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而孙悟空则认为“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总觉得亲情辈分,这事应该好解决,当下带着猪八戒找上了红孩儿的火云洞。
【原文】孙大圣厉声高叫道:“那小的们,趁早去报与洞主知道,教他送出我唐僧师父来,免你这一洞精灵的性命!牙迸半个不字,我就掀翻了你的山场,翙平了你的洞府!”
前文分析过,孙悟空今天一直憋着口气,如今又再度对着后辈发狠,想来个下马威,这对自视甚高的孙大圣实在是很正常,遗憾的是他忘了知己知彼才百战不殆的道理。红孩儿不同于他以往遇到的任何一个妖怪,红孩儿根本就没任何顾忌,他的字典里没有“后果”一词。
【原文】却说那怪自把三藏拿到洞中,选剥了衣服,四马攒蹄,捆在后院里,着小妖打干净水刷洗,要上笼蒸吃哩。
我们在《推理的基石》中曾讲到过,蟠桃、人生果都用于渡劫;唐僧肉同理。因此妖怪抓住唐僧,通常要确认无人再来骚扰,断后顾之忧后方可安心食用。红孩儿根本就没考虑到孙悟空等人还会上门来找麻烦,抓回唐僧后直接让小妖把他脱光光,冷水浴加马杀鸡,准备上蒸笼了。这充分说明了红孩儿的性格特征:典型的官二代。他的意识里不会没有后路,无论是欺负山神土地,还是吃人行凶,他从不惧怕后果,我行我素,因为天下没有不能摆平的事情。
由于孙悟空残忍毁了他之前幻化的肉身,红孩儿对孙悟空已有切齿之恨,现在孙悟空又跳到门前说出那么不客气的话,红孩儿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因此,从出门对峙的时候,就决心好好烧猴子一把火了。
【原文】只见那小妖将车子按金、木、水、火、土安下,着五个看着,五个进去通报。
红孩儿放火需要五行之法,这五个小车按金、木、水、火、土安放好之后,能在红孩儿施法的时候配合着一起喷火,所以红孩儿等阵势布好之后,才提抢出了山洞。他拿的是一支丈八的火尖枪,艺高人胆大,没有盔甲,穿着一条战裙赤脚出来叫阵。此时,我们得到了红孩儿的真实外貌描写。
【原文】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战裙巧绣盘龙凤,形比哪吒更富胎。双手绰枪威凛冽,祥光护体出门来。
哏声响若春雷吼,暴眼明如掣电乖。要识此魔真姓氏,名扬千古唤红孩。
没有写身高,只有脸色偏白,嘴唇红润,黑发刀眉,应该是个英气勃发、威风凛凛的年青人,穿的裙子上绣着盘龙凤。比特没有具体考证过明朝是否只有皇家才能用龙凤图案,但是红孩儿的装束在《西游记》中还是算奇特的,至少龙凤装饰更显皇族贵气。“形比哪吒更富胎”一句中“富胎”一词表示富态,是对胖的避讳说法,显得礼貌。因此红孩儿是一个三、四百岁的、英姿飒爽的白胖小青年。
【原文】行者近前笑道:“我贤侄莫弄虚头,你今早在山路旁,高吊在松树梢头,是那般一个瘦怯怯的黄病孩儿,哄了我师父。我倒好意驮着你,你就弄风儿把我师父摄将来。你如今又弄这个样子,我岂不认得你?……”
所以红孩儿第二次在孙悟空面前出现的时候不再是个光屁股小孩,面目身材都有很大变化,这和新老版的电视剧都是不同的。写到这里,比特心中无限感慨,十天前,电视台记者找到我,拍了足足1个小时的访谈,让我对比新老两个版本的西游,并说了许多对电视剧和小说原著的看法,结果在最后播出的时候,只剩了3分钟不痛不痒的赞扬之词。节目的前半部分都被新版电视剧雷人集锦和张大导演“我们才是最尊重原著的!”“你不喜欢看可以不看嘛!”的宣言所占据。我们分析到这里可以看出,无论是老版还是新版电视剧,红孩儿至始至终都是个小屁孩,从头到尾就没有变过,真不知道张大导演对待网友对人物形象的质疑时,豪言壮语自己最尊重原著的时候,看到过以上那些字句了么?
