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周的战争

 hjsn 2015-11-30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

这是一场已经持续6年,仍在继续的战争;

这是一场未见曙光,但已初见希望的战争。


战力对比



战役主角:

老周

保险行业

人 数:

从1人到10人

400万人

资产规模:

100万

万亿资产

经营时间:

6年

30年

公司数量:

1家

70家资产过亿的公司

为什么作战?

物流企业在购买保险过程中,销售误导、投保被忽悠、拖延赔款、惜赔、少赔甚至拒赔等屡见不鲜。

“物流保险顽疾”由保险公司造成,但受伤的为什么总是物流企业?

  • 有多少物流企业买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保险;

  • 有多少物流人面对部分保险公司的惜赔、拖赔、拒赔无处申诉;

  • 又有多少一生勤恳的物流人败在一纸保险单上。


作战目的

向“物流保险顽疾”宣战,让物流企业买到放心的保险。


挑起战争的是谁?

老周


老周是谁?

  • 物流保险第一自媒体,老周解密-物流保险 主讲人。

  • 已经帮助60万+物流人了解保险知识,助其投保不上当、理赔有人帮。

  • 同时:也是这个世界上保险公司物流业务部门最恨的一个人。



第一场战役:【游击战】


不好意思,故事的开始,还不能叫战役,只能叫“游击”。对,【游击战】。


故事从一个物流拒赔案件开始。


案件回放:保险合同中约定每车次保险金额为50万元,同时约定如果保险金额超过50万元时,必须提前申报,否则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而保险公司的拒赔理由是,该车全车货物价值为58万,HY物流违反了超过50万必须提前进行申报的保险合同约定,因此拒赔。


合同约定是保险金额超过50万不申报不赔,而保险公司拒赔理由却是货物价值超过50万未申报,所以不赔。 老周据此为HY物流与保险公司据理力争,最终以保险公司答应正常赔偿结案。


该案属典型的保险公司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混淆概念来拒赔的无理行为,而客户的保险专业水平与保险公司相比,实在是非常有限,很难据理力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可见,在赔案发生时,一个在保险方面非常专业,而且能够站在客户的立场说话的专业人士,有多么的重要。


类似于上述物流企业遇到的拒赔问题在整个物流行业内并不少见。明明是保险公司造成的“物流保险顽疾”,最后受伤的---却总是物流企业。


鉴于此,老周开始正式深入物流行业做服务,帮助物流企业解决在投保和理赔环节出现的问题,让物流人“投保不上当,理赔有人帮”。


老周正式向“物流保险顽疾”开战,打响了第一枪。老周是武汉人,也算是“武昌起义”了。在物流保险这件事上,老周从保险行业立场走到了物流行业立场,也彻底走到了保险公司的对立面。

这一战,就是5年。在这5年中,老周没少找保险公司麻烦,也让遇到老周的保险公司很头疼。

但是,把这件事放到整个物流行业来看,就微不足道了。几百万家物流企业,老周按这种传统方式服务,撑破天,也就能服务几百家而已。虽然服务到的客户能在与保险公司较量中争得胜利,但毕竟数量有限,对于消除整个物流行业几百万家物流企业的“物流保险顽疾”,只是九牛一毛。99.99%的物流企业,还处于“物流保险顽疾”的肆虐之下。


“游击战”,虽未尝败绩,却无法赢得对抗“物流保险顽疾”整个战争的胜利。


而此时,互联网正在渗透进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潜移默化地改变世界。老周的思维,也在被改变。

第二场战役:【宣传战】


老周发现,仅仅通过以往一对一的服务,帮助不了更多的物流企业做到“投保不上当,理赔有人帮”。但是如果把多年服务物流企业保险积累到的经验,例如购买误区、条款陷阱、理赔知识等干货通过网络、通过微信等社交媒体分享给大家,不就可以帮助更多的物流企业吗。所以在2014年7月,“老周解密-物流保险”正式开播。一场针对“物流保险顽疾”的“宣传战”打响了!


“老周解密-物流保险”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特别是“物流保险顽疾”的典型案例,来帮助更多的物流人“投保不上当、理赔有人帮”。看的人多了,“老周解密-物流保险”逐渐成为物流保险行业里的专业知识库。因为立场从保险行业转到物流行业,站在物流企业的立场说话,受到了物流企业的欢迎。


为了使更多的物流人受益,于是在2014年9月,老周做了一个决定,将“老周解密-物流保险”的干货知识文章完全与物流媒体共享,以联合更多的物流媒体来帮助物流企业获得正确的物流保险知识,一起挑战“物流保险行业顽疾”。老周这一想法很快得到诸多物流媒体的支持,尤其是物流沙龙的大力支持,物流保险知识得以在更大范围传播。


