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风力发电场前期现场考察要点(下篇)

 崤函墨客 2015-12-01

 六、施工用水、用电及临建

  考察风电场区域内或附近是否有条件便利的可引接用水、用电资源,根据现场情况对用水、用电方案进行对比优选。对于可利用接引的方案,考察人员应确定施工用水、用电接引距离。对于无可引接的用水、用电方案,可结合现场考虑选用打井取水或车辆运水,施工电源等方案。

  临建指的是为风电场主体工程服务的建筑及其它设施,即临时施工场地,如现场办公用房,临时住宿、工棚、加工厂、道路等,现场考察时应综合考虑施工用水、用电,升压站位置、道路、线路走向、地形地势、周围环境等条件确定临建的位置。

  七、集电线路的确定

  风电场集电线路有架空线、电缆、电缆架空线混合三种接线方式,集电线路方案根据风电场场址所在位置、场址地势起伏情况、平均海拔高度、环境温度、工程区地质条件等现场实际条件对集电线路方案进行确定。并结合现场地形地貌整体走势、升压站布置及尽可能控制造价的情况下,确定集电线路大致走向,避免与场内已有集电线路交叉。风电机组、升压站布置时还应与场内已有的集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

  八、其他

  每个风电场都有其独特性,考察内容也不尽相同,对于不同的风电场还应对可能存在的自然林、旅游、文物等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军事设施、压矿、涉及两个县级及两个以上的行政区、与建设风电场冲突的项目等进行考察。

  风电场场址外考察内容

  一、气象站

  气象站的考察对于整个风电场建设是重要的一环,选取合适的气象参证站,才能准确地反映出整个场区的风能资源条件,从气象站获取的资料可用于对测风数据的处理、资源条件的分析、风电场各项风能要素的确定、分析拟建场区的特殊气候影响等,在风电场前期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收集与拟建场区距离最近的气象站相关气象资料,对于地形特别复杂的地区,尽可能收集多个气象站资料。考察气象站类型(国家基准气象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一般站),是否有迁站及仪器更换记录,记录其选用仪器型号、是否经过标定、常年盛行风向,海拔高度,收集气象站基本参数、人工站及自动站资料、与风电场现场实测数据同期的数据、多年平均风速、灾害性天气记录等,同时要观察气象站周边环境,确定其周围是否有遮挡,以判断对测风数据的影响度及参证站的代表性。

  二、接入站

  投资建设一个完整的风电场,考虑发电送出的问题,拟接入站的实地考察也极其重要,需对拟接入站的容量、负荷、运行情况、调度等进行实地考察论证,确定其是否预留本风电场的间隔或是否具备扩建的条件,能否保证风电场满足并网条件,是否存在限电情况,如有必要,还需考察接入站的上一级变电站,确保拟建风电场能够接得上、送得出。

  三、临近风电场

  若风电场临近有已建的风电场,可了解相邻风电场的风能数据、风电场运行情况,搜集临近风电场可借鉴相关问题。另需考虑相邻风电场之间相互影响对发电量的折减。

  需参考现场考察资料阶段

  风电场整个寿命周期即从有投资意向到投资终结的全过程分为多个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那么风电场的哪些阶段需结合现场考察工作判断分析风电场的整体情况呢?在测风、宏观选址、规划、项目遴选、预可、可研、相关专题报告、支持性文件批复、项目评审、微观选址、尽职调查、可研修编、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多个阶段开展工作时均需部分或全部借鉴现场考察收集的资料。

  结语

  风电场前期工作是风电场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加快风电发展的重要条件。风电场前期现场考察为风电场前期工作提供更加直观、准确、有效的参考依据。湘能电力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凤国先生主要介绍了前期现场考察的要点工作,对考察人员如何高效顺利地完成风电场前期现场考察任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