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谱札记(一)

 仁和康 2015-11-30
《龙氏史稿》已获出版书号,出版在即。《读谱札记》是我阅读各姓族谱及族谱文化书刊后的心得。此文曾陆续刊于《粤东龙氏族谱》、《半边屋》等,也曾公示于吉安市史志部门领导人参加的“族谱文化研讨会”。反映似乎还可以,有未获得此文稿者,争相摄录于相机。一孔之见。现冒昧全文公示,无非抛砖引玉,作为对宗族历史的一种探讨,或者说是抛出的一些以供讨论的话题。有意见要表达者,欢迎于文后批评,发消息于博客,或发送到我的电子邮箱 longcanzhu@163.com

  一

  哲学的终极命题:人是什么?

  人生的美好愿望:长生不老。

  科学回答,现实状况,都冷峻得都有点令人沮丧。

  我曾在散文《读夜》(发表在《星火》杂志)中写道:“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有生命的动物出现的历史也有6亿余年了。15万年以前,出现了原始的人类,至于人类的文明史,却只有五六千年。中国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外国的西泽、尼罗、亚历山大、彼得大帝,一二千年内的事,便觉得已很古老而且遥远。就是近代史中,外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的鸦片战争,历史教师讲过之后,中学生们不认真记诵便如梦一样的模糊了。”

  地球上的蚂蚁、老鼠和蛇存在的历史也远比人类存在的历史久远得多。

  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又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于是,我们在一些出版物里读到,人于自生自灭中总是在梦想中寻求长生不老。在这种寻求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天下财富的皇帝,一方面,让人呼喊“万岁”“万寿无疆”,寻求一种虚伪的自我精神满足;一方面千方百计地想得到能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那怕是非常英明的皇帝,不要说“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几次派人漂洋过海去寻求长生不死之药,就是“英明”地创造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傻瓜似的叫人用水银煮石头(炼丹)吃,以至只52岁便非常可笑和悲哀地中毒身亡。

  老百姓也希冀长生,一些看破红尘的“聪明”人,或躲藏在人迹罕至的山中逃避复杂的社会生活,或苦苦“修行”,幻想有朝一日羽化升仙逃脱“生死轮回”。

  三千多年前中国的王室贵族,为了获取生命的永恒感觉和不灭的精神满足,在鼎彝上铸上祖考、自己、儿孙的名字,一千多年后,发展成编修家谱(族谱、房谱),从皇室贵族到乡村草民,又从官修扩展到民修。家谱和族谱把从始祖到自己已出生的儿孙的名字,一个接一个记下来,形成生命的链条。为防“链条”中断,宋 苏洵提出三十年一小修(谱),六十年一大修(谱),这样,把一代代人的名字永续不断地通过上延和下续记载下去,于是,生命的传承和延续,无穷无尽……

  从科学上说,父母的基因,会遗传给儿女。儿女,是父母的生命的延续。基因遗传终结,才是血脉的真正终结。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语。因为无后,人的生命的链条便中断了。

  族谱中,名字的链条,就是中华民族生命的链条。族谱中世系表里的每一个名字,都赋于了生命的永恒的意义。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使人有了与天地同寿的感觉;使当下的生活,更具有人生的哲学意义和生活意义、道德意义;使人于天地间的存在,不至于因无声无息的诞生和无声无息的消亡而永远泯灭。

  修族谱,创始于王室,普及与发扬在民间。在中国,尤其在中国南方,各个姓氏与宗支的编修族谱,几乎遍及每一个堂号和村祠。尊祖敬宗,收族睦邻;叙昭穆,别尊卑,辨亲疏……宗法道义的宣传和张扬是旗帜。族谱的主要内容在世系表,世系表的真正意义,在世系(血缘)的上续与下延。所以,修谱在民间能久盛不衰。

  (生命意识和族谱的意义)

  二林若甫先生编著的1996年版《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11,969个。最新的数据说,中国共有一万四千一百多个姓氏。

中国人,很重视自己的姓氏。中国人,可以无名,但不会无姓。无论自称是王室裔孙的人口最多的王姓,还是字义有不祥感觉的人口最少的难姓和死姓,都会为自己的姓氏感到自豪。就是把人生交给佛祖的“四大皆空”的比丘尼比丘僧,也有一个共同的姓——释。

姓氏是血缘的群体,宗族的旗帜。血缘,就是亲情。

中华民族,就是由拥有一万多个姓氏的家族组成的。

西洋人有没有姓氏?

