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学中医,周老师讲《中药学》第15讲语音与文字稿

 lin-lian 2015-11-30

周老师讲《中药学》第15讲


导读:本文是中医励进会杏林学堂“微信学中医”周水金讲《中药学》第15讲内容。如想参与微信直播学习,请先加周老师微信号:zsj120120,注明《中药学》听课。


主讲老师简介:周水金,男,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专业。先后师从四川名老中医钟枢才教授,跟其临床学习;九宫山民间医家刘礼进老先生;拜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幸良诠主任。 先后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九江市中医院工作。潜心中医,并在九江市发起组织成立中医励进会,召集中医和中医爱好者,通过学术活动,户外采药,杏林学堂、免费培训等活动增进大家的中医专业知识,提高养生保健技能。

语音整理:南京-董舟

校对:黎世红

文字:连远环、潘丽勤、郎利鹏


中药学15讲语音



15讲文字整理稿


各位学员,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清热药里的清热凉血药这章节。所谓的清热凉血,就是以清热凉血为主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血分热证的药物。这类药物的基本功效就是清热凉血,简称凉血。以后我们在后面任何中医的术语里面讲到凉血这两个字,就是指清热凉血。当然也有用清血热来表示清热凉血的,都是一个意思。

清热凉血药物治疗血分的热证,血分热证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温热病经过气分阶段进入营血阶段,营分热证、血分热证都在血分,只不过传导时间先后,程度有轻重。回头我们会讲,就是温病学里的卫气营血辩证。营分证刚从气分进入血分初始阶段,这个时候由于刚从气分发展过来,所以气分的一些症状还没有完全消除,进入营分阶段,由于正气不是那么强盛,正邪相争没那么激烈,那么体温还会降低一些,这时候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津液受到明显的消耗。因为长时间发烧,热性邪气的发烧,身体的水液就会明显消耗,脉不会像之前那样洪大有力了,变得比较细数。温病的脉都是数的,但会变得比较细一些,那就是正气或津液受到损伤的表现。

这时候还有什么症状呢?一般来说,进入血分以后舌头颜色发红,就变得更加红,红色会加深甚至出现绛红的颜色。回头我们在中医诊断的时候会详细的讲这个阶段,我们在中医基础里也讲过这个。对于中医讲的血寒瘀血有什么特性?遇到冷的就会凝固,遇到热的就会沸腾,血液受到热性的侵扰不单是运动加快,而且容易使人体血液运行的脉络损伤,出现出血的征兆,由于在营证的阶段,出血刚开始,是一般说的斑疹隐隐,隐隐约约可以见到皮下面积比较大的斑或点状疹这种皮下出血的情况。像我们现在经常见的这个过敏性紫癜,紫癜这疾病就是相当于皮下出血这种情况。到了血分阶段,病人程度会更严重些,甚至非常严重,这时候就出现更深的紫色或深绛色,出血也会加重,所以斑疹血入。它们这两种情况本质是一样的。但是症状更近一步,症状更严重了。

对于温热的营分热证或血分热证,首先要用清热凉血的药物,这方面也是相同的,只是配伍的不一样。回头我们会学习营分的热证或血分的热证,这两种热证都伤了阴,所以养阴是它们共同的一个特点。温热病有热毒同样需要清热解毒,所以不管是在营分还是在血分证清热凉血药物、养阴生津的药物和清热解毒的药物都需要去使用的。但是在营分阶段呢,从气分刚转过来还有些气分的症状还要用一些清热泻火的药,比如说金银花,银翘或是黄芩之类的药物。

第二种用法,就是清热凉血药还会用到一般的内科疾病的血热妄行这类病症。这就是清热凉血药的基本功效和主治。血热妄行容易出血的情况,就是说血分有热。血热妄行涉及到很多的疾病,很多出血性的疾病,可能都处在这阶段,比如说鼻子出血,口腔出血,牙龈出血,胃出血,肠道出血,包括月经量多,崩漏的情况可能都会有。处在血热妄行的时候,如果属于这类血热妄行的,你就可以用清热凉血药,当然治疗时还要加上止血药。

