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军军事体制与武装力量(一)美军军事体制特点1.文官控制军权,国防部统管三军美国《宪法》和《国家安全法》规定,国防部部长、国防部副部长和三军军种部部长必须由文官担任。因此,领导美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以及所属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和陆海空军军种部的主要成员均为文官。实行文官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国防部集中统一领导三军的权力。目前国防部不仅负责三军的作战指挥,制订三军的统一政策,而且负责制订三军的军事预算,确定三军兵力,统一领导三军的国防科学技术和后勤供应等工作。 2.指挥和管理分离美军统帅机构在作战和平时管理上实行双轨制工作,即作战指挥系统和军事管理系统。作战指挥系统通过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各联合军种司令部——作战部队指挥机关进行。而军事管理系统则通过国防部——各军军种部——作战部队管理机关来进行。作战指挥系统平时负责为作战部队制订作战计划,实施作战指导,统一军兵种作战训练原则,不过问军事管理事务。军事管理事务完全由陆、海、空军军种部及其有关业务部门负责实施,主要包括行政管理、部队组建、装备、军事训练和后勤供应等方面的工作。美军认为这种作战、行政管理分立的指挥机制有利于发挥管理效能,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3.指挥机构精干,管理系统庞大国防部是总统领导与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髙军事机关,负责防务政策、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以及国防事务的全面管理,并通过参联会对全军实施作战指挥。它由国防部本部系统、军种部系统和作战指挥系统三部分组成。国防部本部系统主要负责政策、财政、军务等全军性事务,以及各军军种部之间的协调。国防部长是国防部的最高领导,设有17个国防局和11个直属专业机构。 参联会由参联会主席、副主席、陆军参谋长、海军作战部长、空军参谋长和陆战队司令组成。参联会主席是总统、国防部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首席军事顾问。参联会的职能是:平时,向总统、国防部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关于军队建设、国防发展项目与预算、采购需求评估、联合作战条令、联合训练政策等方面的建议。战时,协助国家指挥当局对武装部队实施战略指挥,监督各联合司令部的军事活动。 军种部包括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主管各军种建设,平时主要负责部队的行政管理、军事训练、拟定作战和动员计划、制定装备发展计划和各种条令条例,战时负责向各联合司令部提供作战部队。联合司令部通常按地区或职能划分,其数量不固定。目前,美国有10个联合司令部,分为6个地区性司令部和4个职能性司令部。 4.大量使用文职人员美军认为使用文职人员可以使学有专长及熟悉业务、作战训练、工程技术和自动化处理等技术人员长期在军队起骨干作用,有利于军队特别是指挥和技术业务部门的建设,同时可节约大量管理和训练经费。美军统帅和管理部门是依靠大量文职人员展开工作的,就是作战指挥系统也有相当数量的文职人员为保障指挥和非作战条件下作战机构的管理而工作。按雇用部门计算,陆军雇用23.6万人,海军(含陆战队)雇用20.6万人,空军雇用16.9万人,国防部及直属机构雇用9.7万人,合计70.9万人。 (二)武装力量1.武装力量兵力美国武装力量由陆军、海军、陆战队、空军和海岸警卫队5个部分组成。截至2007年9月底,美军现役部队137.9万人,预备役部队82.6万人,文职人员70.9万人。海岸警卫队平时由国土安全部指挥,战时则由国防部通过海军部指挥,共约4万人。 陆军现役兵力52.2万人,占美军总兵力的37.8%。编有5个集团军司令部、4个军司令部、10个师司令部(一般各控制4个旅战斗队)、2个独立旅、4个独立团。 