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子牙前世今生不得不说的秘密

 数字人生6688 2015-12-01
标  题:
您的馆藏文章“姜子牙前世今生不得不说的...”已被标精
时  间:
2016-02-15 14:42:01
馆友“数字人生666”:
         您好!您的馆藏文章“姜子牙前世今生不得不说的秘密”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6年2月15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历史/文化”下“读书心得”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

────360doc个人图书馆
说起姜子牙,那绝对是阐教的风云人物,此人道法不及阐教十二金仙,跟随原始天尊的时间也不如燃灯道人,偏偏封神这么大的功果,却要给他。楼主偶然间翻看一篇古文,正好看到其中一些故事,觉得颇为传奇,就给大家手打上去了。当然,书比较老了,可能是民国时候的了,文字也显得比较晦涩,楼主就自己翻译了一下,楼主文笔不佳,还望诸位看官谅解。

  自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后,万物初萌,生机勃勃,灵气冲盈,夺天地之造化,便有了修真一说。若论修真正统,天地间莫过于盘古血脉的三位教主——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自此三位教主开始收徒立教,传盘古正道。

  太上老君兴人教,元始天尊立阐教,通天教主创截教,圣人眼里无日月,眨眼间,便过了千年,截教独领风骚,弟子万千,成为天下间第一大派,所谓盛极必衰,纵使圣人也难出其右,冥冥间自有定数,截教,本就是应劫而生,如今,大劫将至,自要应劫。

  却说茫茫雾海中,昆仑山直入云霄,仙气飘渺,也不知谁在此山上修砌了一条山道,直入峰顶,拨开云雾望去,煞是清晰,此时看来,却见山下有一黑点在山中行走,细看下却非是人类,而是一个虎头人身的道人,这道人与虎无二样,却肋下生有二翅,更穿了一身素色长袍,壮硕非常,双目中更是精光闪闪颇有灵性,一见便知是一位颇有修为的妖仙。古语有云:虎生双翼为飞熊。故而这妖仙长得虽似虎,实则为飞熊。这道人也不施展法术而是沿着昆仑山的山道一脸虔诚地三叩九拜往山上走,看上去颇为吃力,这昆仑山直入云宵,不知有多高,像他这般行来,不知要经过多少个日月才能到那峰顶,但人人都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只是没有人相信,他此行能达成所愿。

  眨眼间便过了数月,飞熊道人终于到了昆仑山顶,只见山顶上云雾缭绕,仙气环边,深吸口气,只觉无数天灵地气涌入体内,好不畅快,灰熊道人抬眼望去,只见一座宫殿立于山间,磅礴大气,紫气碧光,却与这山间秀木碧峰浑然天成有若一体,真是天地造化,灰熊道人吃力整了整长袍,朝这宫殿走去,走不数步,便见一金色牌匾立于宫门前,牌匾周围仙气环绕清光四射秀出三个大字——玉虚宫。

  原来此宫正是阐教长教元始天尊的道场,飞熊道人来至门前,方要叩门,却听门嘎吱一声,自己开了,吓了飞熊道人一跳,抬眼一看,只见一个满脸稚嫩的童儿露出个头来,见到飞熊道人也不害怕,反而嘿嘿一笑道:

  “掌教大老爷叫我来迎你,你且跟我来吧。”
  飞熊道人忙施礼道谢,那童儿却也不客气,引着飞熊道人朝玉虚宫中走去,一路走一路道:

  “掌教大老爷只收女娲娘娘所造精灵,你不属此类,怎竟不知?终究入不得我门,不过空费力气。”

  那飞熊道人闻言,老脸一红。他怎不知?来此山时便已拜访各地仙山,直到后来听闻昆仑山乃道教正统,本欲去求道,但早有同道中人告诫自己:这位掌教收弟子极讲根基,只收人类,不收异类。只是飞熊道人求道心诚,不肯死心,故而三叩九拜上昆仑求道。如今听了这童儿言语,心中已自凉了一半,当下也不答话,只是跟着那童儿。

  那童儿却似人话痨,一路说个不停,一会问问山下奇闻,飞熊道人便给他讲上一两个,一会又劝飞熊道人去碧游宫求道,飞熊道人也不知那是个什么地方,问了才知是元始天尊师弟通天教主的道场。细问下才知,通天教主不问出处,广收门徒,飞熊道人便略有心动,但转念一想:我既已诚心来此山求仙问道,怎可中途易撤,再转投他处?圣人若知我生了此念,到要怪我不心诚,更不收我了,当即再不去想,跟着童儿入了玉虚宫。

进得玉虚宫,却见一道人躺在床上,微闭双眼,似是神游,又似冥想。却不知为何,这道人气场极大。飞熊道人方看一眼,便不敢抬头再看,更有一种想要跪拜的冲动。再看那童儿,早收了话匣子,乖乖立在门旁。飞熊道人料想此人便是阐教长教元始天尊,忙拜了下去道:
  “弟子道号飞熊,自修了三千年小道,今日愿拜入掌教大老爷门下,求掌教大老爷收了弟子。”

  说完不敢抬头直拜了下去。
  元始天尊看也不看飞熊道人,摆了摆手道:
  “你且去吧,不要在我这空费了日月。”

  说完便不再理他,任他跪在床前,却也不赶他下山,任由他在山上。飞熊道人不明其意,但他心念执著,一有机会就跪在元始天尊面前求他收留,元始天尊说了数次,便也不再理睬他。

  这日,元始天尊打了个哈欠,回身倒在床上睡了去,这一觉便是三百年。元始天尊醒来一看,飞熊已经没了,皮肉骨头早成了灰烬,可是一眼望去却还有一个小旋风在那滴溜溜的转着,细看之下竟是飞熊的魂魄还在那里呢,原来这飞熊道人根本就没离开师父的床前一步。
  见此情景,元始天尊叹了口气摇头笑道:

  “好个飞熊,难得你如此心诚,可本尊曾言非女娲精灵不收,此为立教之本,怎可因你作废,唉,罢了,三十年后,你再来我昆仑山上入我道门。”
  此时飞熊身已化尽,但圣人眼中哪会在乎?只见元始天尊朝那旋风一指,但见那旋风光华一闪便入了人道落了人胎。

  此人姜名尚字子牙,在人间历练了三十年。三十年后,一位老者指引姜尚入了昆仑山,拜入阐教门下修行正道,取道号飞熊。姜子牙后来才知道这位老者便是元始天尊得意门生南极仙翁。其实世间修行,由人修仙的才是正统,其他动物修仙多半被称为了妖,正因为前世的本相,所以姜子牙的道号是飞熊,否则怎会起这样一个道号。只可惜姜子牙根基不好,元始天尊随手一指,虽入了人胎,却没个好根基,虽有仙路,却无仙缘。入昆仑修行四十年后,道无所成。

