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道树

 卿吾所忆 2015-12-01
1.单排行道树

通常在人流量较大,空间较小的街区采用。行道树间距宜为5至7 米,周围砌筑1.5米×1.5米的方形树池,树种采用干直、冠大、树叶茂密、分枝点高、落叶时间集中的乔木,一个街区最好选择同一树种,保持树型、色彩等基本一致。

2.双排行道树

人行道宽度为5至6米,门店多为商业用户,人流量较大,采用单排行道树绿化遮荫效果差,布置花坛又影响行人出入,在这种情况下,可交错种植两行乔木。为了丰富景观,可布置两个树种,但在冠形上要力求协调。

3.绿化带内间植行道树

当人行道宽度为5至6米且人流量不大时,可在人行道与车道之间设置绿化带,绿化带宽度应在2米以上,种植带内间植4至5棵行道树,空地种植小花灌木和草坪,周围种植绿篱,这种乔灌草结合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且极大地改善了行道树的生长环境。

4.行道树与小花坛

人行道较宽,人流量不大时,除在人行道上栽植一排行道树外,还要结合建筑物特点,因地制宜在人行道中间设计出或方或圆或多边形的花坛(即要考虑绿化效果又要方便行人通过)。花坛内可采用小乔木与灌木和花卉配置,形成层次感,也可用花灌木或花卉片植成图案。

5.游园林荫路

宽度为8米以上的人行道,多为居民居住区街道或滨河路,这里可布置成弯曲交错的林荫路形式,在林荫路中设置小广场,修建凉亭、座椅、儿童游戏设施等供行人休息和娱乐,实际上起到小游园的作用。种植上,可采用乔灌草与藤本植物相结合。














 一、设计原则

  1.一般新建区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绿地率不应低于25%.

  2.居住区内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

  (1)居住区公园:主要设置应包括花木、草坪、水面、凉亭、雕塑、健身休憩设施、停车场和铺装地面等;园内布局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和清晰的浏览路线;最小用地不得少于1公顷。

  (2)小游园:主要设置应包括花木、草坪、健身休憩设施和铺装地面等;园内布局要有一定的功能划分;最小面积不能小于0.4公顷。

  (3)组团绿地:主要应设置花木、草坪、桌椅等,面积不应小于 0.04公顷。

  3.在设计风格上,绿地内部应协调统一,也要尽可能与城市绿化规划协调统一。同时应根据居住区的规划,因地制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并适当保留和规划改造范围内已有的树木和绿地。

  二、设计要点

  1.居住区绿地设计在内容设置上要健全,同时应充分考虑各级绿地的服务半径。除中心绿地,其他绿地应尽可能的均衡布置,点、线、面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还应注意方便居民前往,并尽可能和公共活动场所和商业中心结合。

  2.平面布局与立面设计

  (1)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在划分上可分为规则式和均衡自由式。规则式即有明显的主轴线、对称或不对称,或者呈规则的几何图形;均衡式则布局灵活,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自由分区,但在总体上要给人一种均衡合理的感觉,自由活泼但又不失严谨。平面设计中要注重色彩的处理,绿地虽然要以“绿”为主,但也不能太单一,可利用有色植物如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等或成片草花使绿地有一定的色彩变化。

  (2)立面设计:立面设计应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人为塑造)、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来塑造立面效果。大片绿地则可利用成片乔灌木、竹林等来塑造。同时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透视效果,以取得移步换景的良好效果。

  3.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绿地的绿化效果主要靠植物来实现,为创造出舒适优美的居住区环境,植物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以绿为主,采用常绿树与阔叶树、速生树与慢生树、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不同花期的草花与木本花卉相结合,使绿地一年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2)植物栽植要避免过于杂乱,要有重点、有特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丰富中求统一。

  (3)植物的选择要注意适合当地条件,便于日后管理。应选择病虫害少,有地方特色的树种,如法桐、白蜡、银杏、毛白杨、国槐、垂柳、女贞等。草花可选择宿根生及自播繁殖能力强的,如美人蕉、波斯菊、虞美人、葱兰等。在立体绿化面可利用地锦、紫藤、爬山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