海军现役兵力33.8万人,占美军总兵力的24.5%。作战部队分成两大舰队群,即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编为5个作战舰队。海军陆战队现役兵力18.6万人,占美军总兵力的13.5%。现役作战部队编为3个陆战师、3个陆战航空联队和3个部队勤务支援大队,以及若干个陆战队保安连和舰上分遣队。 空军现役兵力33.3万人,占美军总兵力的24.1%。编有13个现役航空队,65个飞行联队/大队、14个航天联队、161个飞行中队(作战中队100个)、9个洲际弹道导弹中队。 2.预备役人员美军预备役部队按组织系统分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后备队两部分。国民警卫队含陆军国民警卫队、空军国民警卫队和海岸警卫队。后备队含陆军后备队、海军后备队、空军后备队和陆战队后备队。预备役人员按动员程度分为3类:第一类为待命预备役人员,由编组部队和非编组单个待命预备役人员组成。第二类为待编预备役人员,即动员时可征召的参训人员;第三类为退役预备役人员。必要时可应召增补负责作战支援和训练的部队。截至2006年9月底,总计预备役部队82.5985万人;另外,海岸警卫队预备役部队总数为1.2843万人。 三、国防部的领导机构及职责美国国防部负责指挥陆军部、海军部(包括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空军部三大军种部,以及10个联合作战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欧洲司令部、联合司令部、北方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南方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战略司令部、运输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同时国防部内部设立了17个机关局(包括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国防情报局等),并负责管辖包括TRICARE管理中心、国防技术信息中心等11个直属业务机构(DODfield activities)(图2-1)。 美军卫生组织体制如下图。四、作战司令部卫勤组织体系(一)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卫勤指挥机构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是由美国各军事力量主要军种首长组成的联合机构,主要职能是对各军种进行协调和联合作战指挥,成员包括主席、副主席、陆军参谋长、空军参谋长、海军作战部长和海军陆战队司令。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法定的美军最高军官和美国总统最重要的军事顾问,通过各作战司令部指挥美军的行动。参谋长联席会议最主要的办事机关是联合参谋部,下设作战、情报、战略计划与政策、人力与人事、通信与指挥、后勤、作战计划与联合力量发展、部队结构资源与评估8个业务部门。 参谋长联席会议中负责卫生事务的最高官员是联合参谋部军医主任(Joint Staff Surgeon)。现任联合参谋部军医主任是David J.Smith海军少将,他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首席医学顾问,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联合参谋部、各联合作战司令部指挥官提供有关作战医学、部队健康保护、卫生战备等方面的建议,同时还代表美军参加北约卫生部长委员会,并担任国会指定成立的未来军队医疗卫生特别工作组的领导。 (二)各联合作战司令部的卫勤组织体系美军目前设有10个联合作战司令部,分别为:中央司令部、欧洲司令部、联合司令部、北方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南方司令部、特种作战司令部、战略司令部、运输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 美军各联合作战司令部内都设有专门的军医主任(Command Surgeon),负责各司令部内部所有与医疗卫生有关的事务,军衔一般为上校或少将。 