯的本质,喜欢一个人,只是因为喜欢,脆弱而真诚。

很多时候,也并不是因为对方帅得像吴彦祖或美得像高圆圆,只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之所以会喜欢他,可能仅仅因为那个人上课坐的位置离自己比较近,自己和对方接触比较多,跟对方比较熟,而他对你还不错吧。

就像在电影中,林真心和徐太宇这两个原本为了各自喜欢的对象而短暂组成“失恋战线联盟”的人,时过境迁,最后发现真正喜欢的人其实是对方。非常偶然,也非常必然。
青春里有遗憾
总不负少女时代
当然,就像许多青春电影一样,遗憾和伤痛都只是必不可少的铺垫,林真心和徐太宇的离别只不过是为了最后的重逢而已。那是因为我们愿意看到这琼瑶式的曲折离奇,没人愿意仅仅只是简单接受一个毫无意外的大团圆。

同样的,大概没有人会觉得自己的青春是完美无瑕的,都会多多少少觉得自己年轻时留下了一些遗憾,因为这也许才是青春的本质,它不完美,但是不可替代。哪怕真的有机会回到从前,大概最后也依然会选择重来一遍。

只是电影与现实的唯一区别在于,男女主角久别重逢时,依然美女是美女,帅哥是帅哥,是陈乔恩和言陈旭,而不是宋丹丹和赵本山;对彼此的爱仿佛也顽固得像刘德华不变的容颜。
但现实中,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愿意回头想想,会发现那个曾经被自己长久地视为神一般存在的人,其实也不过是一个跟自己一样平凡到甚至有点平庸的普通人,青春不再,风华不再,容颜也不再。

那么,这个时候再想起曾经对那个人的感觉,还会依然如故吗?也许,就像那句同样被说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之所以许多人愿意把它挂在嘴上,是因为人总是珍视刚认识的时候的理想状态,而人与人相知相识的过程,其实更接近于一个“祛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在逐渐显露的真相面前落荒而逃。

我们总是容易被青春校园电影里的故事打动,那是因为它浅薄。而青春就是浅薄的,浅薄意味着某种真挚与单纯:发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喜欢一个遥不可及的人。林真心如此,陶敏敏如此,小只也是如此。大家都是这么长大的,仅此而已。区别也许只在于有些人的故事被我们讲述了,有些则没有。
友情提示:
怀念青春≠春心荡漾
不过,最后还是需要友情提示一下:对于那些已经上班结婚有孩子的人而言,如果你看完这部电影之后觉得自己和女主角一样,千万不要在第二天跟老板甩出一份辞职信,更不要和你的爱人说分手或者离婚,因为电影,毕竟只是电影。

如果觉得自己也有过青春,留在心里就好了。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有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故事,而是我们自己有没有记住它们。

不知道为什么,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自己曾经以半开玩笑的方式改写过法国总理克列蒙梭的一句话:

一个人,如果他(她)在学校里的时候不是一个爱情上的理想主义者,那么他(她)的心灵有问题;如果他(她)在离开学校之后还是一个爱情上的理想主义者,那么他(她)的脑子有问题。

当然,但愿每一个现实中的林真心,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徐太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