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窦穴】改善各种胃炎,调理脾病

 清河堂主人 2015-11-30
食窦穴简介

食窦穴隶属于足太阴脾经。食窦穴的位置在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常用于治疗胃气失降等病证。食窦就是食道。所以本穴与食道有关,本穴治疗: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所以你平时是否有这坊面的表现,建议你自己按摩疼痛的食窦穴,按一二天那就不疼了。睡前以拇指指端轻压此穴,伴随呼吸频率连按压20次,可改善各种脾病找穴位方法:取仰卧位,在胸部,前正中线旁开2个4横指处,再向下1肋,在第5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食窦穴的作用

宣肺苹喘,健脾利湿。本穴常用于改善食道各种症状。坚持长期按摩此穴,对胸胁胀痛、反胃、食入即吐、腹胀等症及水肿、尿潴留、肋间神经痛等症都有一定的调理功效。针刺该穴,对胃功能有较明显的调整作用,可用于改善各种胃炎,同时还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减少。


食窦穴按摩方法
按摩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按摩腹哀穴常用于改善腹痛、肠鸣、消化不良、痢疾、绕脐痛、胃溃疡、胃痉挛、胃酸过多或过少等病症。针刺该穴对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疗效,可以减轻症状,同时可以促进溃疡愈合,能抑制胃酸分泌,并能增强自身免疫功能。
刺法:向外或苹刺0.5~0.8寸。本经食窦至大包诸穴,深部为肺脏,不可深刺。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