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爵位”等级以及“功劳”等级是怎样的?】

 旷野苍狼图书馆 2015-11-30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爵位有等级,这一点大家很清楚,也深信不疑。可功劳呢?功劳也有等级吗?当然有,功劳的等级和西周时爵位的等级一样多,都是五个。

我们先来简单的说一下爵位。在周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到了秦朝,继续使用自商鞅变法后定下的自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专门用以赏功。秦朝爵位是:彻侯、关内侯、大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

到了西汉,沿用秦二十等爵,另增设王爵。

三国时期,曹操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赐爵。魏文帝时,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

西晋爵位,设置了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

隋朝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炀帝留王、公、侯三等爵,其余废止。

唐朝,分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

元朝,王爵皇族、蒙古贵族可封,宗室封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

到了明清,爵位就非常复杂了。明代封爵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宗室有男性爵位,也有女性爵位。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功臣两种。

爵位的等级有了,有人臣的功劳等级吗?当然有,人臣功劳的等级分为五等,分别是“勋”“劳”“功”“伐”“阅”。

勋:能靠着道德高尚而建立国家、挽救危局的。

劳:能靠着高明的言论而建立国家、挽救危局的。

功:能凭借武力取胜的。

伐:能为国家建立秩序的。

阅:靠着熬日子熬上来的。

功劳等级也好,爵位等级也好。到了民国的时候,都已经取消了。现在拿出来讲一下,大家对古代的这些知识可以稍作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