  此时正逢天地间杀劫,三圣两教共签封神榜,截教应劫,元始天尊令姜子牙下山辅周立封神榜。

  姜子牙论道行,远非昆仑十二上仙对手,论辈分更是远远不及,可封神这么大的功果,元始天尊却偏偏要他来做,更是历经七死七生种种磨难,换作其他人来做这件事,恐怕远没这么坎坷。其实这均是因其心智坚韧,忠心元始天尊。想那修真中人均活了无数个岁月,都是猴精猴精的,能接触到元始天尊这般人物的,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了?可姜子牙在修真界却真算是一朵奇葩,读过封神榜的人,都看的出,姜子牙刚下山的时候,那是傻乎乎二呵呵的一个人,这正是由他的本心所致,所以深得元始天尊喜爱。

  姜子牙辅周伐纣,经过凡尘历练,学尽世间机关,封神之时,早已跟他那十二个师兄一样猴精猴精的了,到封神之时,早不是原来那个只知磕头的灰熊了。

  大家都知道姜子牙在最后是没有神位,世人都认为是他大公无私,可事实上,却全然不是。其实姜子牙原是给自已留了一个神位的,而且留的还是天宫之首——玉皇大帝(封神演义本是明人所作,那时神界早已是大兴数百年之后,早在汉朝时,为了隐去当年玉皇大帝是由三圣相商选出的这一神界丑闻,就流传了玉帝之位不在封神榜之列等事,以至封神榜上却是少了很多重要人物)。我们看封神榜就能看出,这些神仙哪个不是先可着自已的?当时,若不是截教众仙犯了杀戒,你看谁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地帮姜子牙破什么诛仙阵破万仙阵的,都巴不得看他出丑呢,所以这历经人事的姜子牙自是没能落了俗套,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这玉皇大帝身为众神之长,此等齐天洪福又岂是姜子牙之辈所能坐得?

封神台上,姜子牙分封众神,却把玉皇大帝的位置给自己偷偷留下了。
  姜子牙封了众神,却独独没有封玉皇大帝,当时封神台下大多都是截教中人,一见如此光景也猜出了十之八九,本来姜子牙封神就不公,多偏袒自家门人,对截教门人大加打压,封神榜上有八部天神,而这八部又分为上四部下四部,雷火瘟斗为上四部身份较高的,多以各路修仙得道的道德之士为主,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等为下四部身份略次一级,以人间的忠臣义士为主,就像崇黑虎,这本是道德之士,姜子牙楞把他挤到了下四部被封为北岳大帝,黄飞虎一个凡人却被封为五岳之首东岳大帝,也就是说截教门人崇黑虎的位子还在凡人出身的黄飞虎之下。姜子牙如此偏袒,众神岂能服他?此时见姜子牙藏有私心,截教门人均有微意,先是零散着,后来便吵吵嚷嚷:

  “为什么还不封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到底该由谁来做?”
  …
  姜子牙眉头一皱先搪塞道:
  “不用急,自然有人来做。”
  正此时,忽听天边传来一句:
  “谢谢丞相,友仁在此。”
  众神洒眼望去,但见天边仙乐飘飘,异香飘渺,只见九香车从天边飞来,众神见状面面相觑,均脸露喜色,纷纷道:

  “天帝之位由此人当得最是恰当!”
  片刻,九香车便来至封神台前,众神早闪出一块空地,纷纷施礼道:
  “昊天上帝!”

  原来此人正是昊天上帝张友仁,姜子牙话已出口,怎好收回?何况姜子牙一见这昊天上帝,早知这玉帝之位乃是选好了的,当下哪敢再推托,只好把玉皇大帝的位置封给了昊天上帝张友仁。

  其实,这昊天上帝可不是封神榜中的凡夫,此人自幼修持,历经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众仙推举之人,只有此等功果才能享如此无极大道,可这些姜子牙却怎知?正是天道有道,非人力可为。其实这玉帝之位正如姜子牙所料早就在圣人肚子里了,这昊天上帝出身自不寻常,鸿均讲道混沌之初,曾有金童玉女相伴,后鸿均创神界,便让金童玉女下世修行,金童便是昊天上帝,玉女便是那西王母,太上老君三圣相商,便由这金童玉女掌管神界,所以玉帝、王母早已内定,无人可改,天命难为,此乃天机,元始天尊怎能告诉姜子牙,也算是命运使然,纵使算计再多,也终是画饼。

  正是因此,姜子牙自己什么神位都没有了,白忙活了一场。元始天尊本来寻思让他给自己留个好神位,也算给了姜子牙一条出路,哪曾想,姜子牙如此贪功,元始天尊算得姜子牙两手空空,不过这封神乃大功德,如今却只好为其令谋算计,却料想又要平添无数波折,但此乃命数,逆不得。

  却说姜子牙捧着打神鞭、杏黄旗回去复命,十二金仙、云中子均在其列,见子牙来见,心中各有算计,也知姜子牙两手空空,心中虽喜,却不露声色,只听元始天尊道:
  “子牙,你根骨不佳,未有仙缘,只管转世投胎找副好根骨,待功德圆满,自会修得大罗金仙!且去吧。”

  元始天尊更令人将自已的话传到地下,要九窍玲珑心聪明绝顶之人才可让姜子牙转世。
  姜子牙听罢,跪倒在地道:
  “弟子仅尊师尊教诲!”

  说罢深施一礼,离了玉虚宫,下界去了。
  元始天尊要其重修并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自然别有用意,一来,是其根骨不佳,二来,则是封神之时,姜子牙杀孽太重,就算根骨极佳,要成大道也要历经无量量劫,而还要其以九窍玲珑心转世则更是大有渊源,只是天机不可泄露,涉联甚广,不敢明言。

姜子牙方出玉虚宫,却听元始天尊道:
  “西方教算计多多,非同寻常,也是为师思虑不周,让子牙遭此大劫,你等日后出去修行,切要小心西方教中人,还有那陆压道人,此人与西方教因果多多,亦要多加防备。”
  阐教众仙闻言均拜道:
  “仅尊师尊教诲!”

