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术积累
掌握核心技术,就要奠定坚实完备的工业基础。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本质上是工业基础的比拼。以减速器和伺服电机为例,国内企业并非生产不出来,但无法摆脱技术依赖,原因是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一致性和可靠性差,性能不稳定,服务周期短。继续追溯,则是材料不过关、工艺控制不达标,这些都是工业基础薄弱的表现。高端产业“空心”,缘于基础工业“缺钙”。这一环套一环的因果,源头都归结到工业基础的短处。智能制造离开工业基础,同样等于浮沙上筑高台。
掌握核心技术,就要坚持跬步不已的工业积累。先进制造业涉及大量复杂的技术难点,其中一部分属于通用显性知识,是原理性的,还有一部分属于隐性知识。后者衍生出来的各种工艺诀窍和操作细节,只能从实践中摸索、学习中获得,获得这种知识只能靠经验。如果说,科技研发有时还会闪现“捅破窗户纸”的偶得、“弯道超车”的可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机会,那么制造能力的提升,更像是制造领域的基础建设,不能中断,难以逾越,也绝少奇迹。美国在“制造业回归”的战略构想下,一度试图将苹果的生产基地回撤到本土,却不得不面对“回不来了”的现实。即使经济实力强如美国,优势一旦失落,也难以拾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