西洋人古代是有姓氏的。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梭伦变法”,用行政区域取代血族划分,公民关系取代宗族关系,国家法律取代宗法制度。现代,西洋人虽然还有姓氏,但是,杂乱无章,而且失去了实质性的意义。

中国人的姓氏,是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直到当代的血缘延续。在中国历史中,血缘关系经孔子、孟子,董仲舒,程颐、程颢,朱熹……一再强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方面。一个人一旦夺取到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做了皇帝,只要他创立的朝代没有灭亡,皇位的传承,只能是家族血缘的传承。

中国人的姓氏是怎样产生的?

姓与氏,分属不同的词义,但又交融成一个概念。

姓属文化,氏属历史。因此,有的宗族,得姓始祖因选择来源于神话传说,而显得缥缈。不过,氏,一般为实有的存在。

人文初祖,说是伏羲、女娲也好,说是黄帝、炎帝也好,本就是后人的虚构和想像,他们创造的姓,当然也是后人的推测和编著。夏、商、周、春秋战国……贵族有姓,平民没有姓。据专家考证,战国时,也只二十来个姓。据当代的人口普查资料,一百人以上的姓氏,只2400种,占总人数的97.9%;人数一万人以上的姓氏 ,717种,占总人数的97.7%;人数一百万以上的姓氏,153种,占总人数的90.6%。中华民族中,也有好些人至今没有姓。上万个姓氏,许多姓只十几个人甚至一两个人,这种姓氏的现状,说明姓氏来源的复杂和庞杂。

但是,伏羲、女娲,黄帝、炎帝既然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说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炎黄的子孙,生活习惯中我们认同了这种定位。

姓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只能从文化上去解读,用传统文化去表述阐发关于姓氏的一切。

姓,首先出现在母系社会。从远古时期到周朝,都是女子有姓,男子只称氏。进入父系社会后,因私有制的产生,到西周时,实行“分封制”,皇亲功臣,以封地为氏。即所谓“胙土命氏”。姓代表的是血缘,氏代表的是地位。所以,战国以前,只有贵族才有氏,平民没有。秦朝,废除分封而实行郡县制,氏在社会生活中失去了代表贵贱的实际意义,于是姓与氏融合,成为父系血缘承续的标识。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成为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主导者,男子称姓,女子却称氏——显示来自那一家名门望族。

于是说,姓氏来源于皇族受封的国名,贵族采食的邑名,居住的乡、亭、村等地名,景物、人事,著名人物的名或字,官职名,谥号,技艺、职业,排行名次,皇帝或权贵赐姓,避讳改姓,避灾创姓,奴仆随主人改姓,胡姓汉化……

姓,是血缘家族的符号,血缘传承的集体标识。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这种由血缘关系形成的文化特质,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宗族观念和社会凝聚力。



(姓氏,中国特有的文化)







血缘世系,就是姓氏传承和繁衍的历史记录,进而发展成家乘、家谱、房谱、族谱。

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有一部分是商代王族的血缘传承世系;在出土的鼎彝铭文中,有一部分是周代王族的血缘世系。这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谱”。

权力的继承,财产的世袭,使权贵们强化了“家谱”的意识。家谱,所以首先诞生于王室。尊祖敬宗是权贵亮出的旗帜,铭文彰扬祖先的美德,在于显示家族的尊贵和自己的威权。

周代推行宗法制度,“家谱”在王朝的政治中从而突显特殊的重要地位,为此,周王朝在中央机关设小史,“奠世系,辨昭穆”,负责记录、整理、保管“家谱”。春秋时诸侯国也如法炮制。周王朝天子以大宗主的名义把谱权集中在中央,同时出现了谱学。《大戴礼记·帝系篇》《世本》等的编纂,使家谱的发展又进了一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春秋公子血脉谱》。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两汉贵族编修家谱,蔚然成风。应劭的《士族篇》,扬雄的《家谱》,是一次提高和发展。朝廷设“宗正”(后来的宗人府),国家有图谱局,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彰显出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三国时,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门第制度成了法律,选官、婚姻等,皆以家谱为凭。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说:“有司选举,必稽谱牒。”