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清热凉血的药都是治疗热症,所以药性都是寒性的。清热药应该有苦味,对于这节的药原则上也是有,所以清热凉血药很多也有苦味的,这也是因其苦能清泻,除了苦味这节的药还兼有甘味,如清热泻火药当中的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这些有甘味是同样道理。因为有的药能够养阴,养阴属于补虚的范畴,甘能够补。那么凡是皆有养阴的清热凉血药比如生地和玄参,也有甘味。另外一个药很特殊,除了甘味苦味外,兼夹咸味,咸味如总论当中的咸能软能下有关系,是后人对于五味的发展。这里的发展出自咸入血之说,因为这药是入血分的,所以不少人会加上咸味,与五行学说有关。咸属水,血与心有关,血是红的,心属火,在五行当中水能克火,凉血药是治疗血分的热,有水能克火的特点,再加上温病学非常注重这一特点。就是说本身它并不是咸的也不是说利用咸的能软能下的特性,是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定,水能克火的道理,所以把它标上了咸味。这点是大家需要注意的。

清热凉血药归经很有规律,都归心经和肝经。或者说心肝二经。这是根据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心主血脉,肝藏血,所以心肝二脏跟血分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当然我们中医理论还讲了脾能生血,脾能统血,但脾器的作用不太直接,直接的是心或肝。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和观察一下,中药凡是与血分有关系的药都是归心肝两经的,这里每一种凉血药都可以写上心肝经。今后我们学止血药也是写心肝经,活血化瘀药它的归经也是心肝经,再学到补血药仍然是归心肝经。也就是说凡是与血分有关的治疗功效都是作用在心、肝,这样记它的归经的话就比较简单了。

使用清热凉血药我们注意一下它的配伍应用。治疗温热病可以配伍清热解毒的药,可以配补阴的药;有出血倾向可以配伍止血的药;出血以后配伍活血化瘀的药;兼有气分的配伍清热泻火中的清气分的药;如果有神昏谵语或有惊挛抽搐的,还可以配伍开窍的或者熄风止痉的药,这都属于常识性的配伍。这类药物里面需要注意一个问题,清热类中的很多药能养阴,能养阴的一般都有滋腻性,吃了以后胃口会有一些不舒服,对有湿热,大便溏泻,脾胃不好的会有一定影响,原则上都不宜使用或者要用的要慎重的去使用,就是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注意的一个特性。其中生地的滋腻性是这类药中最强的,其次是玄参,注意在使用当中要强调使用的剂量,使用的适应症。吃了以后会喛胃不想吃东西,消化不好甚至会出现腹泻的情况,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水牛角

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药物,课本上这个清热凉血药第一写的是生地黄。真正最出名的清热凉血药是犀牛角这味药,因为犀牛已经是濒临动物,全世界都对这种动物加以保护,中国也在保护协议上签了字,我们国家进行犀牛角交易也是犯法的行为。所以犀牛角这味药就退出了我们中药的历史舞台了。犀牛角这味药有非常好的清热凉血,凉血止血的作用。因为犀牛角这味药没法去使用了,现在基本上用水牛角去代替。历史上非常出名的处方:犀角地黄汤。里面主要是犀牛角,我们就用水年角去代替,根据现在药理研究,犀牛角与水牛角的成分几乎是一样的,但是真正去使用就发现,水牛角的作用与犀牛角肯定不是在一个层次上面的。我们如果确实要使用到这味药物犀牛角又没有,那我们只有用水牛角去代替,把水牛角的用量放大一些。以前在乡下,发高烧的时候,用水牛角在碗边磨一下,用泉水一冲,喝了就能退烧,所以它的清热作用真的是蛮明显的。

我们现在讲的水牛角是牛的动物水牛的角,在南方地区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动物,特别是在农村,以前都用来耕种使用。农村有二种牛,一种是水牛,一种是黄牛,水牛体型比黄牛要大,黑色的,有对称的二个角,屠宰牛后将牛角取下来,把它切成片,或搓成粉末,现在也有人浓缩成水牛角粉。