五、陆军组织体系 陆军(United States Army)成立于1775年6月14日,是美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地面作战。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陆军有正规部队539675人、国民警卫队360 351人、预备役197 024人。 陆军由指挥机构和各个部队单位组成(图2-15)。指挥机构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的司令部:陆军司令部(Army Commands),负责制订各种具体规程,以执行《美国法典》第10卷(武装力量)中规定的各种职能;陆军军种组成司令部(Army Service ComponentCommands),是执行军事任务的机构编制,战区司令官可以根据需要将一个或多个陆军军种组成司令部作为联合部队的地面司令部,或者作为联合任务部队的司令部;直属单位(Direct Reporting Units),主要是为陆军提供广泛而全面的支援保障。部队单位根据编制由大到小依次为军团、军、师、旅(团)、营(中队)、连、排、小队、班和火力组等作战部队(图2-16)。 六、陆军卫生部组织体系陆军卫生工作的任务是为美陆军部队提供平时与战时的医疗保障和后勤管理,主要由陆军卫生部(USAMEDCOM)和部队卫生单位(Field Medical Units)来执行。陆军卫生部是美陆军指挥机构的直属单位,负责统一指挥和管理美陆军的所有固定医疗机构和设施;部队卫生单位隶属于陆军的部队单位,是为各作战部队提供医疗卫勤保障,由于其任务职能必须与作战部队一致,因而直接受陆军战区司令部(ASCC)的管理和指挥。 陆军卫生部成立于1994年,陆军部下属的一级司令部,也是陆军的直属单位。负责统一指挥和管理陆军平时与战时的医疗保障工作,以及为陆军医务人员提供专业教育和训练,为陆军部队卫生单位制定准则、条令,为陆军部队提供医学、牙科学与兽医等医疗服务。部队卫生单位分布于各个战区内,主要任务是为陆军部队提供卫勤保障。根据卫勤救援阶梯的不同,部队卫生单位可以分为营级、师级、军级和军以上卫勤救援力量。 陆军卫生部的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山姆休斯顿堡,现任部长为Eric B. Schoomaker中将,他同时还担任陆军军医署署长(Surgeon General)一职。陆军军医署署长负责向陆军参谋长及其他行政主官提供专业上的指导和建议,其也可以对部队卫生单位进行业务指导,但是不能对其下达命令。陆军卫生部部长则负责指挥和管理陆军的固定医疗机构及其他设施。这种一人兼任两职的人员设置保证了陆军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根据2007年12月的统计,陆军卫生部约有27 000名军人和28 000名文职人员。此外,还在各野战部队、国民警卫队和陆军预备役部队中部署了大约50 000名的军队医务人员。2009年,陆军卫生部共为超过500万名的陆军现役军人、退休退役人员及其家属提供平时与战时医疗保障,财政预算达97亿美元。 七、陆军战时卫勤保障体系(一)战时卫勤保障体系陆军的战时卫勤保障体系分为5级。上一级的卫勤保障力量在具有下一级卫勤保障力量相同救治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救治内容和功能。卫勤力量的任务是对受伤士兵进行必要的伤口处理或手术治疗,以确保其能够安全送达后方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1.Ⅰ级卫勤保障 Ⅰ级卫勤保障是对受伤士兵进行初步的医疗救治。陆军在整个作战地带(CZ)和后勤地带(COMMZ)都提供Ⅰ级卫勤保障。Ⅰ级卫勤保障力量主要是指战场卫生队和卫生排,其保障任务包括搜集和后送伤员、紧急医疗救治(自救/互救、气管插管)、疾病预防、常规门诊治疗等。如果作战部队未配备Ⅰ级卫勤保障力量,则由Ⅱ级卫勤保障力量对其提供相应的卫勤保障。 2.Ⅱ级卫勤保障 Ⅱ级卫勤保障除了具备Ⅰ级卫勤保障的救治能力外,还增加了牙科医学、检验医学、X射线检查和伤病员伤情观察等救治内容。