贵族家族是尊贵的,普通家族称为百姓。

社会上有了“世族”和“寒门”的划分,有了“下品无世族,上品无寒门”,同时有“贵族有谱,百姓无谱”、“贵族有姓,百姓无姓”的说法。

于是,普通家族为自己努力寻找出尊贵的血缘,高贵的肇姓始祖。

宋以前,编纂家乘、族谱,须经国家设立的“图谱局”批准,是“奉敕修定”。百姓是不能随便编纂族谱的。宋 程朱理学倡导全民必须遵从“三纲五常”,家谱于是普及到民间,“家自为说,人自为书”。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郡望》中说:“至宋而私谱盛行,朝廷不复过而问焉。”

苏洵编纂的《苏氏家乘》,欧阳修编纂的《欧阳氏家谱》,一直成为民间编纂族谱的范文。谱系有“苏式”“欧式”之称。苏洵甚至说:“三世不修谱,则同小人矣。”

民间修谱,此后,空前繁盛,主修者多为士大夫及学识丰厚者,到了清朝,因为修谱普及到大小各姓、各堂、各派、各支,不少为“草民修谱”。甚至有不识字但有钱财的族人担任主修,请“梓士”代为编撰。这种“梓士”,习常称呼“谱匠”。这是些读了几年书,认识一些字,看过一些族谱或参与过本宗族修谱有些修谱经验的人,虽然历史常识和族谱常识所知寥寥,这些以赚钱为目的,从本地到外地,从本姓到外姓去招揽生意或应请捉笔。有的还会在族谱上署刻上“梓士”的姓名。

清修族谱,因为有六百余年的经验积累,印刷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族谱编纂形式一般比较规范,内容比较丰富全面。中国地域辽阔,民族复杂,这时候,无论大姓小姓,经过数百年上千年的繁衍、分徙、发展、流变,地域分布广泛,其流变也错综曲折,大宗小支修谱,也因为编辑条件各不相同,质量参差。有些宗支,资料来源有限,收集不够广泛全面,在渊源部分,出现家自为说,于是一祖多姓,一姓多祖,几乎成了常见的现象。有的人为了装璜门面,不顾历史常识,为先祖乱加科名、官爵或封号,胡编履历,甚至编造承续祖系,以讹传讹。

民间修谱,所刻谱版,刷印后则于祠堂当众烧毁。印刷多则一二十部,少则一二部,专人保管,束之高阁。族谱不准外借,内容不准外传。谱牒珍藏于民间,十分神秘。现在,保存下来的族谱,明修的已极少,据称上海图书馆也只收藏一部。(永新民间珍藏了一部龙氏琮公派的明修谱)。清修族谱,虽然质量参差,大部分编纂者,治学严谨,严肃认真。信以传信,疑以存疑,所保存下来的资料,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这是中国族谱的发生与发展的概况,也可以说是族谱的编纂史概要。



(族谱编纂史漫谈)





欧阳修、苏洵分别先后主修了欧阳氏和苏氏家乘,开创了民间修谱的先河。此两族谱,也成了民间修谱的范例,至今仍遵循他们采用的族谱的编纂形式。宋修谱,不要说皇室修谱,是硕学之儒,就是民间修谱,也是饱学之士。即便如此,族谱也出现存在一些搞不清楚的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错讹。

唐 林宝编的《元和姓纂》,南宋郑樵便批评他 “不知林姓所自出”。写《容斋随笔》的洪迈曾对《元和姓纂》也有嘲讽之言。宋 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和苏辙的父亲)编《苏氏家乘》,有学者批评他连苏姓的祖源也没有搞清楚。

唐著名诗人白居易,其祖先是汉朝龟兹国籍,他以春秋时楚太子白公胜为祖,又称他是秦名将白起的后裔,从唐宋到明清,受到许多人的非议和批评。就是崇敬他的唐著名诗人李商隐为他写《墓碑铭》,也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说他不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谁。

宋郭崇韬,路过同姓而不同宗的郭子仪墓,下马祭拜,被当时的人和后代的人耻笑。各姓修谱,也都把郭崇韬妄拜郭子仪墓作为乱绍祖宗的范例,进行批评和嘲讽。

以此我们知道古人对祖源和血缘的严肃和认真。从这几件事,也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即使是苏氏、欧阳氏、白氏这样的大姓,欧阳修、苏洵、白居易这样的既是饱学之士,又是文学家还是朝廷命官甚至重臣,此前他们的姓氏都无族谱或家谱的准确资料可供参考,他们对祖源的追述,都出现了差错。