  元始天尊自有算计,可却苦了姜子牙,九窍玲珑心五百年难得一见,哪是那么好出的?姜子牙这一等便是五百年,可还是没等到,百无聊赖间,云游四方,这日正神游到北海,在北海半空良久,忽想起一位故人,当年申公豹被南极仙翁奉元始天尊法旨押往北海堵了北海眼,好似正在附近,想及此处便纵云头来到了北海眼。

  想起申公豹,姜子牙就恨得牙根直痒,不过对申公豹,姜子牙还是不得不佩服,要说申公豹在昆仑山还真是个另类,你到为何,因为此人比姜子牙还特别,此人在昆仑从师父到各位师兄弟对他都没什么好感,却在截教如鱼得水,诸位有所不知,姜子牙是前世为熊,而申公豹却是今世为豹,不过申公豹却是占人肉体修成了精,正因为如此,在昆仑山上才会如此失意,不过此人上山颇有此耐人寻味,姜子牙上山不久,申公豹便上了山,申公豹那时已修行数千年,入昆仑拜元始为师,元始本来不想收他为徒,因为此人学术不正,但不知为何,后来却又收了,南极仙翁曾问过师尊原由,元始天尊只道:”此人是应劫之人,若无此人,子牙封神难成。”短短几句话,意味深长,圣人算计本非计较一时得失。

  姜子牙想着曾经过往,只见北海眼处,大浪滔天,未至近处,便有一股极大的吸力产生,不曾防备下,险些没把姜子牙卷下去,那北海眼深及万丈,灵力之大岂是儿戏?若非姜子牙有道门至宝杏黄旗护体,以姜子牙的修为是绝无可能潜至北海眼的,当下姜子牙踌躇片刻,祭起杏黄旗,只见一道光圈在前面开路,自己纵身一跃也跳下云头潜了下去。

  却说北海眼中的申公豹,此人虽被堵了北海眼,但法力仍在,申公豹更是因祸得福,因为上了这封神榜的人真灵受封神榜的禁锢,修为难涨,大道难证,而申公豹虽也被封了神,真灵受到禁锢,但因处在北海眼万丈海底,受海底真灵日夜凝炼,这本就是一种对体质的淬炼,虽然申公豹真灵受到禁锢,道法不涨,却对体修大有益处。所以,虽然申公豹受了数百年水灵侵压之苦,却因祸得福得到无数利处,以申公豹这等修为,若是体修之术能达太合境圆满,则大道不难得证,当然能以体修达此境者,现在还难觅一人。按此等修行,申公豹不久便可斩却一尸,日后窥得天道,步入金仙之境指日可待,也算受益良多,申公豹虽在海眼底下,却也并不孤单,他的座骑黑点虎也随他一起到了海眼之下,由于申公豹百无聊赖,便将黑点虎收做徒弟,教它本领,也算是苦中做乐,黑点虎现在也略有所成,毕竟在这万丈海眼之下本来就是一种历炼。

却说申公豹深处万丈海眼下,正自苦修,忽然感到一股玄门真气由远即近,申公豹不由放开神识查探,一探之下竟是故人姜子牙,不由眉头轻皱,却没言语,心中想着算计,过了一会,一直修炼的黑点虎似也感应到了什么东西,道:“师父,好像是有人来了,只是不知是何人有这本事能下得此处。”

  申公豹点了点头笑道:“徒儿道法见涨,不枉为师栽培,此人你也认得。”
  黑点虎闷头闷脑的道:“师父,封神之时,您的诸位道友都应了劫,哪还有什么人能下得这里来看你。”

  申公豹缕了缕胡须吸了口气,缓缓道:“此人你应该记得比那些道友记得更清。”
  黑点虎挠了挠头,却也想不出是谁,只得道:“恕弟子愚昧,猜不出此人。”
  申公豹长叹了口气道:“此人便是我平生宿敌。”
  黑点虎猛然醒悟道:“姜子牙?”

  申公豹点了点头,只道:“你先退下吧,莫要让他看见了你。”
  黑点虎知道自己道行比姜子牙差了许多,只得道:“师父,你自己小心。”
  申公豹没有答话,只是摆了摆手,黑点虎不敢多问,只好讪讪离去,申公豹此时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不禁想起了过往。
  当年封神一战,虽是申公豹的劫数却与姜子牙密切相关,此时被压在这万丈海眼下数百年心中怨气极大,却将这劫数的怨恨发到了姜子牙身上,掐指一算,便明白了所以然,两嘴一咧,嘿嘿一笑道:
  “姜子牙,我不曾去找你,你却偏自己寻来!”

姜子牙下北海来看申公豹,换作是封神之前,八成是因为同门之谊,而换作此时,那自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五百年前申公豹请得三百六十五路兵马讨伐姜子牙,害得姜子牙七死七生,今日见仇人正受世间苦楚自然别有趣味,一路上,姜子牙都在盘算如何见这申公豹,潜这北海眼潜了万丈,姜子牙几乎想到了一百种方式羞辱申公豹,眼见水灵并不极大,姜子牙知道就快至海底了,心下计定,原想奚落他几句,报昔日之仇,甚至在他心中也想当面骂上一句:你他妈的也有今天?!想到此处,姜子牙不由忍不住面露笑意。话还没开口呢?申公豹的声音远远传来:
  “原来是子牙师弟,我还道是哪位道友如此义气能下至这万丈海底看望我这落难之人,这世间果是子牙师弟心性最好,宽宏雅量,不记前嫌,快快下来,师兄在这万丈海底好生孤独啊。”

  姜子牙闻言,帽子被带的这么高,哪还好意思出言奚落,只是微微一笑催动杏黄旗,眨眼间便落至海眼下,

  但见海眼之下,碧水紫光环绕,只觉滔滔水灵扑面压来,虽然没有上面那般汹涌,却也不好受,好在杏黄旗是护体至宝,五行之力俱不能侵,当下姜子牙祭起杏黄旗,一道道黄色光芒罩定周遭,方觉好受了许多。这才抬眼看向申公豹,只见申公豹被罩在一个水球之中,双手被绑在两道水柱之上,浑身只留一条长裤,披头散发,形状甚是可怜,姜子牙心中暗喜,当即来至申公豹身前,但再往前走,却再进不得分毫,只看那申公豹被裹在万道水灵之中,而那水灵显是有极大的禁制在里面,除非三清这种圣人级别,以姜子牙的道行确是难进分毫,只得远远道:

  “若无申师兄助力,封神大业也难以成事(申公豹当年邀得截教门人助纣,故姜子牙有此一说),子牙心中甚是感激!”

