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商惹毛了传统商业

 昵称29431565 2015-12-01

在这儿,可以分析一下传统商业。传统商业,究竟方便了谁,造富了谁?黄金地段的商铺,全都是巨额的租金,这租金、水电费、营销品的开资等必然转嫁到商品里面,即使是真品(注意,我说的是即使),里面增加了巨额的附加值,然后让消费者买单,这就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决定权了。而租金的收益,被谁拿去了?反正我们都知道,工薪阶层,甚至中产阶级能够在黄金地段买上一间价值数百上千万的商铺的可能性,有,但是多大,不敢说。也就是说,管他是大前门,还是大后门,店铺的关闭,最受损失的,不一定是经营者,而是拿不到租金的商铺拥有者。

对于一件商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价值是由市场决定的,你可以选择高定价,但是你不能强迫别人来买,所以,在充分发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商品的价值应该是一个店主与消费者之间的一个动态博弈过程,商品如果能够取得一个好的销量,能够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那么它一定是无限接近买卖双方心理价格底线的一个标价。它可能是卖方的一个合理精准的计算,也可以是一个横向的全面比较,很遗憾的是,传统商业并没有实现这一点,所以,淘宝等电商更象一个充分发展的市场化的市场,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一览无遗的价格比对,配合上销量、评价、服务等比对,这让消费者有了充分的最大化的知情权和一个相对完善的选择权。这种模式,完全不是传统商业所可以比较的。传统商业,有些品牌为了实现价格的垄断、减少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往往一个区域只有一个代理商,他拥了了这个区域的商品定价权,没有了同商品的价格比较,自然消费者就没有了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其优劣,自见高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