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履邪徑
【註解】 「履」是行動的意思;「徑」,是道路的意思;「邪徑」,不正確的路。二字所包括的內容很廣,開始走邪路便是大錯,一朝失足邪徑,就要遺恨終生,怎麼可以不慎重呢?體味「不」字的用意,是大力禁止,邁不開步子的意思。 【故事】 陳秉義一生端正方直,不錯走半步,不違背禮義。曾經記載了他的兩件事,雖事近荒唐而言語可采,因此記之,以為守身者借鑒。 秉義居住的地方前面是大街,後面是寺廟。他父親有一天和廟裡僧人下棋,叫人讓秉義把家中的棋盤拿來。秉義兩手端著棋盤,從前門繞了一圈遠路來到寺院。父親責怪他來遲了,秉義告訴父親他走的是大路,父親說「你如果從後門來,不是很近嗎?為什麼捨近求遠?」秉義說「行走不從大道而走小徑,聖人不這樣,走後門和小徑有什麼不同,因此不敢走後門。」父親笑著點頭稱贊兒子。 秉義又和眾人出城,碰上天下大雨,眾人都急不擇路,從小路往家裡跑。秉義高視閣步,從大道上冒雨緩行。朋友想留他避雨,告訴他說「事有緩急輕重,你這是迂腐之舉。」他回答說「現在的娼樓妓院,若迷戀女色於其中,喪失性命而不愛惜;酒店賭場,大家聚集在那裡,傾家蕩產而不悔恨;那些趨炎附勢、行屍無恥之徒,一旦泰山壓頂,累及身家性命。世人貪性不改,都因不在乎小事小節,後來由小錯變成大錯。我怎麼不知道走小路可以快到家,我是想謹小防大,防微杜漸。」友人連連嘆服。 秉義後以明經教授門徒,學者稱秉義是「方正先生」。 ——摘自《太上感應篇白話解》(悌篇) |
|
来自: 向雲樓 > 《23。向雲樓文选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