  申公豹知道姜子牙是在奚落自己,也不介意,当即哈哈大笑,便与姜子牙聊了开,申公豹能邀得截教诸仙下界,情商自是一流,聊了片刻,姜子牙便已忘了初衷,与他聊得火热。修真中人,自然离不开修真一途,二人聊了片刻便聊至修真一事之上,申公豹便看似坦诚道:
  “子牙师弟,申师兄我直人快语,说句实话,你也别生气。你资质太差,修仙一途是讲究根基的,你若想修得大道,除非投胎转世,找一尊好躯体修炼,否则纵使修得千年万年,也绝然难证那大道。”
  姜子牙知其所言不虚,不过元始天尊早就为自己铺好了路,如今正好让申公豹嫉妒一下,心中更不防备,笑着点头道:
  “师兄所言甚是,师尊他老人家也是这般说的,实不相瞒,子牙如今正等一个九窍玲珑心的好根基去转世修行呢,待功德圆满,自不难证那大道。”
  言语间自是流露出喜色,直恨得申公豹牙根直痒,申公豹强压怒火佯装大惊道:
  “师弟怎么如此糊涂,这九窍玲珑心几千年都不见得有一个,你这般苦等要等到何年何月?唉!糊涂啊,糊涂!”
  说罢连连摇头。
  姜子牙闻言面露迟疑,其实他哪知其间因果多多,以为自己立封神榜功德无量,只需寻一个好根骨便好,哪需那九窍玲珑心那般根骨?何况元始天尊又未对其名言要找副好根骨,只是地府诸神这般说的,今日又听申公豹这般说,不由叹了口气道:
  “师兄所言甚是,子牙亦是无奈啊。”
  申公豹摇头道:
  “九窍玲珑心的人物不知多少人盯着呢,要修成大罗金仙也无需此等资质,重要的是功德圆满,有人引领,师弟你立下封神无边功德,早便功德圆满了,如今只需找一稍好点的根基,便可修得大道。”
  说罢,作势掐指一算,突然道:
  “哎呀,子牙师弟来得真巧,此时正有个七窍玲珑心的好根骨降世,此等根基五百年方有一次!师弟你不若考虑一下,远胜过你这般苦等。”
  姜子牙闻言不由心动,口中说道:
  “多谢师兄指点,此事不急!”
  姜子牙的心思申公豹哪能猜不到,当下道:
  “师弟,你却要快些做决断了,否则白白错失良机。”
  姜子牙闻言心中更是急切,与申公豹胡聊了几句,便借故离开了这北海眼直奔阴曹地府,申公豹看着姜子牙的背影嘿嘿一笑,笑得极其诡异,整个海眼不由一动,哗哗水灵,吹起无数水泡,直把申公豹罩在水泡中……

姜子牙施展浑身解数,祭起杏黄旗,一路冲杀,出了北海,直打破虚空,入了幽冥界,当即下了地府找那判官查阅,翻阅之下果真有这么个名额,若再晚来几步,便要转世了,此时正好赶上,当下更是深信申公豹,心中暗呼好险。当即着判官留下这个名额,自己则直接去阎王殿找转轮王要这名额。转轮王上头早以收到玉虚宫的法旨,但见姜子牙亲自来求自已了哪好拒绝便问道:
  “上仙,您当真不等九窍玲珑心了?”
  姜子牙心想这九窍玲珑心还不知得等到哪辈子呢,再错过去,七窍玲珑心都没了,当时就点了点头道:
  “修真一途,荆棘非常,还望道兄成全。”
  转轮王闻言,心中乐不得的把这个位置给那姜子牙,好及早回法旨交差,当下点了点头道:
  “道兄下界封神,功德无量,自有成道之日,我自当全力配合道兄。”
  转轮王执手中符杖朝那虚空一点,只见凭空中出现一道黑洞,如风口一般,一股极大的吸力股股传来,拂得那姜子牙衣衫飘飘。
  姜子牙知此乃是转世的绿色通道,虽不用喝那孟婆汤,也不必上那轮回路,但只要自己弃了这肉身,今生的一切记忆都将忘却,今生的一切修为也将丢弃,犹豫了一下,朝那转轮王深施一礼道:
  “贫道谢过道兄!”
  话毕,一道精光拖体而出,直入那黑洞之中,飘飘荡荡朝那人间界飘去。
  却说万丈海眼之下,申公豹早已算得,当即哈哈大笑道:
  “姜子牙啊姜子牙,哈哈...笑煞我也!笑煞我也!”

却说姜子牙转世投胎,一丝真灵却飘飘忽忽进了一所农家,一声呱呱坠地的童泣之音响起,一个漂亮的男童降世了,这男童长的胖乎乎,一双大眼活灵活现,看似招财童子一般好不精致,那孩子父母也是农夫家境,看这孩子如此漂亮,心中好不高兴,他们目不识丁也没有什么文化,正商量给孩子取个名字,忽闻窗外蝉啼,煞是清脆,那老农心中一喜,便道:
  “就叫他王蝉吧?”
  老妇眉稍一喜,点头道:
  “好名字好名字,就叫王蝉。”
  这姜子牙的名字便如此草率的起了,这孩子生的可爱精致,可惜,却越长越丑,到了青年,更生了一副古怪的面恐,却根骨极佳,确是个修真的好苗子。这王蝉长大后,觉得这个名字不好,便自己改了个禅字。这姜子牙姓王名禅,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可能有点陌生,但别急,姜子牙转世的人物,怎可能是凡夫俗子?
  怎料,这姜子牙点背,刚转世不久,九窍玲珑心就降世了。
  不表姜子牙,先讲转轮王回了玉虚宫的法旨,玉虚宫中坐着的元始天尊闻言叹道:
  “此实乃天数,非人力所能改也,九窍玲珑心已要现世,子牙若入仕必死于此人之手,当是子牙有此一劫。”
  转轮王离开碧游宫,细细思量了一番元始天尊的话,知道这元始天尊极其护短,想了片刻便明白了一二。
  却说转轮王下山后正碰到位鹤发童颜的孩童,那人身着水色道服,手拿浮尘,年纪虽小,却别有一股超凡脱俗的模样,令人自生敬意,转轮王一见此人忙施礼道:
  “镇元大仙,小神有礼了。”
  原来此人正是地仙之祖镇元子,镇元子被称作地仙之祖自是大有来头,此人正是西游记中五庄观观主镇元子,西游一途已经铺好了,其间要经过五庄观,路过这位镇元大仙的府第之时,南海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黎山老母法驾至此来了个四圣试禅心,佛门三大顶尖高手与仙家高手齐聚于此,不可谓不是别有深意,说是四圣试禅心,实则更像是在警告这位镇元子,由此可见镇元子实力之强。
  不过这镇元子论辈份却还在这几个菩萨之上,昔年三清在鸿均处听讲,这镇元子与西方二圣(接引道人也就是阿弥佗佛、准提道人)也曾旁听,可见其地位之高。

