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哥斯拉》:风格化的怪物电影 电影日报

 txqczy 2015-12-01

作者:潘萌


简单谈一点我对于"直到最后结尾部分才有激动人心的场面,哥斯拉出场时间太少,之前半遮掩的做法也是褒贬不一,请教导演的意图何在"的理解吧。
四月初在华纳片场看半小时片花的时候,Gareth有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要么坚持做个人化风格的电影,努力使之流行;要么尝试做通俗流行的电影,但努力把它做得很个人风格化。《哥斯拉》对我来说,就是后者。”
说明作为一个初到好莱坞打拼的外来者,他其实想得很明白。而且从成片来看,他也确实做到了在怪兽类型片里保留自己的个人风格。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哥斯拉》跳伞那个sequence,就和一般的好莱坞大片的跳伞挺不同的,镜头很缓慢,构图很抽象,连配乐都不是那种哒哒哒哒的爆米花电影配乐,而居然用了《2001太空漫游》!当时看到这里真的觉得有点小惊喜,于是更加期待全片。
但是等电影上映看完成片之后,反倒略微有点低于期待。导演很灵,卡司也够,视觉特效没话说,为什么看完感觉还不如半个小时片花精彩呢,想想还是故事和剧本出的问题。从故事层面来说,我感觉这一版《哥斯拉》的气脉是断的,分场也很凌乱,这和中间不停的换编剧应该是息息相关的。别看最终writing credits就两个人,剧本研发期间可是过了好几手。哥斯拉这个项目在好莱坞飘了也蛮久了,在剧本开发阶段磨了好久,(另一个听得耳朵都长茧子的项目是达伦的诺亚方舟),事实证明,如果一个项目一直在天上盘旋,所有人都听说过它,最后的结果出炉可能就不会太理想。
回到题目中说的导演意图,应该说导演对如何平衡怪物与人物,情感与逻辑,是有思考的,只是比较遗憾并没能够在电影中完全实现出来。对于第一次试水studios暑期大片的外国导演,既要迎合又要展现,已经算不错了。
虽然有这样的小遗憾,但《哥斯拉》全球票房还是赚大钱的啦,北美首周末票房已经突破9000万美金,这在今年新片开画的成绩中仅次于美队2,成绩比去年环太平洋要强很多。
更多的料都写在访谈里:

反英雄大怪兽——《哥斯拉》导演Gareth Edwards访谈 - 好莱坞流浪记 - 知乎专栏

最后以哥斯拉的日本粉丝画的肥嘟嘟斯拉收尾~



查看知乎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