水牛角的药性是苦寒的,归心肝经。有清热凉血、解毒和定惊的作用。首先,在温热病的高热、神昏谵语、惊风癫狂这类病症去使用,其实也是进入血分证的情况。再一个就是因热病引起的中风偏瘫、神志不清也可以去使用这味药物。水牛角的清热作用还是不错的,但是量一定要使用到位,一般一定要用30克以上,而且煎煮时间要比较长,要不有效成分煎不出来。或把水牛角粉末直接吞服,吸收就更理想一些。按照课本说法,煎煮三个小时后才能把它煎煮出来,所以说煎起来很啰嗦。大家要去使用这味药物尽量使用浓缩剂会更理想些。

温病的高热、神昏谵语、惊风癫痫,都因为热性的邪气引起的。温病是感受了温热的邪气进入到身体以后就会出现高烧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水牛角清热凉血的作用,直接泻掉身体里面热邪的血热,达到退烧的作用。因为烧高以后伤了人体的津液,津液一少身体的阳热相对多。再一个就是热极生风,热极生风就会出现一些惊风,癫狂等神志方面的病变。包括神昏谵语,就是神志不清楚说胡话了,就是乡下讲的高烧烧到说胡话了,烧到你的身体抽筋了,这类情况,我们以前可以用犀牛角,现在用水牛角这药物。这些东西因为温热之邪进入血分以后,热盛耗伤津液,造成“热极生风”的情况,出现这一系列的症状,我们可以配伍水牛角这味药物。

所谓的癫狂,当然指血热的癫狂,这种癫狂在临床上是常见的,是那种真正精神分裂症情况,由热邪引起的血分热症,出现一些疯狂的举动,热性太重引起影响神志,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举止,人非常狂躁。这时如果是血热症就可以用到水牛角这类药物,加上清热的药物如石菖蒲、玄参、连翘等药,如抗热解痉丸,可以处理这类热证。

再者因为血热,血分的热很盛,热气很重,血流加快,血液会沸腾,会损伤我们的脉管,引起脉管破裂,出现中医所讲的血热妄行的斑疹吐白衄,所谓的斑和疹是有区别的,笼统的就是出现出血的情况,只是程度不同。一般是皮下小血管破裂,皮下出血,严重的是大出血。所谓的吐衄就是吐血、皮质出血这种情况。不管是皮下出血还是吐血,只是症状严重程度不一样,根本原因是血热引起的,都用水牛角这味药物。只要把血分的热清除掉、凉下来,那么出血的情况会好一些,这时候配伍一些相应的其它凉血的药物,确实还在出血甚至使用一些的止血的药物达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比如曾经非常著名的“犀角地黄汤”,这处方是治疗小孩子的过敏性紫癜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处方。如果小孩子过敏性紫癜处在血热妄行的阶段,出现皮下出血、嘴唇红、大便干结这些症状就可以用这个处方,这个处方中,水牛角的量用到30g,小孩子都要用到30g。

另外水牛角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血热会引起喉咙肿痛,身上出现疮痈疮疡的情况,这类疾病处于血热阶段,我们可以用到水牛角这药物。事实在临床上,一切因为血热引起的疾患都可以使用到水牛角。以前清热凉血的代表性药物是犀牛角,现在没有了犀牛角,用水牛角代替,这味药很常用,特别是治疗紫癜用得比较多。

还有一味药物玳瑁,也可以代替犀牛角使用,因为这味药特别昂贵,现在没法使用,只能用水牛角的代替。

在临床上使用水牛角这味药物,我个人使用最多的第一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一般用到20-30g,甚至更大剂量,量少是没有用的,以我的经验使用浓缩剂更好。第二是治疗躁狂型的血热型癫狂的病人,也就是精神分裂症。医院有时候也会有病人要我过去看诊,像发癫发狂的这类病人,用中医治疗的效果很好,这时候就用到水牛角。