Ⅱ级卫勤保障也分布于作战地带(旅、师、军)和后勤地带。II级卫勤保障力量包括前沿支援卫生连(Forward Support Medical Company)、主要支援卫生连(Main Support Medical Company)、师支援卫生连(DSMC)、旅支援卫生连(BSMC)、师空运后送卫生连(DACMC)等。部分II级卫勤保障力量还可以提供验光和精神卫生保健服务。此外,前沿外科手术队(FST)可以对后送前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伤员提供卫勤保障支持。 3.Ⅲ级卫勤保障 Ⅲ级卫勤保障力量是指战斗支援医院(Combat Support Hospitals)。野战医院可以向各类伤员提供内科、外科和精神卫生方面的治疗服务。伤员病情进一步稳定后,可以被后送至后勤地带或战区以外的地点接受治疗。 4.Ⅳ级卫勤保障 Ⅳ级卫勤保障力量通常也是指战斗支援医院,其救治能力与Ⅲ级卫勤保障中的战斗支援医院相似,但是两种战斗支援医院在可移动性和模块化特点方面有所不同。Ⅳ级卫勤保障力量可以为伤病员提供进一步的医疗救治,以稳定伤员病情,为将其后送到美国本土进行治疗提供保障。 5.Ⅴ级卫勤保障 Ⅴ级卫勤保障是指在美国本土的医院为伤病员提供最终的确定性治疗。提供治疗服务的医院并不仅限于军队医院,也包括退伍军人事务部和地方医疗机构下属的医院,比如国家灾害医学系统(NDMS)下属的医院。 (二)战区陆军卫勤保障组织体制陆军在战区的卫勤保障,按作战部队级别可以分成军及军以上的卫勤保障(Health Service Support in Echelons Above Corps or Corps)、师级卫勤保障(Health Service Support inEchelons Division)、营级卫勤保障(HealthService Support in Echelons Battalion)三个层次。 军及军以上的卫勤保障属于战时卫勤保障体系中的Ⅳ级和Ⅴ级卫勤保障。军及军以上的卫勤保障力量的任务是接收作战地带的伤员,将其送到后勤地带的战斗支援医院,对其进行确定性和康复性治疗,并为隶属于军及军以上的卫勤保障部队提供卫勤保障。军及军以上的卫勤保障力量主要包括战区陆军卫生部、军卫生旅和战区支援卫生营(Area Support Medical Battalion)。军级战区陆军卫生部的可移动性为35%,军以上级战区陆军卫生部的可移动性为20%。 师级卫勤保障属于战时卫勤保障体系中的Ⅲ级卫勤保障。师级卫勤保障的主要任务是在战区医院向各类伤病员提供内科、外科和精神卫生方面的治疗服务。师级卫勤保障力量的组成包括师军医主任办公室和前沿支援卫生连、主要支援卫生连、师支援卫生连、旅支援卫生连、师空运后送卫生连等。 营级卫勤保障属于战时卫勤保障体系中的Ⅰ级和Ⅱ级卫勤保障。营级卫勤保障的任务职能是为在战区搜集、紧急救治和后送伤病员,以及为其下属的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培训、教育和咨询等。营级卫生支援力量呈模块化分布,主要由卫生排组成。 1.战区陆军司令部军医主任/副参谋长(The Army Service Component Command Surgeon/Deputy Chief of Staff)战区陆军司令部军医主任负责向战区陆军司令部提供关于整个战区陆军部队卫勤保障的政策计划和建议,包括:计划、协调和制定医疗后送政策,并提出后勤地带和友军地区的卫生咨询意见;分析核化生武器对战区内的人员、军事作业犬、补给物品和水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制定和监督大规模人员伤亡救治计划等。 2.战区陆军卫生部(EAC MEDCOM)作为陆军一个战区最高级别的医疗部门,战区陆军卫生部直接向战区陆军司令部报告,同时也对其下属医疗机构(主要是卫生旅)进行指挥和控制。战区陆军司令部提出卫勤计划的相关政策方针和指导原则,战区陆军卫生部负责协调和执行卫勤保障任务。为了确保为整个后勤地带提供充分的卫勤保障,战区陆军卫生部部长要与战区陆军司令部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战区陆军卫生部对其下属的卫生旅进行常规的行政指挥和业务指导,并提供通讯、自动数据处理支援和卫生专业意见。 战区陆军卫生部部长下设参谋长办公室,负责为陆军士兵提供临床、牙科、兽医、预防医学和营养护理等方面的卫勤保障。