至今老周解密已做了 22期,有40多家物流媒体进行了转载。据不完全统计,老周解密网络总阅读量已超过60万人次。


因为“老周解密-物流保险”自媒体在物流行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找老周电话咨询、甚至因为遭遇保险公司拒赔而直接登门拜访的物流企业也越来越多。一年中老周接了1000多个物流人打来的咨询电话,发现很多的咨询问题都是“老周解密-物流保险”22期节目没有涉及到的。


为什么这么努力的去解决“物流保险顽疾”带来的系列问题,把这些问题大白于天下,让大家避免去犯错,但还是不断的有物流企业受到伤害。这引起了老周深深的思考。


为什么?老周发现,自媒体很好,但只能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对于新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获知。毕竟在这个庞大的物流行业,每天都会有无数新的物流保险问题出现。通过亡羊补牢的方式,怎么补,都补不完。


“宣传战”一直在解决问题产生的后果,却没有解决问题本身。


根源问题如何解决?老周想,市场需要一款没有误区、没有陷阱、不会买错的物流保险。

第三场战役:【产品狙击战】


如果只在解决问题产生的后果,而没有解决问题本身,那么我们和“物流保险顽疾”之间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新的物流保险问题会不断出现,让我们防不胜防。只有从源头上阻止问题的发生,和“物流保险顽疾”进入正面战争,来一场全面的“产品狙击战”,才有希望赢得战争。


为了彻底消灭“物流保险顽疾”,老周带领团队从解决问题结果的后端走到了产品研发的前端,从根源上去解决物流企业投保不上当的问题,避免物流企业买错保险、踩到陷阱条款。


老周发现,现代物流的发展,一件货物的运输,中间往往要经过多个不同的物流主体,这中间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在保险处理上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出现买错保险的情况。而每一款物流保险都有其适用范围,不可乱用,但现有条款存在的大而僵的问题,极难适应当前物流业态和保障需求。必须根据物流行业的细分业态开发不同的保险产品。


同时,在城市间的大车运输上,货主、三方、专线、车队关系复杂、转包甚至层层转包现象严重,特别容易出现买错保险的情况。而这一块又是物流业中风险容易发生,对保险需求最强的部分。所以,老周从难处着手,开发设计适合城市间的大车运输的“整车保”。


一、“整车保”开发第一阶段:让物流企业不买错、不踩坑、不踩陷阱

依托6年的物流保险服务经验,1000多个咨询案例,以及深入了解物流市场情况、转包关系、转包合同的情况下,将法律关系理顺,使其同时适用三方、专线、车队、甚至信息部、零担发车购买,让其不会买错。


另外老周和团队成员对发现和收集到的几百个有歧义甚至有隐蔽陷阱的条款,一一对照,将其从保险产品方案中抹去。


二、“整车保”开发第二阶段:让物流企业买的爽

这个阶段,老周团队主要针对原有物流保险的成本高、保障范围窄、投保流程复杂等痛点来做改变。


首先是投保成本降下来了:“整车保”保费最低至十万分之3.3,仅为市场平均价格的十分之一,最高仅万分之1.3,仅为市场平均价格的三分之一。让中小物流企业可以享受超大物流企业才能享受到的极低保费。


保费虽低,但保障很宽。一份保单,高达30种风险保障项目,360度保障,运单上写到哪里,我们的保障就到哪里,一票到底。不但保盗窃,还保整车失踪。


投保非常便捷,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有网络的地方,一分钟即可完成投保。

三、“整车保”开发第三阶段:让物流企业得到更多附加价值

每天为承运货物投保的物流企业,是非常负责任的物流企业,抗风险能力也更强。这应该让更多的客户知道,获得更多的客户,也应该获得金融贷款的青睐。我们想方设法,如何让物流保险的广告背书和金融担保的功能在“整车保”中体现出来,更好地帮助诚信投保的物流企业。


物流企业在“整车保”的每一次投保,都会得到一份电子版的承保确认单。它可以一键分享至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让咱们的老客户看到,我在为你投保,更好地维护老客户;同时让潜在客户看到,我是一个负责任的物流企业,每天在为承运货物投保,从而更好地获得新客户的青睐。我们让传统的物流企业,也开启移动营销之门,通过社交媒体轻易维系老客户,开拓新客户。


“整车保”还对物流金融行业开放物流企业的投保状况查询,支持注重自身风险、每天投保的物流企业,获得资本的青睐。对于连续投保的物流企业更会自动推荐给多家金融贷款机构,帮助我们物流企业获得更好的融资支持,提高物流企业的融资能力。


历经1000份样本调查,经过180天产品设计,120天供应商谈判,120天系统打造。第一款基于物流行业特性、基于物流场景操作,为物流企业城市间大车运输度身定制的互联网物流保险——“整车保”正式出炉。


“整车保”出炉了,但现在说赢得了战争还为时尚早。战胜“物流保险顽疾”,不是老周团队几个人就能完成的使命。战争的胜利,需要许许多多物流人的共同努力,共同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