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错金美泉:一刀平五千

 历史探奇 2015-12-02

错金美泉:一刀平五千

2014年05月20日 14:00   来源: 《北方文物》2013年第2期    作者: 彭芊芊    【 收藏本文

      “一刀平五千”钱币为青铜铸成,钥匙形,由环形柄和刀身组成,环柄铸成一方孔圆钱,正面穿孔上下分别镌“一”、“刀”二字,二字为阴文篆书,采用特殊的镶嵌黄金工艺——错金工艺,即在字陷处填以黄金,并且加以打磨,使字面与钱面平齐。刀身正面铸有阳文篆书“平五千”三字,其中“平”是“值”的意思,即表示一枚刀币价值等于五千,就是相当于五千枚五铢钱。 “一刀平五千”是王莽于居摄二年( 公元7年) 所铸的刀形钱币,由于“一刀”二字是以错金工艺用黄金镶嵌而成,所以又称“金错刀”。


图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中原区保利百合二期工程区发掘出土的“一刀平五千”

  西汉末年,王莽掌握了汉朝大权后,为增强其政权的经济财力,在短短七年之间,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居摄二年 ( 公元7年),当王莽还是假皇帝的时候,就进行了第一次货币改革,在西汉所通用的“五铢钱”基础上,又发行了三种大面额的钱币,分别是“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大泉五十”。 
  
一刀平五千是我国历史上惟一使用错金工艺制成的钱币,也是中国古代面额最大的钱币,实际上这种钱币包含的黄金重量远远不值五千文铜钱的价值。当时黄金一斤值万钱,两枚“一刀平五千”钱币便可兑换黄金一斤,可“一刀平五千”钱币脱离钱体实重,而以“平五千”之巨额虚值行用,是一种以值代重的虚价货币,是对当时人民财富的一种变相掠夺。

 

 

图二: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刀平五千”


  “一刀平五千”钱币流通的时间不长,仅两年就被废止了,其原因十分简单,王莽篡汉后,一直担心汉朝刘姓势力东山再起,对新朝不利,他相信谶纬之学,迷信风水,认为“劉”字系“卯”、“金”、“刀”三字组成,“金错刀”名字含有“金”、“刀”二字,“钱”、“铢”均带有“金”旁,有凶煞之气,不吉利,因此他在建国元年 ( 公元9年) 正式登基后,进行了第二次币制改革,把含有“金”、“刀”字样的“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   五铢钱全部废除,就连“钱”字也要改称“泉”,另铸“小泉直一”,与“大泉五十”同时流通。
  王莽虽为政不善,但铸钱文字、冶炼和设计都堪称中国古钱一绝,而把黄金错在钱币上,更是一种独特的创举。王莽钱币的钱文所用书体为“悬针篆”,笔划细挺流畅,布局匀称,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