生地黄

生地黄是玄参科的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的块茎,主要产于河南、河北、内蒙、东北。当然最好的是怀地黄,以前的焦作产的,现在许多地方都有种植,最好还是这地方产的地黄。地黄有许多的名称,有的书上写干地黄,还有写生地黄,现在书上写地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只写地黄两字,一般临床上开地黄指的就是生地黄。以后还要学一味药熟地黄,是地黄经过特殊工艺加工成为的另外一个制品,回头我们会讲到这药,这是一味经常用的药。像我们以后学习《方剂学》中学到一个处方“桂附地黄丸”即“肾气丸”里面写的地黄就是干地黄,干地黄就是课本中写的生地黄。大家要知道别人开的地黄就是指生地黄。

生地黄药性:甘、寒、苦。归心、肝、肾经。甘就能补。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这类药物都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共同的功效就不用记了,我们要记住后面的独特功效,地黄就是养阴生津,这样才不会记混淆了。

提醒一下大家,地黄也有非常好的止血的作用,在临床上也是一味常用的止血的药物,大家要记住。课本上功效没有专门列出来,但是课本上的第一条还是有的。首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舌绛、斑疹、吐衄是热入营血的出现的症状,这功效与水牛角的基本一致的。再有,它有止血的作用,这个需要大家注意的。

因为它能够滋阴生津,所以说它有滋阴的作用、生津的作用,因为阴虚引起的内热、阴气不足、津液不足、阳气相对偏旺,阴气的这种阴虚发烧、发热情况,骨蒸劳热,这味药地黄比较适合。而且因为它入肾经,能够滋补肾的肾精生肾水,所以说它入肾经有滋阴降火、养阴津泄浮热的作用,在治疗阴虚内热、潮热骨蒸这类病配伍地骨皮、知母这些药物使用。

因为它有养阴生津的作用,所以说如果因为阴虚引起的便秘、津液不足引起的口渴,包括我们现在说的糖尿病,属于消渴症这类疾病,都可以使用这味药物。所以说地黄功效是比较广泛的。在治疗热病伤阴这一类,热病就是说发烧的热性疾病,容易损伤我们的身体的津液、阴液,出现口渴、口干、想喝水的情况,我们可以用生地黄配伍麦冬、沙参、玉竹组成益胃汤。如果治疗阴虚内热引起消渴,像糖尿病证型的,我们可以用到《医学衷中参西录》这是近代的张锡纯的代表作,它里面有一个著名的处方是治疗这一类型的疾病,它配伍山药、山萸肉等。如果是这类热性的疾病伤害人体的津液,出现肠道比较干结,肠道比较干,津液少,大便下不来,我们就可以用到生地这味药物。还可以配伍其他的生津的药如麦冬、玄参等,用到增液汤。

生地黄这个药物一般的用量课本上写10-15g。这味药物要注意的是它比较滋腻的,滋腻容易妨碍我们的胃,如果本身胃不太好脾虚的人,会出现不想吃饭、胃很胀、很饱的,很难受,由于它的养阴生津的作用,如果是脾虚湿阻的,特别是阳虚,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这是大家要注意的。

与大家分享一个生地黄治疗顽固性失眠的小方子。有一类失眠的病人,属于那种身体里面阳分多余,阴分不足的狂躁、燥热型的,一直处于比较亢奋的状态,晚上很兴奋,一个晚上都睡不着,用一般的药物,中药也好,西药的安眠药也好,效果都不理想。这类病人在临床上很常见。这类病人都在许多的地方治疗过。如果是属于这阶段的,我们可以用生地这味药,剂量是超剂量的,量使用很大。生地250g ,佐一点点肉桂。肉桂是温性,生地很凉,我们可以佐一点点肉桂,5-10g的肉桂。生地先煮,上面有一层白色的沫,沫要去掉,煮半个小时,再加肉桂再煮。一般来说当晚吃,当晚就能入睡,甚至当晚就能睡得很好,但这只是短期内解决这个睡眠问题,后期还要辩证处理。

