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力的游戏|刘备托孤为何要对诸葛亮说“君可自取”

 追随内心的信仰 2015-11-29

刘备死前托孤诸葛亮,对他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几千年来,众说纷纭,论者或以为刘备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或以为刘备诸葛亮君臣相得,或以为刘备枭雄,出言试探,易中天先生更提出来,君可自取,说得其实是诸葛亮可以选取先主的其他儿子做继承人。

文|霍真布鲁兹老爷

历史的问题要回归历史,刘备托孤时的这番话,其实跟章武三年蜀汉面临的严峻形势有关。

刘备托孤之时,刚刚经历了人生最大的失败,夷陵之战的失利对他打击很大。此时的蜀汉,外有曹孙虎视眈眈,而蜀汉呢,关羽、张飞两个最重要的将领相继死去,加上夷陵的损兵折将,黄权投降曹魏,说蜀汉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或许夸张,但也相去不远。

然而对蜀汉来说,相比起内部可能的分裂而言,外部的危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刘备集团内部大概分为元从集团,荆襄集团,东州集团,益州集团四大政治派系。元从集团随着关张去世,重要人物只有赵云一人,其实这个集团已经消亡,荆襄集团的这时的首脑就是诸葛亮,成为刘备依靠的主要力量,东州集团中的重要人物孟达降曹,李严当时是这一集团的首脑,益州集团是最大的派系,也是唯一的本土派系。

刘备初定成都,采取的方针是依靠荆襄东州集团,打压本土的益州集团,实际上就是刘备作为外来户的总代表联合所有外来派系压制本土派系。刘备本人是政治强人,他在位时,益州集团敢怒而不敢言。

当时的法正和诸葛亮有段对话,可以佐证这一点,

法正谏曰:“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原缓刑弛禁,以慰其望。”亮答曰;“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於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於斯而著。

现在马上刘备要死了,这些人会不会有所反弹呢?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刘禅才17岁,恩威一概没有,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局面。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易中天把刘备的君可自取理解为选取是绝无可能的,是纯粹的书生之见。试想一下,刘禅身为长子都有弹压不住的风险,放弃刘禅拥立更小的继承者,简直是自取死路,刘备一代枭雄,袁绍刘表前车之鉴,他不会不清楚。

再放宽一下视野,三国是个乱世,多少政治强人的事业,都是人亡政息,袁绍集团的衰亡虽然始于官渡之败,但真正造成溃败的却是袁绍身死之后,内部的河北集团和河南士人集团拥立袁谭袁尚,互相攻战不休,致使曹操渔翁得利,袁氏兄弟身死人灭。

刘备本人更是亲自参与了刘表死后内部的分裂,这样的分裂同样让曹操得利,这样的记忆对他而言一定是刻骨铭心的。

他不能不为蜀汉的未来谋划。

那么刘备应该怎么办?

幸好,这样的事情他同样经历过。

刘备在徐州时,就经历过这样一次托孤。

谦病笃,谓别驾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当。下邳陈登谓先主曰:“今汉室陵迟,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寿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内所归,君可以州与之。”登曰:“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可以匡主济民,成五霸之业,下可以割地守境,书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见听许,登亦未敢听使君也。”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领徐州。

而无独有偶,孙策死时,同样对张昭说过这样的话。

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小霸王孙策的考虑更为消极,不但考虑让张昭取而代之,万一形势不利,还要离开江东,“缓步西归”,回到自己的起家之地淮泗,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对未来的担忧。

陶谦和孙策在做什么?是愚蠢吗?当然不是,而是作为一个政治集团的首脑,考虑的已经不是一家一姓的得失,而是整个政治集团的生存问题,皆因乱世之中,很依赖政治集团首脑的个人能力与威望。设若整个集团都有倾覆的危险,他们的家族又何谈富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继承人可能无法领导整个集团时,让另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取而代之是最好的选择。

这样的道理陶谦懂,26岁的孙策懂,六十三岁的昭烈皇帝会不懂吗?

所以刘备在说什么?他在说,如果局面好,就辅佐刘禅,如果将来局势一旦恶化,你诸葛亮就要把这个担子挑起来。

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形势一片大好,诸葛亮辅佐刘禅,但是如果形势有变,诸葛亮作为一个成熟的领导者负担起整个政治集团生死存亡的重任,也是次好的选择,毕竟那时刘禅犹不失封侯,这比为人攻灭,身死家亡要好得多。

刘备一定要说这个话,说了这个话,诸葛亮才有绝对权威,才不至于造成蜀汉内部的分裂。

况且蜀汉的内部形势要比陶谦死后的徐州和孙策死后的江东形势要复杂许多。

刘备留下的是诸葛亮李严同为托孤重臣,以诸葛亮为主的格局,李严既是东州集团,又与益州集团同是刘璋旧属,刘备让他同为托孤,是拉拢他,又留下这样的托孤遗言,是巩固诸葛亮的地位,是防备他。

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安排是非常英明的,李严基本保持了与诸葛亮的默契,而日后李严劝诸葛亮受九锡,进爵为王时,实际想的是与诸葛亮分庭抗礼,而诸葛亮此时就敢果断地说若还于旧都,“十命可受,况于九耶?'这种看似大逆不道的言辞出于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之口,实际上震慑了李严的政治试探。这就是先主的弦外之音,也是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深谋远虑。

而诸葛亮同样作为一个政治家,先主一个眼神,他就懂了,自不必多说。

日后诸葛亮在讨伐南中叛乱,处理廖立狂惑、来敏乱群事件中得心应手,都与刘备为他树立的绝对权威不无关系。

廖立和来敏都是荆襄集团的人,但当他们破坏蜀汉内部稳定时,诸葛亮都果断将其罢黜,也反映出刘备死后,蜀汉内部对稳定压倒一切的需求。

而这一点,东晋的孙盛看得最明白。世或有谓备欲以固委付之诚,且以一蜀人之志。君子曰,不然;苟所寄忠贤,则不须若斯之诲,如非其人,不宜启篡逆之涂。是以古之顾命,必贻话言;诡伪之辞,非讬孤之谓。幸值刘禅闇弱,无猜险之性,诸葛威略,足以检卫异端,故使异同之心无由自起耳。不然,殆生疑隙不逞之衅。谓之为权,不亦惑哉!

刘备说这番话,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一蜀人之志”,避免分裂。

足见,先主刘备不愧是一位斗争经验丰富的长者,他见得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