红孩儿先前已经认定孙悟空绝非善类,后又听见他嚣张踢门,现在居然长辈自居,唤自己侄儿,心中的气愤如何能够平复?话不投机,三两下就准备开战了。
孙悟空在这里提到了以前的六个义兄弟。
【原文】那时节,专慕豪杰,你令尊叫做牛魔王,称为平天大圣,与我老孙结为七弟兄,让他做了大哥;还有个蛟魔王,称为复海大圣,做了二哥;又有个大鹏魔王,称为混天大圣,做了三哥;又有个狮犭它王,称为移山大圣,做了四哥;又有个猕猴王,称为通风大圣,做了五哥;又有个犭禺犭戎王,称为驱神大圣,做了六哥;惟有老孙身小,称为齐天大圣,排行第七。
曾有西游解读者把二哥大鹏魔王解读为之后狮驼城的大鹏、三哥狮犭它王解读为狮驼岭的老大、也把四哥猕猴王解读为六耳猕猴,通观全书,比特没有找到任何除名字之外能把这些妖怪和西游路上那几个联系起来的地方。反之,除牛魔王外,孙悟空没有和六耳猕猴、青狮、大鹏论过什么兄弟情谊,兵戎相见时也绝对没有半个字说明从前认识,所以比特认为,这些结拜兄弟只是在名称上有巧合,与之后西游路上遇到的妖怪并无关系。牛魔王经受了岁月的洗礼,而其他的五个兄弟多半已经不在人间了,因为参照孙悟空修行的三灾厉害只有五百年,其他兄弟在围剿花果山之后多半没有渡劫之法而命归黄泉,牛魔王和孙悟空是七兄弟中硕果仅存的两人。
孙悟空与红孩儿当下开始了一番厮杀。
【原文】语言无逊让,情意两乖张。那一个欺心失礼仪,这一个变脸没纲常。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
两个家伙都是性情乖张之辈,作者作诗很明确,孙悟空属于欺心失礼仪,这猴子从来就没什么尊重礼貌,这源于他师傅的引导和玉帝的纵容;而红孩儿变脸和长辈动手,也缺了纲纪礼法,两个人一场混战也算精彩,但在这个时候,作者就已经写明了红孩儿的最终归宿:正果善财郎。
二十多个回合之后,猪八戒看出虽然两人枪来棍往,但是红孩儿已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猪八戒想捡这个现成便宜,抡耙而上,红孩儿大惊逃窜,跑回了中间一辆小木车之上,使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一招。
【原文】只见妖精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那中间一辆小车儿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
自残!红孩儿放火之前先玩自残,对着自己的鼻子打了两拳。猪八戒大笑:这个妖怪准备把自己打出鼻血来然后去击鼓鸣冤?就在猪八戒的笑声中,红孩儿连同五辆小车贡献了一场烟花盛典。
【原文】那妖魔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谶天炽地。
红孩儿口中的火只是六分之一,连同那五辆小车,火光熊熊,烧得猪八戒落荒而逃。孙悟空捏个辟火诀勇敢冲进了火堆,红孩儿立刻增大了火势,五行相生,乃是三昧真火,就凭着这自残绝技,红孩儿号称西方第一。
【原文】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长空万物荣。妖邪久悟呼三昧,永镇西方第一名。
红孩儿的烈焰凶恶,从作者的诗词上看把他排在了西方第一的位置,但是从武艺上来说,红孩儿比较一般,那么作者的意思也就是三昧火就是西方妖怪中最牛的一项绝技。耐人寻味的是一个“镇”字,若不是武力逞强,这个“镇”字就有官派镇守的意味,但红孩儿为牛魔王之子,显然是个黑道,但他又玩弄基层干部,那些山神土地口中红孩儿是牛魔王派来“镇守号山”的说法显然让牛魔王及其儿子的身份来历更加扑朔迷离,值得玩味。