参谋长办公室有数个助理参谋长,分别负责主管计划情报、公共事务、审计、勤务以及人事等方面的工作(图2-24)。 3.军卫生旅(EAC Medical Brigade)军卫生旅是战区陆军卫生部的下属医疗机构,负责向军及军以上的部队提供卫勤保障。卫生旅的主要任务包括:制定短期规划和医疗后送计划(包括伤病员后送调度等);为战区陆军卫生部部长提供准确、及时的卫勤信息;规划和协调补给物品和维修的保障流程;提供预防医学、精神卫生、牙科勤务和兽医勤务等卫勤保障。 4.师军医主任(Division Surgeon)师军医主任是师级司令部的卫勤参谋,其通常是在师参谋长的管理监督下行使职能。师军医主任的职责是向师司令部提供卫勤方面的相关建议,并通过师军医主任办公室对师属部队的所有医疗活动进行技术监督和协调。 师军医主任办公室分为4个部门:医学计划与执行部、作战卫生勤务部、伤员分流与报告部和预防医学部。其涉及的专业领域包括卫勤指挥、预防医学、医疗救治、医学监督、医疗后送、作战卫生勤务、医学情报、战斗应激控制、牙科勤务、医学训练等。 5.战区支援卫生营(Area Support MedicalBattalion,ASMB)战区支援卫生营是为战区作战部队提供卫勤保障的医疗机构。主要任务是:为部队提供卫勤保障;为司令部提供卫勤意见和建议,包括部队卫生工作和士兵健康状况的建议;对其下属医疗机构的卫勤保障进行指挥和管理、监督和协调;对其下属医疗机构后送来的伤病员进行分流和管理等。 卫生营的下属医疗机构包括营部、后勤部和卫生连。营部的任务职能包括管理和指挥其下属的卫生连(ASMC)、卫生分队(ASMD)的卫勤活动,并对其提供后勤支持;规划和协调Ⅰ级和Ⅱ级卫勤保障工作的开展;向上一级报告前方卫勤保障的相关信息;对医疗资源(人员和装备)进行分配和部署,以确保为部队提供充足的医疗救治;为部队提供预防医学、精神卫生、眼科保健(包括验光、配置护目镜等)和通讯支持;计划、协调和监督通讯、业务、培训、安全和情报等工作;后勤部负责对医疗机构提供卫生补给支援,并对医疗装备的保养进行监督;卫生连的任务是为部队单位提供医疗救治和进行伤病员后送,卫生营对卫生连提出的后送申请进行审查,并负责指挥协调工作(上至军卫生旅,下至卫生连)。 6.卫生连卫生连主要配属给师、旅级作战部队,提供卫勤保障。下设1个连部、1个救治排、1个医疗后送排和1个精神卫生科。连部负责统一指挥和管理其下属医疗机构的医疗活动。救治排的任务职能是建立营救护所;将伤病员从受伤地点或容留地点后送至营救护所;在营级部队中监督和指导卫生工作。医疗后送排的任务职能是对伤病员进行紧急救治、分类安置和分流;向伤病员提供必要的卫生补给品和生活补给品。精神卫生科主要是为伤病员提供战场心理疏导等服务。 救治排的主要任务是接收伤病员,并根据其病情进行分类、治疗。救治排可以提供小型外科手术、内科学和普通牙科医学治疗。此外,它也提供基本的诊断学和放射学检测,以及患者容留服务。救治排由排部、1个救治分队和1个地区支援分队组成。为了便于通讯联系,救治排还配备有7个无线通讯设备。 救治分队包括2个班,其任务职能是提供紧急救治和常规体检服务。每个班可以分成若干个治疗小组(A组和B组)来执行特定的任务,也可以加到其他的治疗班中以加强救治能力。 地区支援分队包括1个地区支援治疗班、1个地区支援班和1个患者容留班。治疗班提供创伤救治服务;地区支援班提供紧急牙科医学服务、少量的实验室和放射学检查服务,以及输血支援;患者容留班包括一个患者容留所,其可以为患者提供一定的容留治疗。 医疗后送排执行地面医疗后送任务,并在后送途中为伤病员提供医疗支持。包括1个排部、4个医疗后送班(或8个救护车组)、1个高机动多用途轮式控制车和8个轻型多用途救护车。 每个医疗后送班由2个救护车组组成。每个组配备1名卫生员和1名司机。救护车组的职责是收集、治疗伤病员,并将其送到营救护所(或分所)或救护交换点。救护车上装有战术FM通信设备。 7.卫生排卫生排主要配属给营级作战部队,提供卫勤保障,下设1个排部、1个救治班、1个医疗后送班和1个战斗卫生员分队。营军医主任担任卫生排指挥官,救治班由2个救治组构成,每组包括1名军医和3名卫生士官。医疗后送班由4个救护车组组成,每个组配备1名急救卫生员和1名司机。战斗卫生员分队的人员配置,根据所属作战部队的类型而有所不同,人数在9~12名之间。 (刘胡波,刁天喜.美国军队卫勤保障[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