因为现在病人看病的病程比较长,很焦虑,像这种病人又比较兴奋,想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让他短期内睡好觉,而用这种特殊的方法。长期来说还是要辩证使用地黄这味药物。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如果舌苔稍微有点偏薄,实质性舌苔偏红我们就用生地黄,如果有舌苔偏白的,我们可以用熟地黄,剂量也是一样的,这个方法我是多次使用过的,效果也确实很好,确实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期,远期的疗效并不是很理想,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辩证的去处理,但是它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再一个就是大家要注意,大剂量的去使用地黄的时候,大部分病人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加,甚至出现有点腹泻的情况,这是需要你提前去告知病人的,免得病人以为吃坏了药。我刚才讲的这类重症失眠这种血热的、阳燥型的病人,这类病人大部分都有便秘的情况,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确实用在短期的效果非常的理想,如果有这样的病人大家可以试一试,以增强对病人的治疗信心,当然,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后面我们还是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具体的辩证加紧去使用,长期大剂量的使用地黄的话,肠胃也受不了。

玄参

玄参是玄参科类植物,它的根的形状有点像人参,玄是黑的意思,所以称为玄参。就是黑色的,又像人参的一个东西。有的医生开处方的时候会写黑玄参,这个就重复了,没有必要。玄参还有一个别名叫元参,这个名称最先出现在《本草备要》里,为什么这个时候会出现呢?因为《本草备要》这本书是康熙年代编写的,因为康熙的名字叫做爱新觉罗·玄烨,为了避皇帝的讳,就把“玄”字改成了“元”字,开元参其实就是玄参这味药,这是大家要知道的。

玄参性甘、苦、咸,味寒。归肺、胃、肾经。它的功效是清热凉血,泻火解毒,还有滋阴。大家要注意的就是泻火解毒和滋阴。清热凉血是一样的。首先第一条,它们的功效都是相似的;第二条应用于热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咳,因为它有泻火、解毒、清热、凉血的作用。因热性的伤津以后,出现阴伤,因为它有滋阴的作用,这功效跟生地黄是很相似的,跟生地不一样的就是治疗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就是因为它兼备泻火,解毒的功效。都是用于热性引起的疾病,最好是目赤肿痛。玄参这个药的功效和地黄很相似,一般来说经常会一起去使用,一般会用到10~15克,也是脾胃虚寒的,食少便溏,容易拉肚子的不宜使用。再一个大家要注意,玄参这味药是反黎芦的。这是不能在一起使用的。

玄参和地黄这两味药,都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可以治疗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内热这些病症,它们一直经常一起使用,但是,玄参它的泻火解毒的功效比地黄更强,所以,它在治疗咽喉肿痛,由于热度引起的疮痈肿痛这一块就更有优势。地黄它在清热凉血这方面力度比玄参更大,所以,如果出现因为血热妄行出现的出血,内热消渴这方面,比玄参更强。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也是它们的区别。

牡丹皮

牡丹皮就是牡丹根部的皮。牡丹是一种观赏性植物,很多人都见过了,就不用做介绍了,牡丹皮作为一味清热凉血的药,它和玄参一样的,也没有止血的作用,理论上它可以用于温热病的热入营分,也可以用于热入血分,也可以用于内科杂病的血热妄行。但是牡丹皮又是活血化瘀的一味药物,可以用于淤血症的治疗。女人淤血的痛经,闭经,真假集聚以及其他各科的淤血症,它都可以用,那么这类病就包括很多了,包括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这些。如果属于这类血瘀症、血热就可以使用。事实上牡丹皮对于温病的,热入营分的用得比较少;对于血分证,它不但能够清热凉血,还能够活血化瘀。所以血分证如果要用到活血化瘀,用于出血以后淤血,斑疹就是出血的一种表现。

我们课本上讲的牡丹皮重要的两大功效就是清热凉血和活血祛瘀,清热凉血大家都知道的,它的活血祛瘀功效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只要有出血和出血后有淤血的情况就可以使用到牡丹皮的活血祛瘀的功效。如果它本身是血热引起的,那么使用牡丹皮就非常合适了。

牡丹皮这个药在临床上使用很广泛,在临床上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像我们说的紫癜这方面,皮下出血的这方面,再者就是说女性这方面使用的比较常见,像非常出名的处方,桂枝茯苓丸,就要用到牡丹皮这味药物。因为这味药是寒凉的药,所以如果有血虚,有寒的就不适合使用。那么因为它有活血的作用,所以说月经量特别多的患者避免去使用,如使用月经会更多。另外,怀孕的妇女最好是不要去使用,因为它有活血的作用,使用了可能会导致流产。

