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哺乳期,哪些药物不能吃?

 壶浆箪食 2015-12-01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个妈妈都想把世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的宝宝,而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最好的东西莫过于母乳。然而在漫长哺乳期当中,稍微不注意,妈妈就可能生病,母乳就可能受到药物的影响,给宝宝的「口粮」供给带来危害。


哺乳期生病,妈妈们用药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复方感冒药,潜在的回奶药

现在大多数妈妈是职业女性,但是为了让宝宝得到母乳喂养,出现了不少「背奶妈妈」。我身边就有一位背奶妈妈,但一次意外的感冒差点使她给宝宝断了「口粮」。


那一次她感冒,为了尽快痊愈,吃了缓解鼻塞的新康泰克。服药 3 天后,她发现自己的产奶量明显减少了,开始怀疑是不是她吃的药造成的,于是打电话向我咨询。


我告诉她,新康泰克属于复方感冒药,每粒胶囊里含有 90 毫克盐酸伪麻黄碱,4 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商品名:「扑尔敏」),这两个成分通过乳汁对宝宝尽管产生不了什么危害,但都可以导致奶量减少。


普通感冒是可以痊愈的,而这种药只能是缓解症状,所以我建议她不要吃了。同时建议她多喝一些汤水,促进药物排出,并尽可能地抽出时间亲自喂宝宝,刺激母乳分泌。




这四类药物,会通过乳汁伤害宝宝

母乳喂养按理说是每个妈妈都可以顺理成章做到的事情,但无奈的是,存在下面几种情况的妈妈就不得不被迫放弃哺乳:


  • 艾滋病、结核病、嗜 T 细胞感染等传染类疾病;

  • 吸毒者或酗酒者;

  • 进行癌症放、化疗的妈妈。


被迫放弃哺乳的妈妈,可以由医生开具处方药回奶,目前常用的西药处方回奶药是溴隐亭。具体服用方法可以咨询医生。


药物除了可能影响妈妈的产奶量外,有些药物还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哺乳期妈妈要尽量避免使用以下药物。


1. 利巴韦林

利巴韦林也叫病毒唑,在孕期使用有明确的致畸作用,在哺乳期使用的安全性也没有临床数据支持,而且此药从身体完全清除甚至需要几周的时间,应该在哺乳期避免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抗病毒的药物,妈妈都不可以用,治疗带状疱疹的阿昔洛韦,妈妈在哺乳期就可以用。


2. 四环素类抗生素

这类抗生素除了四环素外,还包括金霉素、多西环素(又称强力霉素)、米诺环素(又称美满霉素)等。这类药物可以进入乳汁,若哺乳期妈妈长期服用,有导致宝宝出现四环素牙的风险。


3. 含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

国内市场上常见的避孕药多为复方避孕药,通常包含两类成分:孕激素和雌激素,如优思明、妈富隆等。


哺乳期应尽量避免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长期服用会抑制泌乳,导致妈妈产奶量减少,从而影响宝宝的「口粮」。不过,只含有孕激素的避孕药,是可以使用的。


4. 安乃近等含有氨基比林的药物

氨基比林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要说安乃近、去痛片、安痛定这些药名,你一定听说过,这些药的有效成分其实就是氨基比林。


这个成分的主要功效是解热镇痛,常常被用作退烧止疼药使用。而实际上,这类药物是国际上普遍禁止使用的,任何人群都不应该使用这类药物退烧。


这个成分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极有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1)血液方面的影响

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重者有致命危险,也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2)皮肤方面的影响

可引起荨麻疹,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症。


患有大疱表皮松解症的患者,皮肤会像薄纸一样脆弱,只要遭到轻微的碰撞或摩擦,皮肤和身体内部就会溃烂。


正是由于氨基比林类药物会引起这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 20 世纪 70 年代,这类药物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就已经被禁用了。目前,氨基比林作为单方制剂已于 1982 年被我国卫生部门宣布淘汰,但是含有氨基比林的复方制剂却仍在我国的临床治疗中使用,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

现在我们知道了,在文章开头的投票中,只有阿昔洛韦是可以在哺乳期使用的,你答对了吗?

果在哺乳期还有其他用药方面的疑问,可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下载丁香医生App,向临床药师一对一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