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深处,那个把名字改为神龙村的神秘所在 2015-11-28 山西观察 穽底,是一个村名,于2003年改名神龙湾。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神龙湾,只知道穽底。穽底村位于山西长治市平顺县最东侧,是东寺头乡一个行政村,早在明嘉靖年间就已建村,因四周绝壁环抱,其形如井,村子居谷底而得名。穽底以东,便进入河南地界。据说,村里的祖先便是在明清时代从河南逃荒来此定居的。 古时,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经常出没各种凶猛野兽,给当地人造成极大的威胁。然而在那个无枪支弹药的时代,人们只能在地上挖一个深坑,上面架些树枝,最后用杂草树叶盖住。一旦发现野兽,隐蔽在四周的人们便挥舞着棍棒围拢过来,呐喊着让野兽掉入坑内,再行处死,这种坑叫陷井,因此写法上加了盖,为“穴”头井。 穽底村就似一幅绝佳的艺术画廊 自古以来,深居谷底的村子就似一幅绝佳的艺术画廊,有云遮雾罩的峰峦叠嶂,珠帘玉挂的飞瀑流泉。阳春,满坡披绿百花争妍;盛夏,云雾满谷郁郁葱葱;金秋,满山红叶五谷飘香;隆冬,群峰披素百泉挂冰。这么美的一个仙境,却几乎与世隔绝。因为,出村之路被高高的群山阻挡着。说起来,从穽底村到县城的直线距离只有38公里,然而出去一趟却异常艰难。2000年以前,只有两条坑洼的山路可以走出大山,一条是“井谷通”古道,能走牲口,到县城得9小时;一条是被村民称为“哈喽梯”的台阶路,也需要五六个小时。 也因此,一般穽底村民出山,大多通过“哈喽梯”。“哈喽梯”位于穽底村西的绝壁缝间,凿于清初,整条梯近乎直立,没有扶手,共99盘15000级台阶,向上望如登天。梯子很多地方只容得下半只脚,一侧是山,一侧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一路需绕过十五六个险弯才能上到山头。“哈喽梯”是一个很好听又带些洋气的名字,其实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哈喽”是个象声词,只因梯子几乎直上直下,人们在攀登时会发出“哈喽、哈喽”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于是便叫了“哈喽梯”。因为陡,因为狭窄,新中国成立前每年总有人堕崖身亡。 于是,通过一条像样的路走出大山,就成了穽底村人最奢侈的梦想。 穽底村四周云遮雾罩的峰峦叠嶂 1988年,县里为穽底村建起电站,通了电。后来,村民们向南,将祖先当年逃荒而来的土路拓展,修通5华里土路。绕河南地界,开车180公里通往平顺县城。 说到路,不能不提“挂壁公路”,这是穽底一大胜景,500多米长的悬崖绝壁之上,公路蜿蜒凌空壁挂,车行其上惊而无险。 有惊无险的穽底挂壁公路 最早是1996年冬天,当时穽底村“凭一股豪情支撑”在一起的四五十名精壮汉子,一起组成最初的筑路队,开始了愚公移山式的建路施工。但当他们昏天黑地干了两个月之后,却发现“路”仅仅前进了3米。有人蔫了,有人牺牲了,然而手下没停。1999年年初,县交通局为他们争取到资金,工作人员扛着机器,像救兵一样来到井底隧道。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2000年春节之后,井底隧道终于可以通车了。大山里的村民,从此只需花50分钟,便可到达县城。然而兴奋之余,人们却发现隧道有很多后遗症,比如4米宽的路只能容一辆车通过,比如悬崖边上没有防撞墙,又比如头顶上不停往下落石……于是在2007年,在县领导的支持下,“挂壁公路”再次开工。筑路队伍在挂壁上开始了危险的“悬空作业”。之后又几经完善,直到2008年底最后竣工。 现在,更名为神龙湾的穽底村已成国家4A级景区。曾经为穽底村人立下汗马功劳的“哈楼梯”已成为探险景点,供游客观赏体验。 曾经为穽底村人立下汗马功劳的“哈楼梯”已成为探险景点 别看穽底村处在深山里,自古以来却一直是中原通往晋秦的咽喉要道。“上到伸南岗,眺见神龙湾,东头女娲庙,西边观音堂,两头两股水,中间是官房。”这是晋豫古道行商者留下的顺口溜。前面提过,穽底村还有一条被称为七里“井谷通”的古道,位于井底村西北峡谷崖望间,共172盘25320级台阶,可以骡马驮蜂上下盘行,在明末清初时就是潞安府和漳德府的官道。 当时,穽底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客栈粮行商铺满街林立,多年来一直是山西与河南两省之间的物流集散地。 穽底村不宽的路面上,还镶嵌着一座古老质朴的庙宇——娲皇庙。这个庙同时也是山西与河南的交界之门。山西方向看上去,书有“圣母殿”三个大字,河南方向看过来,写有“造化门”。传说这里是九龙奉圣之地,曾经的行人商贾路过此地望及“造化门”三字,无不倍感欣慰止步朝圣。 神仙到此也驻足的祥云湖 穽底村还有一处美景,那就是祥云湖。“低头昂首两景一,碧绿澄清似瑶池。游客徜徉不思归,神仙到此也驻足。”说的就是此湖。祥云湖之名来源于湖的西岩一处幽深的洞穴,洞穴中常年涌出清凉甘澈的泉水,伴着泉水常常会冒出缕缕白雾,当地人传说这些喷出的白雾象征着天降甘露,昭示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白雾即是祥云,祥云湖由此而得名。远远看下去,祥云湖的水碧蓝碧蓝,清澈之极。当地人说,湖水深25米,能见度却能达到四、五米,湖水一年四季都可饮用,冬天也不结冰。祥云湖不仅是一处景观,还具有特殊功效,那就是它的水流还带动了一组发电机,为本村的照明提供了便利。 穽底村天瀑峡景区 距离穽底村不远,还有一处幽深的景区,那就是天瀑峡景区,也称老汪沟。天瀑峡号称十里长,两边耸立的山峰雄奇挺拔,翠绿的灌木丛林遮天蔽日,沟壑中危石耸立,嶙峋乱石下水流声叮咚作响。峡谷中大小瀑布无数,四季泉涌,长流不息,气候湿润,植被完好,天然灌木,郁郁葱葱。一路走来,满眼的灌木丛林中生长着许多奇异树种,有千年橙青树,万年白皮松,翠柏,绿桑等许多叫上名和叫不上名的植物。最奇的还数一株红豆杉,据植物专家确定,树龄已有两千三百年,属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在北方极为罕见。让人忍不住大赞:巍巍太行,雄奇壮观! 穽底村民居 穽底村民居住地,大多是石街石墙石头房,石磨石碾石水缸,石桌石凳石板炕。这里风光优美,人杰地灵。明清时曾出过八府巡案陈邦杰、秀才周杰昌、以及上世纪70年代“一条扁担精神”的全国商业劳模张金成、他曾参加过周恩来主持的国庆宴会,见到了毛主席。因此,“家产仅有半升糠,也要子女上学堂”是穽底村民一直坚持的教育方向。 除了这些,村子还流传着不少引人入胜的故事传说,如八仙遍足天瀑峡,红豆庄上相思树,李世民退蝎子,刘秀封树,吕洞宾张果老对弈棋盘石等,更为这个村庄增添了诸多神秘色彩。 还是认为,“穽底”是一个极好的名字,为什么要改为“神龙湾”? 点击展开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