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一百句】系列之九:知己知彼

 nzpeach 2015-11-29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彼”与“此”、“物”与“我”之间总是相对的。通常人们站在自我的立场,清楚地区分着彼此、物我。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不过庄子提醒我们,对这一情形,要有清楚的自觉。这种立场是有限制、有缺陷的。从自己的立场去看,往往不能充分了解彼方的实情;而对自己的事,当然比较明白究竟。也就是说,人们往往缺乏同情的了解。


虽说了解自己其实也是谈何容易,但关切自己,知晓自己,总是一般的情形。然而,明白自己的有限和局限,以较为宽广的眼光包容他人,才是更高的德性。孟子曾经说过:“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上》)


他所谓的“恒产”就是局限,当人有一定利益的时候,才会有一定的信念;但这利益的多少,利益的所在市不同的,彼此不同的人所处地位不同,因而信念也就不同。唯有孟子所谓的“士”这一阶层,能超越特定的阶层和利益所在,持有确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是具有周遍性的,为尽可能的群体考虑。因而,其所见所知就不仅限于自我,而且可以知彼见彼。


庄子提醒我们:跨越彼此,知己知彼。



来源:陈引驰《庄子一百句》


1、回复9,查看道教之音官方微信关键词回复简表,了解你必须知道的道教常识。

2、回复35,查看道教之音举行的线下活动。

3、道教之音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