历史学家指出:《史记》,千年前的历史,史实并不可靠;此后的历史,基本上可称“信史”。

方家指出:《家谱》(族谱),开基祖之前的世系,多系传抄,也有编造;开基祖开基后的世系,除了科名攀附的,基本上可靠。

不少族人,希求历史表述的完整,在研究龙氏族史或编撰资料丛书时,因对有关的历史资料、族史资料没有去全面认真地查找,理念上一时偏移了编史与修谱的基本原则,对宗族前期历史的表述,参杂了许多主观的臆测。

我们作为当代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的人,面对我们的列祖列宗,面对我们的宗族历史,面对社会和广大读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应该克诚克敬,严肃认真,努力求真求实,准确地认知我们的先祖,准确地表述宗族的历史。



(应该准确真实地表述宗族的历史)







二十五史第一史《史记》, “五帝本纪”中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关于姓氏的图书上,也有一说: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大禹皇天赐姓为姒。

还有一说,黄帝姚姓。

黄帝究竟姓什么?何是何非?

又说: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其姓分别为:姬、姚、酉、祁、、滕、箴、任、荀、僖、姞、嬛、依十二个姓。其中四人,分属二姓。

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

但是,我们除了说我们是炎黄子孙,每一个姓氏的源头,大多数归结到这些母姓之下。关于姓氏的图书,基本上都如此说,似乎已成定论。

三皇五帝,本属于神话,纯属后人的杜撰。三皇五帝者谁,连个统一的说法都没有。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从发掘出来的商、周甲骨文中,有皇室贵族的家族世系,但没有姓氏,更不存在百姓的姓氏。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士大夫也还没有姓氏。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因为“九品中正制”的提出和倡导,人们非常重视门第和出身,于是有了一个个身为权贵或名人的得姓鼻祖,或者来自古有封地的贵族之家。

追认“帝王圣贤泽被后世、文章节义昭垂史册、为后儒仰宗”的古人为始祖,是民间编纂族谱特别在宋以后的普遍现象。同一姓氏的各支各派的文化人,各自在历史古籍中甚至在神话传说中,寻找出可以附会的“名人”,有有脉络渊源,也有虚名攀附,甚至有伪托假造。

研究姓氏文化的专家说,一个姓,出现了三四个不同的鼻祖极为常见,有的大姓甚至有上百个不同的鼻祖;也有一个历史名人,是十几个、几十个姓氏的祖先。中国,有一万多个姓氏,仅从人口数量排列在前一百名内的大姓中选取例子,一祖多姓的,如:

以舜三十四代妫满为得姓鼻祖的有陈姓(周武王封妫满于陈,称陈胡公)、胡姓(妫满谥胡公,称胡公满)、邱姓(妫满是陈国的开国之君,陈国有地名宛丘)、田姓、陆姓(妫满的后代完逃齐,改姓田。田氏代齐,齐宣王小儿子田通封于陆乡)、王姓(齐王田和,王室之裔)、姚姓(齐田完的裔孙田恢的第五世孙敷改姓为姚,尊虞舜为始祖)。

以颛顼的裔孙伯益的儿孙为得姓鼻祖的有赵姓(伯益的后裔造父封于赵城)、马姓(赵惠文王封赵奢于马服,称马服君)、徐姓(伯益之子若木封于徐),江姓(得姓于伯益的儿子玄仲),黄姓的一支也是得姓于伯益的裔孙。

以商纣王之叔比干为得姓之祖的也较多,著姓就有周姓、林姓、孙姓、王姓等等。

以帝喾的火官陆终(祝融)为得姓鼻祖的有陆姓、熊姓、罗姓等。

以御龙氏刘累为得姓鼻祖的有杜姓、祁姓、刘姓、留姓、龙姓等。

以共叔段为得姓的鼻祖的有段姓、龚姓、侯姓等。

以晋毕万为得姓鼻祖的有万姓、毕姓、魏姓等。

一姓多祖的,如:

王姓,主要有五支,得姓鼻祖,分别是商末名臣纣王之叔比干,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周灵王太子晋,信陵君魏无忌之孙卑子,齐王田等。

刘姓,主要有五支,得姓鼻祖分别是炎帝后裔祁氏,王季的儿子项伯,御龙氏刘累等。

杨姓,主要有四支,得姓鼻祖分别是周宣王的儿子尚父,晋武公的孙子突的曾孙伯石(杨食我),诸葛亮平定哀牢夷赐姓,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莫胡卢氏改姓杨。

孙姓,主要有四支,得姓鼻祖分别是惠孙、敖(字孙叔)、田书、比干等。

侯姓,得姓鼻祖有黄帝的史臣仓颉、晋国王族之后、春秋时郑庄公之弟共叔段之子共仲、大禹时的夏后氏等。

龚姓,有八支,得姓的鼻祖分别是黄帝臣共鼓、尧臣共工、商诸侯国共国、周共伯和、周姬和、春秋时晋申生、春秋时郑国的共叔段、共氏于西汉初为避祸加“龙”而改为龚。

文姓,有四支,得姓的鼻祖分别为周文王、炎帝后裔姜文叔、春秋时卫国将军孙文子、后晋姓敬的人改姓文。

何姓有五支,一为周成王之弟唐叔虞的裔孙韩王,当地人“韩”、“何”不分,误写为何;一为唐“昭武九姓”中的何姓,一为冒姓(如汉何苗,本姓朱,冒姓何),一为鲜卑贺拔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姓何,一为少数民族吐谷浑中的何氏。

姓氏的本质特征,是血缘。来自不同的鼻祖,应该说来自不同的血缘;而相同的鼻祖,则有着相同的血缘。

面对一姓多祖,一祖多姓,我们如何解读历史和现实?又如何解读族谱?

现代的历史学家从出土文物考证,中国的春秋战国及其以前的朝代,姓氏都缺乏实际存在的依据。虽然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记载中,出现了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谁,也有多种说法)的记载,汉、唐的史学家和历史著作也沿袭了这样的说法,现代的史学家只好把三皇五帝时代归结为神话传说时代,那些人物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从史实出发,得姓于神话传说,实有的姓氏又显得虚无飘渺了。

大多数姓氏的得姓鼻祖是后人编纂家谱时从先代的典籍或传说中寻找到的有点名目可攀附的名人。编修家乘族谱,为了说明本支姓氏的历史渊源的悠久和辉煌,编纂族谱者从魏晋南北朝及以前及至上古的王侯贵族、社会贤达中寻找得姓鼻祖。找典籍,找神话传说。由于宗支分布广阔,居地分散,古代交通和通讯联络不便,同一姓氏的异地分支,寻得的祖先也便不同,于是出现了许多同姓而异源的“多源头”;还有,不同的几个姓,找的是同一个历史人物,也就出现了一祖多姓的姓氏文化现象。

现代人各姓宗族修谱,得姓的由来似乎都很“清楚”了。有的人,甚至还排出从黄帝到本支派开基祖相承续的世系。是现代人的知识比古代人渊博?是考古有了新发现?还是现代人自作聪明的想像、猜测和杜撰呢?

现实中,即使相信科学的现代人,为满足精神依附的需要,相信这些神话,把神话当作真实的历史存在。神话,也是历史。从执掌政权的官员到普通百姓,都承认炎黄的存在,并称我们是炎黄子孙。于是,炎帝和黄帝有出生的时间和地点,还有炎帝和黄帝的陵墓,黄帝、炎帝的出生地和陵墓也有多处,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党也举行祭祀黄帝陵的活动。我们,同时也相信三皇之首的伏羲氏,画八卦,正姓氏的神话传说,并且看作是历史的真实。

统治者有统治者的需要,宗族有宗族的虚荣。这就是中华文化。我在《伏羲陵》一文中说,我们可以不相信神话,但是不可以否定中华文化;就像我们可以否定上帝的存在,但是不可以否定现实生活中宗教文化中的上帝。

姓氏之源,我们只有这样解读:姓氏这个文化符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有其存在的价值和需要宗族。

我们在生活中,既然选择了这个符号,这个符号——姓氏,不是形而上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存在。同时,是血缘的,有长幼序次的尊卑关系,有宗派的亲密兄弟情谊,有温馨的亲情和族群的团结友爱。这种宗族的友爱、团结,扩展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友爱、团结,同仇敌忾,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姓氏,是庄严的,也是神圣的。作为宗族,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用深厚的情感维护我们这个族群的集体符号的纯洁和尊严。

(姓氏渊源的解读)







中华龙氏为什么会姓龙?龙姓的源头在哪里?