这镇元子的来历还是要简单的介绍下,当时鸿均受教时,镇元子还没有名姓,在诸多听道人中,镇元子在其中却是年纪最小,还是个童子之身,鸿均受教之时,旁人都听的懂,唯这镇元子因年纪小听得不甚名字却在打盹,鸿均一见这孩童,知他若凭一己之力,确是难证大道,戏笑道:
  “此子也只能镇园子了。”
  众人随着老祖的目光望去却见镇元子竟然坐在那里酣睡,都笑了起来,于是鸿均便叫镇元子去红尘处看护那人参果树,此树极是难得,可谓天地间的灵物,此物不在五行中,乃是天地未开之时产生的一灵根,鸿均老祖把这人参果树给了这镇元子,却是因这镇元子需靠着外物才能证道,若无这外物,恐怕未证得大道,便已老死了,当年他的诸多道友因师父的一句戏言便都叫他镇园子,久而久之,后来这镇园子便成了道号,只是将那园改成了元始的元字。若非这人参果,镇元子想必也不能成就如此高的境界,只是一物有极必有反,人参果虽然可长生不老,这容颜却也不变,因此诸人不知,镇元子虽然成了大道,却还是童子模样,只因如今的电视剧却将这镇元子化成了道古仙风的长者模样,所以都已为镇元子是个长者。
  闲话不说,西游时诸仙齐聚五庄观自是别有深意,镇元子当时是受了道派元始天尊的简贴去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由此可见,此人与道家相交甚好,故而佛家深深忌讳,所以才有了四圣法驾警醒。当然,这个时候,镇元子还没有受过邀,也并未与元始天尊有什么来往,只是从前一起听过道,份属点头的泛泛之交。

镇元子见转轮王施礼,也点了点头淡然笑道:
  “转轮王神色不定,所为何事?”
  转轮王闻言不敢隐瞒,略一忖度忙道:
  “大仙,元始天尊弟子姜子牙在人间修行,可惜错投了胎,小神正为此事发愁,因此神色不定。”
  镇元子哦了一声,掐指一算笑道:
  “元始天尊弟子在人间修炼,本尊理应略尽绵力,此事不难,由本尊替你走一遭吧。”
  转轮王忙拜谢道:
  “既如此,小神谢过大仙。”
  镇元子于是来到人间,化为一位长者,将王禅收为弟子,教其修行道法,那王禅每日潜心修道,道法见涨,镇元子也知其中因果多多,故不许其入仕,镇元子在人间这一待便是九年,九年后,突有一日,镇元子掐指一算将王禅叫至床前道:
  “禅儿,你随我修行已有九年,已有小成,为师如今大限将至,特告诉你一件往事,你原是姜子牙转世,有七窍玲珑心,但这次的七窍玲珑心与九窍玲珑心者有相克之生,若入仕,必会死于那九窍玲珑心者之手,现如今九窍玲珑心已然现世,你切不可入世,隐居修行,他日定可成大道,切记切记。”
  那王禅闻言心中震惊非常,但还来不急震惊。师父说罢便留了一部竹简撒手而去。师父突然离去,对王禅影响极大,一时心中空落落的,而师父所言,他也是极受震撼。独自静坐良久,直至夜深十分,便回洞室睡觉,却又怎么睡的着,随手拿起竹简细看,却见那竹简上书“天书”二字,打开看时,却从头至尾并无一字。王禅辗转反侧,老是想着那卷无字天书竹简,直折腾到黑,也没看所以然,那竹简仍在眼前铺开卷起,卷起铺开,百思不得其解。
  夜深之时,王禅躺在床上思索,仍是不解,他索性爬将起来,点着松明火把,借着灯光一看,登时吓得他跳了起来,只见竹简上竟闪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闪闪发光:
  “这是...”

王禅看着一行行蝌蚪文,叹道:
  “莫非这就是世传'金书’?!”
  道宗圣典,想不到师父竟有此等宝典。
  王禅始知师父所言不虚,于是清溪鬼谷隐居,别号鬼谷先生,又号鬼谷子。
  



姜子牙本是喜好功名的,所以王禅也想入仕,只是见了这道宗圣典知道师父所言绝非恐吓,不敢造次,便四处探寻九窍玲珑心者,此等根基之人究竟是谁?
  鬼谷子遍寻天下,终是没找到此人,眼见天下纷乱,正是立功果的好时候,可惜时不待兮,鬼谷子不能出仕,但这不代表他不可以收弟子,于是鬼谷子广收弟子,而鬼谷子所授的也是纵横之术,军事兵法,皆是入仕的学术,而这些弟子中,治事能臣不可胜数,后来均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数年后,鬼谷子成为了当时最富神秘色彩的人物,因为他既是隐者,却又天下闻名,毕竟鬼谷子的前世是姜子牙,今世的师父又是地仙之祖,自然厉害。
  终有一日,两个年青的后生来鬼谷求教,鬼谷子抬眼间登时看出此人便是拥有九窍玲珑心的人,不由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个少年,只见这少年生得果然是英俊非凡,眉清目秀,根骨极佳,虽未修行,举手投足间却透着潇洒飘逸,比起自己胜却无数,再看自己,不由叹息,看着这个年青而刚毅的少年道:
  “你叫什么名字?”

那少年垂首恭敬道:
  “弟子姓孙名宾(不家表急,孙宾虽名头有限,但此子却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鬼谷子见到这孙伯乐,心愿便已了,他本不想收他为徒,孙宾使自己不得入仕,恨的牙根直痒呢,可是转念又一想,我倒要看看这九窍玲珑心究竟有何本事,转眼一看,同来的还有一个人,便笑着问道:
  “你又叫什么名字?”
  那人答道:
  “晚生庞涓,特来拜会老师。”
  鬼谷子细细算计,不由心底一乐,果然一物降一物,一啄一饮间,自有天数,孙宾虽是九窍玲珑心,庞涓却是青丘山转世来的,那青丘山也就是封神之时苏妲己那群狐狸精的府邸,其祖先是挖过比甘七窍灵珑心的,七窍灵珑心都挖过,九窍灵珑心想必也挖的得。总之,这两个人鬼谷子都决定收了,只是决定是决定了,却也要试试这二人的本事,于是,鬼谷子说:
  “你们既想拜我为师,我却也要看看你们二人有没有这种资质。如今你们二人谁若能让我走出洞外,我就收谁为徒。”
  庞涓素来狡诈,心道:这有何难?
  于是便说道:
  “师父,外面红日映的人厉害,请师父看看是怎么回事?”
  鬼谷子却如老僧入定般纹丝不动,庞涓看一计不成,心又生计道:
  “师父,洞外千年铁树开花却是何故?”
  庞涓虽是误打误撞,不料原来这鬼谷中却真有一棵铁树,只是这鬼谷子本就善算,当然知道这铁树开花还未到时节。
  孙宾冲庞涓一笑道:
  “看我的。”
  庞涓知这孙宾心中有计,尴尬地笑了笑,只见孙宾对鬼谷子恭敬道:
  “师父,您早有准备,弟子自然不能将您骗出洞去,不过,你若在洞外,我却能将您骗进洞内。”
  鬼谷子在洞内听闻孙膑竟如此夸下海口,不禁暗想:此子能有何本事,能将我逛入洞中。他本就想试探九窍玲珑心之才,当即哈哈笑道:
  “好,我就允了你。”
  话毕,鬼谷子大踏步走出洞外,刚刚站定,只见孙宾深施一礼微微笑道:
  “师傅,我把您诳出来了。”
  鬼谷子顿时恍然,心下不敢对这孙宾小觑,此子权谋却不在自己之下。
  这次试验登下分明,只是那庞涓心高气傲颇有不服道:
  “师傅,孙宾使诈,不若再出一题。”

