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小浅谈学生学习书法

 荣华富贵676 2015-12-02
书法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的历史悠久,虽历经上千年的字型变迁及传承,依然具有习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我国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中,学习书法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每一位学生经过系统的学,都应该能写出一手工整、漂亮的汉字。本人在教导学生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发现小学生学习书法常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首先,利用古今书法家学习书法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学习书法的乐趣。如《王曦之洗砚得墨池》,《唐太宗巧骗〈兰亭序〉》等,这些关于书法的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能够初步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提高书法兴趣。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学生觉得上书法课有乐趣。 
 其次,组织学生进行书法的小比试。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书法比赛与展示,小组内先进行小选拔,再选出组内写字最好的的学生与别组的学生进行PK,把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观摩与评判。既满足了小学生这种好胜的心理,又培养了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另外,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进行书法的交流。在我校楼梯或者走廊等处,都悬挂有各种书法作品,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法进行研究,提高见识。
 二、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自信心
人们都知道,美好的童年生活令人回味无穷。小学阶段正是播种学习书法“自信”种子的最佳时期,课堂上常见一些孩子“羞愧、胆怯、退缩”。把举着的手放下,到嘴边的话吞回,昂起的头低下,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自信。
  鼓励是自信的营养剂。适时、适地、适当地鼓励学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也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方法。 
三、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和比较
小学生容易粗心,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够仔细。他们在临摹字贴时,常常不注意字的整体结构,看一笔写一笔,一个字写得东倒西歪,结构松散。我的体会是教会学生观察、比较的方法。
其一,教会学生如何读贴、记形及比较  读贴,首先教会学生观察字型,对所要写的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如:颜体“校”字结构,左右结构,左边“木”是偏旁,字要写的窄些 ,占整个字的1/3,“交”字占2/3。这样引导学生观察,他们才能把握好字的结构。 记形,是让学生记准字形和笔画,字的各部分在格子中所占的位置。学生初练习时应使用带“米”字格的字贴和练习纸,在临写时,教师稍加分析,学生就容易记住字在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征。
其二,在比较中发现 写字,先临后比,便于找到两者的差距 学生对每个字通过读贴、辩字、记形之后,在脑海中会留下记忆,只要能常临常写,就容易进步。在指导学生创作时,教师应该先提醒他们,这个字在哪本字贴上临写过,字型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学生们先讨论,等写好字,再和原字贴比较,就容易发现不同。学生写出好的字,教师应及时展示,让全班欣赏。学生们自己来比一比,评一评,才能发现优点及不足,提高写字水平。
四、培养学生的耐心
对于初学书法的学生来说,开始还有三分钟热度。等新鲜度一减退,很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对书法的耐心。
学习书法是一项需要注意力很集中、全身心投入的活动。时间长了,学生往往感到单调、枯燥。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顽强的毅力成了学好书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老师,一要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以身边的勤学苦练的学生为榜样,鼓励学生主动战胜困难,坚持到最后;二也要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容易持久,耐力较成人差的特点,给予学生适当的休息间隔,逐步提高学生的耐受性,切不可强制学习,导致适得其反。有些字笔画繁复,习练不易。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在临写笔画繁、复杂的字时提醒学生看清笔画,注意笔顺,不可随便对待,写不好字。
五、正确地评价学生
 对于艺术类的课程,简单的分数划分并不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需要的是教师对自己闪光点的关注,以及对自己优点的鼓励,使之能获得继续学习的动力。
 教师的评价,对于优秀的学生固然要鼓励,也不能忽视在学习书法中存在某一方面不足的学生。。教师先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再巧妙地提出新希望,学生从心理上更能接受教师的建议,其学习效果也明显。
学习书法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需要持之以恒,急功近利既难以培养出好苗子,也会伤害原本有潜力的苗子,得不偿失。我们首先需要培养书法环境的“沃土”,其次才是让学生出成绩,获得荣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