赤芍

芍药有白勺、赤芍,花的颜色不一样,也是一种观赏性植物,很多寺庙里面都有栽种,这味药在临床上也是一味非常常用的药物。赤芍这味药苦、微寒。归肝经。它的作用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事实上它比牡丹皮的活血的作用多了一个止痛的作用。像牡丹皮和赤芍经常是一起使用的,比如说犀角地黄汤里面就用了牡丹皮,用了赤芍。这两味药的功效非常的相近,都能够清热凉血,有能够活血化瘀。我们刚才讲了牡丹皮有活血散瘀的作用,赤芍有祛瘀止痛的功效,其实这两味药都有止痛的功效,因为血瘀本身就会引起疼痛,所以说这两味药功效几乎是一样的。那么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大家要记住牡丹皮和赤芍,首先它们都有凉血的作用,其次它们都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这是它们两个一致的,也会经常一起去使用。但牡丹皮能够退虚热,而赤芍没有这个作用;赤芍有清泻肝火的作用,这是牡丹皮是没有的。其实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牡丹皮能够退虚热,这个需要大家去辨别记忆的。这点记住了,什么都好说。虽然课本上强调了赤芍清肝热的,但是牡丹皮也是入肝经的,既然作为一个清热的药,那么它也是有清肝热的,所以说它也有清肝火的作用。那么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牡丹皮退虚热,而赤芍没有退虚热的作用。这是大家需要记住的,其他的都是一样的。

跟大家介绍一个方子,就是郭占和医生的经验,郭医生使用赤芍甘草汤治疗急性的乳腺炎40例,一般在2—4天就可以治愈。处方是生赤芍90克,生甘草60克,加水500毫升,煎取150毫升,为头煎,再用同样的方法煎取第二煎,相隔两到三个小时服下,每天一剂,轻者服一剂,重者服三剂,一般就能够好。那么给药的时机呢必须掌握在急性乳腺炎的早期,具有寒颤、发热等全身症状,乳房内肿块界限不明显,表面皮肤或为正常或略带红色,有疼痛及压痛者,倘若乳腺炎已经到了后期,炎性浸润广泛,已经用脓肿型的,这个方子就不适合了。这方子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子,就是赤芍90克,甘草60克加水煎服,这方子再临床上我也是已经使用过的,效果确实非常好,就是大家要注意一下时间。

紫草

紫草这味药除了清热凉血作用之外,还有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这味药物在临床上不是特别常用的一味药物,但是它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可以治疗水火烫伤,还有婴儿的褥疮包括红屁股,就是婴儿没有用痱子粉,没有用爽身粉出现的腹股沟类似皮肤的破溃,包括小屁股发红皮肤破溃的这类情况。我们可用紫草加点麻油熬些紫草油。怎么熬呢?就是用麻油,用点紫草,放到锅里,用小火慢慢的煮,煮了以后等油凉了以后就把植草过滤掉,就变成了红色的植草油,然后涂擦在婴儿屁股上面,或者破溃的地方,就有很好的作用。治疗水火烫伤课本上也有配方。加了黄柏,牡丹皮,大黄这些药物,把它熬成膏,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外用的药,内服在临床上使用的比较少。尤其是宝宝的红屁股,就是护理不当引起的屁股发红,甚至是破溃的情况,或者是因为小孩子皮肤比较娇润,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用紫草油效果真的非常理想。如果家里有类似情况的,就可用紫草和芝麻油熬点紫草油擦。其实用一般的油熬也是可以的,熬好以后外擦,效果真的非常好,一般两三天就可以完全好。紫草作为内服的药物目前真的很少用,只是作为外用比较常用而已,当然在古代也有很多作为内服的使用。

清热凉血的药物就跟大家走了一遍,具体的药物大家再看一下课本,再好好的学习一下,这节药物在临床上除了紫草作为内服药使用比较少见以外,其它几味药都是非常常用的药物,大家一定要全面的去掌握它,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里,非常感谢大家的收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