鬼谷子当然是想收庞涓,见这庞涓有些心气,心下喜欢,便道:
  “好吧,我给你们一天时间,你二人谁砍的柴多,就算谁赢。”
  庞涓一听,心下不由大喜,自己身强体壮,那孙宾是一文弱书生,比拼体力确是自己强项,看来这师父是有心收我,于是卖力砍柴,一天下来,就砍了二十几担,而这孙宾吃完早饭,玩了一上午,也没见砍柴,到了日落时分,孙宾才动身上山,只一个时辰便下山了,挑了一担树枝,一头是柏树枝,一头是榆树枝。
  鬼谷子见了二人不由叹息,对庞涓道:
  “你又输了。”
  庞涓心中疑惑,不是说谁砍的柴多就谁赢吗?我砍的明明比孙膑多的不只分毫,怎么还输了,便求教鬼谷子,那鬼谷子便问:
  “你打了多少柴?”
  庞涓回答:
  “二十几担。”
  鬼谷子笑着说:
  “那孙宾可是打了一百多担呢。”
  庞涓想了好一会儿,才如梦方醒。乍一看,孙宾只有一担柴,可他的柴有柏树、有榆树,即百(柏)担有余(榆)。
  见庞涓心中沮丧,这鬼谷子道:
  “看在你一天之内能砍这么多柴,也算是一心求师,便也收了你吧。”
  自此以后,鬼谷子便开始教两人兵法,但只教孙宾兵法的基础,却传那庞涓兵法韬略,可谓用心良苦。却不料这九窍玲珑心者,确实聪明绝顶,一点便透。孙宾锋芒太露,姜子牙心下不服,而且姜子牙知道自已若入仕必会死于此人之手,但他又不能将孙宾如何,因为这九窍玲珑心者乃是千古难得一见的好根骨,身后必定是有后台,鬼谷子不敢轻易出手,于是鬼谷子将平生绝学悉数传给庞涓,不仅狠辣非常,且极为实用。因为传授不同,庞涓所学自然远胜于孙宾,但鬼谷子却常说庞涓不如孙宾,此正是鬼谷子为庞涓和孙宾做的结,使其成为天生宿敌。
  本来这姜子牙还有一部兵书未传得庞涓,但这庞涓太极功尽力,学兵法三年,便想入仕。有一天,庞涓下山打水时,听说魏国用重金访贤聘能,可担任将相,心里再也按耐不住,他急忙回到山中向鬼谷子辞行。见到鬼谷子后,又怕鬼谷子不让走,吞吞吐吐,没说个所以然来。鬼谷子早就知道庞涓心里的想法,知道留也无用,且自己已将悉数将兵法传给了庞涓,就笑着对庞涓说:”你的时运已经来了,为什么不下山去求取富贵?”
  庞涓一听,说到自己的心坎上了,忙跪下说:”弟子正有此意,不知下山以后能否成功。”
  鬼谷子也想看看这庞涓未来,便道:”你到山中摘一只花来,我给你占上一课。”

庞涓闻言,忙到山中去摘野花,可此时乃是八月的天,花期都已经过了,庞涓在草丛中找寻了半天,却只找到了一只毫不起眼的草花。庞涓将此花连根拨起,想回去见鬼谷子,可转念又一想这草花地位卑贱,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想到此处又把草花扔在了地上,继续在山中找寻,可周围实在找不到任何花了,庞涓见天色已晚,知道再寻无意,只好走了回去,却在路上又见了那只草花,想了想便将草花拣起来放在袖中,回去见到鬼谷子说:
  “回师父,山里没有花,学生未曾找到。”
  鬼谷子微微一笑看了看庞涓道:
  “庞涓,你袖子里是什么?”
  庞涓叹了口气,缓缓从袖中取出一只草花,庞涓拿在手里摇了摇道:
  “此乃草花,花卑位贱。”
  “同样为花,何言贵贱?”
  鬼谷子说着,随手从庞涓手中将花接了过来。这花离土时间已长,没有水的滋润,又匀经日晒,早已经半萎了。鬼谷子拿在手里笑着说:
  “你知道这花的名子吗?此花名曰马兜铃。虽为草花,但一开便是十二朵。”
  鬼谷子又看了看这花点了点头道:
  “也罢,这花正好是你发迹的年数。此花采于鬼谷,见日而萎,你成功的地方,一定是魏国。我给你八个字,你一定要记在心里。”
  庞涓闻言忙恭敬道:
  “师父所言,弟子定铭计于心。”
  鬼谷子负手而行道:
  “遇羊而荣,遇马而瘁。”
  此乃金玉良言,正是姜子牙算得的未来一线,只是这庞涓的未来有高人隐去了,姜子牙却是算的不够清晰,与只能算得这么多了。
  庞涓闻言忙跪下道:”先生的教诲,弟子终身难忘,谢您栽培!”
  说罢,两眼垂泪,此时正好孙宾也在身旁,庞涓噙着泪水转向孙宾对孙宾说:
  “我与孙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小弟此次下山,只要我能发迹,一定推荐师兄,你我共建大业。”
  孙宾闻言忙道:”此话当真?”
  孙宾本来也想下山,不过这姜子牙以其功业未满,下山必遇有灾祸为由不令其下山,其本意是想让庞涓笨鸟先飞。
  庞涓闻言正色道:
  “我若失信,必当死于乱箭之下!”
  庞涓正要走,鬼谷心道:如今二人感情还算好,却难成事,待我再拆他们一拆。
  于是鬼谷子道:
  “我还有一部兵书,还未传于你,但此时却是你入仕之时,多有不便,待孙宾下山,我却叫他传于你,有此兵书,你当算学满。”
  庞涓领了师父教诲便下山去了魏国,正赶上魏王用膳,庖人送上来一头蒸羊。庞涓心里很高兴,因为先生说过:遇羊而荣。看样子是不错的。魏王一见庞涓便知定是大才之人,起身与他交谈,问他都有什么学问。庞涓说:
  “臣就学于鬼谷隐者鬼谷子,学的是兵法韬略,排兵部阵。”
  魏王便邀庞涓入席,与魏王谈论天下,那庞涓口吐莲花,将自己平生所学倾囊倒出。魏王听了,非常感兴趣,知其确实胸中有沟壑,便虚心问道:
  “我国东边有齐,西边有秦,南边有楚,北有韩、赵、燕,都势均力敌,而且赵国人夺走了我的中山,先生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庞涓说:”大王若不用草民也就罢了,如今用了微臣,庞涓定战必胜,攻必取,兼并天下,何愁天下不平?”
  魏王心中惊异颇为怀疑道:
  “你说的这些话真的能够实现吗?”
  “草民以为六国之事均可操于手中。只要大王委以重任,若实现不了,大王可以治草民的罪。”
  魏王听了心中斗志抖升,便委任庞涓为魏国元帅兼军师。庞涓于是练兵习武,逐渐侵略卫、宋等小国家,屡建战功。宋、鲁、卫、郑等小国,慑于魏国的压迫,不得不来朝拜魏王。后来庞涓又带领魏军,打败了入侵的齐军,从此名声大振,威震天下。