上古的神话传说,说人文初祖伏羲,本身就是“龙”的化身,甚至是人首蛇(龙)身的形象。伏羲还“以龙记官”。黄帝的军队的旗帜上,也画上“龙”的图腾,把军队称为“龙师”。《左传》中还有黄帝出行乘龙的文字,因此黄帝出行,称为“龙行”,并有龙行这个官职。或许,应有在“龙师”“龙行”中担任了一定职务的人。

从黄帝到尧(唐)、舜(虞)时代,便已出现了一个个活跃在历史舞台的名人,或以“龙”为名字,或有 “豢龙”、“御龙”封号的人。

华厦大地的人类社会,进入到有文物和文字可考的历史后,涉及姓氏源头的古籍,与龙姓有关的有春秋时孔子的《尚书》、左丘明的《左传》、汉司马迁的《史记》、唐李延寿的《北史》、晋常璩的《华阳国志》等历史典籍及《山海经》、《水经注》等一些辑录神话传说的图书;后人编撰的关于姓氏的专著如唐 林宝的《元和姓纂》、唐 颜师古的《姓氏急就编》、南宋 郑樵的《通志·氏族略》、清 张澍的《姓氏录源》、清 陈廷炜的《姓氏考略》,还有《竹书纪年》、《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孔丛子》、《中国姓氏集》等等专著。

龙姓的姓源,从现在已收集到的资料,归纳起来,至少有二十种以上,或者说至少有二十个源头,说来,都是有根有据的。

按典故出现的著作的时代先后为序。

一、舜臣纳言龙。出自春秋孔子编选《尚书·舜典》。载《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源于姬姓或姚姓。二、伏羲“以龙纪官”。典出春秋左丘明撰的《左传》。三、豢龙氏董父。典出自《左传》。载《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源于己姓。四、御龙氏刘累。典出《左传》。载《元和姓纂》、《姓氏考略》等。源于祁姓。五、黄帝臣龙师。典出《左传》。六、触龙。出自《山海经》。七、祖龙始。源于姜姓。典出《孔丛子》。八、应龙。典出《山海经》。九、龙邱。出自《山海经》,载《广韻》、《元和姓纂》等。十、龙丘苌,典出《后汉书》,载《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姓氏急就篇·下》等。十一、牂牁龙氏。典出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十二、黄帝臣龙行。出自《竹书纪年》。十三、五龙氏。典出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十四、龙邑。源于芈姓。十五、西羌伏侯龙氏。出自《中国姓氏集》。十七、回族汉化的龙姓。十八、蒙古族汉化的龙姓。十九、龙图腾。二十、贵州龙番以及少数民族中汉化为龙姓的苗族、普米族、哈尼族、彝族、侗族、布衣族、瑶族、傣族、水族等族群中部分族人。

川、黔、滇、桂、湘、新疆、宁夏、海南等地少数民族中的龙姓,一部分是上面提到的各族群汉化的龙姓,一部分是汉族龙姓迁入的少数民族区域而划归少数民族,一部分是汉族龙姓与少数民族相互婚配交融,归属少数民族或归属汉族龙姓。武陵龙氏各支派编纂的族谱(房谱、家谱)中,已发现不少伯高公的裔孙的支派,属当地的少数民族,有的虽然没有族谱,但有口传的历史,这一庞大族群,依然保存着伯高祖、西仲祖、钦、琮、瑊、瑀、琳五派或祖籍湖南、江西某县某乡的记忆。

必须提醒宗亲注意的是:“以龙纪官”,纪,通“记”。并非姓龙名纪官。“龙行”,指黄帝乘龙辇出行,也指职掌官员。算是行为或职掌、官职名吧,并非姓龙名行。“龙师”,黄帝部落军事组织的称号,并非姓龙名师。

历史上两个有名的直谏之臣:夏桀朝的龙逢、商纣朝的比干。比干,不姓比,龙逢,也不是姓龙。龙逢是关姓等的鼻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