这阵大火让孙悟空无从下手,暂退回守,和猪八戒沙僧商议对策。沙僧一听火毒,哈哈大笑,万物相生相克,自然水能灭火,不如找龙王前来,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孙悟空立刻马不停蹄前往东海,求龙王助阵。
【原文】那龙王道:“大圣差了,若要求取雨水,不该来问我。”行者道:“你是四海龙王,主司雨泽,不来问你,却去问谁?”龙王道:“我虽司雨,不敢擅专,须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几尺几寸,什么时辰起住,还要三官举笔,太乙移文,会令了雷公电母,风伯云童俗语云,龙无云而不行哩。”
至此,长安城中泾河龙王的死因再无可疑,一定是玉帝的旨意,设下了圈套,牺牲了八河督总管,以成全取经的计划。一个凡人袁守城是绝无可能预测玉帝的旨意,只能是反过来,玉帝策划、指示袁守城下套,这些套路大家应该熟知,因为最近《后宫甄嬛传》蛮火,比之琼瑶阿姨的清宫剧及泛滥的穿越剧,更能让大家体会到皇家后宫前朝波澜不兴之下的暗潮汹涌,轻描淡写之中,牵扯天下大计。
龙王私雨不但灭不了三昧真火,反而如火上浇油,孙悟空眼见雨水无功,再次捏着辟火诀钻进了大火中,结果被红孩儿一口浓烟喷得眼泪直流(不知道什么牌子的二手烟那么厉害),立刻败下阵来。
【原文】 这大圣一身烟火,炮燥难禁,径投于涧水内救火。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堂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
这是孙悟空自出五行山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败,胸中一口气被冷水一激提不上来,顿时就没了进出的呼吸,沙僧一摸这冰冷的躯体,双目垂泪,认为猴子短命了。猪八戒知道孙悟空命大,以按摩之法顺了孙悟空丹田之气,使他缓了过来,孙悟空吃此大亏,黯然落泪。
【原文】少时间,却定神顺气,止不住泪滴腮边,又叫:师父啊——
忆昔当年出大唐,岩前救我脱灾殃。三山六水遭魔障,万苦千辛割寸肠。
托钵朝餐随厚薄,参禅暮宿或林庄。一心指望成功果,今日安知痛受伤!
如果我们抛开平顶山的战役,那三回文笔中孙悟空哭得莫名其妙,那么这一次,孙悟空是真哭了,大败的沮丧加之对落难师傅的束手无策,心高气傲的孙悟空终于被妖怪弄出了眼泪,如此角色,在西游行进到今天,红孩儿是当之无愧的西方第一。
前文有博友提到红孩儿一章与金银童子一节有诸多雷同之处,这也正是我在这里想说的,两个故事有惊人的相似,妖怪变化骗过唐僧、孙悟空背着妖怪要杀之、妖怪使唤山神土地、妖怪捉住唐僧后请家长、孙悟空随机变化、甚至妖怪都把孙悟空弄哭了,这种雷同有很多不能确定的原因,但是可以有三种猜测:1、作者就是要说明这两拨妖怪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代笔的作者是因为《西游记》章节遗失而补写,但是套路上借鉴了红孩儿这一章;3、读过原始著作的人依记忆尽力恢复了平顶山的章节,这些相似处本就是原作者留下的,但补写的作者无法做到与其他故事丝丝入扣。无论如何,单凭我们现有的资料,也拿不出更有说服力的推断了,且先放在这吧,西学今后会有很多命题的,呵呵,但愿有这么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