数月后,孙宾果然接到了庞涓的书信。信中大约是:我蒙兄长的庇护,得魏王重用,特别向魏王推荐了兄长,希望兄长能随信使一同来魏,你我共创大业。
  书信中又问侯了鬼谷子。
  鬼谷子知道庞涓已得重用,又在近日观得星相,知道孙宾大难将至,于是便道:
  “此时正是你下山扬名之时,便随那信使下山罢。”
  孙宾本以为鬼谷子会传他什么兵书,可是鬼谷子什么也没给他,孙宾无奈只得跟随使者下山,到了魏国,庞涓果然问起师父托他给的兵书一事,孙宾老实,就直言师父并没有给他什么兵书,这可惹怒了庞涓,心道,必是这孙宾私藏了兵书。于是便与孙宾交恶,论资质,庞涓是拍马也追不上孙宾,但庞涓此时为大将军,掌兵符,统领魏国兵马,便逼迫孙宾交出兵书,孙宾哪有什么兵书,于是这庞涓便屡屡刁难孙宾,更把孙宾的膝盖骨都给搞没了,落了个终身残疾,自此取名孙膑(好吧,现在大家听说过孙宾了吧?)。
  鬼谷子在鬼谷中算得此事不由冷笑,心中道:九窍玲珑心,也不过如此。
  他却哪曾料道,这九窍玲珑心者哪是这么简单?孙膑竟用了一计诈疯逃出了魏国。
  此时孙膑虽然一直处于下风,可姜子牙却不曾料到孙膑是孙武的后人,更是对孙武的孙子兵法了若执掌,由此可见孙膑的后台之硬,竟给了孙膑如此身世。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自已总结了孙子兵法名,在其之上又悟出了一套兵法——孙膑兵法,后与庞涓屡次交兵,最后更是将庞涓数次击败,在马陵道上将其乱箭射死,却也正应了那句遇马而卒。
  直至此时,姜子牙才不得不服,心中也暗暗后悔应该再等几年,此时他修仙已有小成,早知前身后世,自是知道申公豹明知九窍玲珑心将现却偏害自已得不到,更是深恨申公豹,只是,鬼谷子远没料到自己悲催的命运这才只是个开始。

鬼谷子自此便潜心在鬼谷修炼,但他将孙膑害了个终身残疾,孙膑虽然不知,孙膑身后自有高人照应,哪能就此做结?自是降下无数恶果放在鬼谷子身上,不过,此事却自有高人为姜子牙解厄,其间种种也非是三言两语所能明言,暂且不提,待日后,姜子牙转世三国,自会明白其间因果,只是现在姜子牙却还蒙在谷里,丝毫不知自己险些就这般糊里糊涂的魂飞魄散了。
  却说姜子牙安心在鬼谷修行,修了无数个日月,自战国起,一直修了近五百年,终成大道,他自己本是地仙之祖的弟子,又蒙昆仑山的庇护,更兼身怀封神法宝打神鞭、杏黄旗,度过了四小天劫,终修成了天仙一级,可谓成了大道,有了上天入地之能,便上了那三十三重天外,到碧游宫去找师父元始天尊,求其指点,以得这大罗金仙的正果。
  元始天尊看到他这副鸟样,当时心中没气死,因为鬼谷子毕竟卖相不好,远不若孙膑的风流倜傥,加之孙膑的来头,元始天尊是知道的,而叫鬼谷子得这九窍玲珑心的根骨也是大有其用意,只是不好明言而已,如今却是输了那人一阵,自己心中自是气不过。
  不过,元始天尊也习惯了这个不争气的弟子,反正这个姜子牙是没有听话的时候,叫他不要干什么,他肯定干,元始天尊卧在玉床之上眉头微皱道:
  “子牙啊,本尊许你的是九窍玲珑心的仙位,可不是什么七窍玲珑心的仙位,你这等根骨怎能修得大罗金仙之仙位,还是下山去转世投胎重新修行吧。”
  鬼谷子闻言当时就傻了眼了,但元始天尊所言,他又哪敢顶嘴,总而言之,反正这个仙位就是不能给你了,你也修不成,因为你不是九窍玲珑心,只能下去重修。鬼谷子当时郁闷坏了,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师尊之命难违,于是只好又下界等待那九窍玲珑心转世。
  鬼谷子在人世间这一呆便又是五百年,五百年间,鬼谷子也没有闲着,见到资质好的便收为弟子,也时常云游四方,这一晃便又过了五百年,鬼谷子终于等到了这个意外之喜--九窍玲珑心,九窍玲珑心数千年也未必有一个,不想只过了五百年便应运而生,是天事还是人为?也许只有圣人知道,而此时正值这个神魔乱舞的乱世东汉末年——三国。

九窍玲珑心应运而生,不错,诸葛孔明的前世正是鬼谷子,而他的上一世正是姜子牙,可谓三代相传。也正是因为前世的种种机缘,所以诸葛亮才有了鬼神之机,神鬼之策。而且诸葛亮的仪表极为不俗,风流倜傥,这也正是因为其是夺天地之大造化的九窍玲珑心。

