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锅炉出现故障和失灵的情况已屡见不鲜。众所周知,即使是一层极薄的 油层浮于锅炉管表面,也会导致锅炉局 部过热,甚至受损。近来,保赔协会见证了数起因锅炉给水系统表层有 浮油而导致锅炉损坏的索赔案。在一些案例中,尽管船员在油污初期 已发现问题,但由于锅炉是从底部而非表层排污,最终仍导致整个锅 炉被油污污染。在对锅炉进行维修和清理期间,由于未能正确地将油 污从锅炉或给水管道系统中清理干净,油污又进一步导致锅炉的高热 传导区出现裂缝,锅炉的完整性因此也受到破坏。 近期案例
最为常见的油污污染源来自油舱、燃油加热器或润滑油加热器中发生泄漏的加热管盘。举一个近期的案例,船方在热井里发现了油污,通 过分析,得出该油污系数周前于燃油净化加热器中泄漏而出。船方之 后为出现问题的加热器更新了配件,并对热井进行了清理,之后锅炉再次投入使用。然而,数周后,船员报告热井出现低水位警报,经检验,发现是锅炉内部出现渗水。打开锅炉后,发现烟管内有多处裂缝。 在另一起事故中,热井内被发现存留有过量的重油。然而,由于油水观察柜内的探测系统发生故障,燃油探测警报器被断开,导致该警报器当时无任何反应。后续检查中发现,给水系统已完全被油污污染,同时,由于循环泵一直在工作,废气锅炉亦被污染。检查中还发现,由于局部过热,辅助锅炉的围壁板出现裂缝,一些针形管也发生破裂最终导致给水系统中的水渗入燃烧室。后来发现,给水系统受到污染系因某个重油舱内的加热管盘破裂所致。加热管盘虽在先前坞修期间已经更换,但进一步检验显示,由于固定管盘的管夹脱落,加热过程中引起的振动最终导致加热管盘出现故障。船东于是决定停租,以对给水系统进行彻底清理,并更换辅助锅炉内存在缺陷的管道。 后果
类似热井内燃油探测警报器被断开的情况可能引发重大损坏。如果警 报器能正常工作,问题无疑能在较早阶段被发现,也许就能避免故障的发生。最为危险的水污染类型无疑是重油渗入从加热管盘或热交换 器中泄露出来的水蒸气或冷凝液。倘若问题发现不及时,锅炉可能因 管道内水流减缓以及传热/冷却速度降至最低而彻底损坏。其即时后果 严重程度不一,可能为锅炉起泡和溢油、锅炉水位控制器发生故障, 甚至保护关闭装置失灵等。更为严重的油污可能引发锅炉钢板传热功能完全丧失,进而导致钢板温度超过设计值。 预防措施
为避免油污污染造成严重损失,应考虑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定期检测警报、监测系统和自动安全关停装置的功能,确保其运作正常,且绝不能忽略对安全警报和自动关停功能的检测。 2、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锅炉装置的安全关停功能有问题,应不间断地对热井内的水位及可能发生的油污污染进行目检。 3、定期或根据需要更换安装于热井内的过滤器。一旦有少量油污附着于过滤器上,应仔细检测,必要时更换过滤器。 4、确保热井内的燃油探测装置(若安装有此装置)运作正常。
补救措施 倘若怀疑给水系统被油污污染,应仔细检查所有相关的加热管盘、热交换器,以及蒸汽或冷凝系统中其他潜在的泄漏源,并进行水压测试,以确定泄露源头。须注意,泄漏源可能不止一个。一旦发现油污,应立即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1. 倘若在热井内发现油污,建议检查锅炉内的水位玻璃是否已被黑色 油膜污染。如被污染,切勿从锅炉底部排污,应从表层进行数次排污。 因为若从底部排污,整个锅炉都会被油污污染。 2. 锅炉修理过后,应根据制造商的建议和步骤,彻底清除管道系统、加热管盘、循环泵、热井及加热器内的残留油污。 3. 确定给水系统无任何油污残留后,方能再次启用锅炉。 建议
为防止锅炉因给水系统表层有浮油而受损,各会员及客户应严格遵循 制造商的建议,并在锅炉操作手册中着重标注上述预防和补救措施。同时,我们也建议:
● 鼓励船员及时报告锅炉的任何损坏情况,以便在必要时尽快对锅炉 进行检测和/或修理。
● 若在干坞期间已对蒸汽和加热系统进行检修,应仔细检查,确保加热管盘按船级社要求安装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