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驻马店上蔡民间一绝:核桃雕刻工艺 图案千姿百态(图)

 老刘tdrhg 2015-12-02


核桃雕刻

    桃核雕刻工艺发展之初,产品主要是“桃核扣”。

    这种“桃核扣”,是先有“扣”,后有雕刻工艺。民间艺人找来桃核,并将其加工成扣子的形状,其形如桃,上圆下尖,尖部再钻一小孔,以便以后缝缀、固定在衣服上。

    形如仙桃的“桃核扣”成形后,艺人再在扣面上雕刻各种图案花纹,图案千姿百态,花纹也是多种多样,有的还刻上诗词或谜语。

    东岸桃核雕刻工艺品所用材料有特别的要求,本地桃核,艺人们是不选用的。桐柏山和太行山等西部山区有一种野生桃,每年正月开花,头伏成熟,因其果肉苦涩,当地人没有人愿意吃。但是这种野生桃的桃核,质地却特别好,非常适合雕刻各种图案。


核桃雕刻

    东岸的桃核雕刻工艺品,仅常用工具就有钻、锉刀、镊子及锉板等,可见工序之复杂。一般来说,从原材料到成品,要经过浸泡、清洗、上色、上光、晾晒、打眼、磨光、加工等2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凝聚着艺人们无数的心血。

    后来,东岸桃核雕刻工艺品又从单一的桃核扣发展到30多个品种,更以多姿多彩的形态受到人们的青睐。

    说起这种重大变化,就不能不说一个被称为“雕扣王”的人,以及这个人背后的桃核雕刻工艺世家。

第1页  第2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