  诸葛亮独自修行了些许年,道果虽有精进,毕竟无人指点,再难有所寸进,后听同道中人言,南漳有处水镜庄有位水镜先生收弟子,此人道法高深,通晓奇门遁甲排兵部阵之术,但其收徒颇讲究因缘,诸葛亮便去南漳寻访。在白马涧终得知水镜庄的所在,来至山脚下,却碰到了一人,此人与自已年纪相仿,但见此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其丑无比,一身长袍,但骨子里却透着清高,好似谁都不在其眼中一般。诸葛亮虽然此世已不知身前世,但多少还是有些直觉,这直觉可不是我们想的那种简单的心里胡想,实际上这是经几世积累而成的,如你前世是个学数学的,那你今世对这方面也多少有几分熟识,也正是因此便有了天才这么一说,诸葛亮前世可是会相人的,今世虽投胎转世了,却还是有这方面的悟性的,别看这人虽丑,却有非凡的才能,诸葛亮一向不是以貌取人的人,所以却对这人有几分欣赏,这人本是心高气傲之人,但见这诸葛亮这等根骨,惊为天人,不由得叹服,自然也对诸葛亮有了几分好感,于是二人互通了姓名,诸葛亮始知,此人姓庞名统,字士元,更知此人亦是去水镜庄拜师,于是二人结伴同行,前往水镜庄。

  二人走在这山中,但见山中云遮雾绕,奇松翠柳,山石嶙峋,果然是好景致,此山分作几座小山,相互辉映,又分出一座主峰,看似普通,实则是得天地之造化的福地,其间灵气充盈,确是修仙的好地方。而其间更隐隐有几分凶险,险是这山中的主人未发动禁制,否则只要这山中主人心念一动,便任你何种神通,也难以脱身,只是二人此时修行尚浅,却看不出其中的凶险。

  二人行至山下,忽见前方闪出一处庄园,这庄园处于主峰之上,远看此庄园位于主峰之上,但走至近处四下看去,却如在平地中一般,二人不由惊叹这天地造化,果然不同凡响,正感叹间,忽觉有一种被人看透的感觉,不由心生感应,抬头看去,只见园外有一清雅之士立在门旁,远远见到二人,微微一笑。

诸葛亮与庞统对视一眼,来至庄前,深施一礼,只见那人微微一笑道:“师尊恭候二位多时,请二位里面请。”诸葛亮与庞统对视一眼,均暗自佩服这庄主的法力高深,都礼貌的点了点头,便随这清雅之士步入园内。二人走入园内,只见传说中的水镜先生鹤发童颜,仙风道骨,此时正坐于椅间轻拂羽扇,庞统看到忙行礼问好,而诸葛亮见此人时却有几分眼熟,只觉得似乎在哪里见过一般,迟疑了些许才深施一礼。水镜先生笑看着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又看了眼庞统,又微微点了点头,掐指一算,已知二人前生之事。原来这水镜先生不是别人,正是地祖之仙镇元子,故而诸葛亮觉得眼熟,诸位可能奇了,镇元子不是说长的像童子吗,怎么又成了一个仙风道谷的老者了,自然是镇元子觉得自己的本身面目镇不住场面,才便成这个样子的。却听水镜先生淡然道:“二位一路走来,有何心得?”诸葛亮几世都在学兵法,凭着前世的悟性,上前便言,此山一路走来,何处可安营,何处可布阵,何处可排兵,何处可袭敌,所言井井有条,不差分毫,说的庞统似有所悟,暗叹不如,水镜先生闻言,点了点头,九窍玲珑心者果然非同凡响,远胜当年的鬼谷子。此时,诸葛亮尚未修成仙道,仍不知自已前生之事,故而水镜先生有此一赞。水镜先生又看向那庞统,只见庞统亦非同一般,竟能遍述山上树有几棵,石有几个,博闻强志,不同凡响,诸葛亮心中不禁登时对庞统又高看了几眼,此人有如此本事,当真了得,水镜先生亦点了点头,暗叹:孔雀明王的弟子确非同凡响。庞统言毕,水镜先生笑道:“好个凤雏。”庞统闻言大惊,始知原来镇元子早已知这庞统身世。

原来这庞统本是棵古松,性本高洁孤傲,后来,孔雀大轮明王在这棵松上产了雌雄两只雀雏,雄雀后被西游记中朱紫国的国王于落凤坡射死,而雌雀也带伤归西,当然,此落凤坡非是后来射死凤雏庞统的巴蜀之地落凤坡,落凤坡自有其原由,只是,这均是后话,自当待到后来再表。
  孔雀大轮明王产子之时,不想孔雀血却落在了这棵青松之上,孔雀大轮明王何等人物,其血本就是仙家圣物,孔雀血落了了青松之上,这青松是何等的福份,不久这青松就有了灵性,方修成道。孔雀大轮明王又是凤凰之子,因此庞统体内有了凤凰血,性洁高傲更胜百分,所以目下无人,只是必竟是枯松,虽沾了凤凰血化成人形,但相貌却是其丑(西游记中曾说,开天辟地,天地诞生凤凰,凤凰受阴阳二气,生下孔雀和大鹏,孔雀为长,好吃人,佛祖悟道成佛时在灵山,孔雀一口把如来给吃了,如来剖开孔雀背出来,本来要取他性命,众佛知道其母与弟本事,怕其闹上灵山,便和如来求情,说如来从孔雀肚中出来,如母一般,所以如来封孔雀为佛母孔雀大轮明王,将其软禁在灵山之下,后来其弟大鹏果然闹上灵山,这自是后话。也正是因此,世人皆称庞统凤雏,因为他有若凤凰之后)。
  水镜先生点头道:
  “你二人资质均属上品,今日收你二人为徒,这是你们的师兄——徐庶。”
  只见方才引二人进庄的清雅之士微一颔首,诸葛亮、庞统见这人相貌平平,无甚修为,心中却未看得起这位师兄,只是出于修行先后,向徐庶行了礼。
  徐庶原本不是修真中人,此人本是凡人,幼年丧父,由母亲养大,少年仗义,本是习武之人,对武修一途甚有领悟,只是后来其母得了种怪病,久病难医,徐庶本是孝子,挖空心思想把老母的病治好,后来听说南阳有一先生名水镜,有此本领,便携母来求医,水镜先生虽非医者,却是修道中人,自然可以救其母,水镜先生本是惜才之人,见徐庶很有根基,适于修道,日后道法不可限量,就发了善心,不但救治了其母,更要徐庶拜在自己门下修道,徐庶原本好武,对道法一途并不了解,却是不想修道,但是水镜先生对自己有救母之恩,人家主动收你为徒,你若再不学反到显得自己不识抬举了,于是徐庶就入其门下开始学道,谁知徐庶一学便沉于其中,不能自拔,悟性极高,却是此途难得的奇才。
  自此三人在水镜庄修行

姜子牙本欲今生以九窍玲珑心诸葛亮成道,奈何奈何,此番磨难重重,竟未得道。终是又转一世方成大道。
  其间种种磨难,看官请看《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