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上天报
2011/12/19

如今的三G手机那么普及,人人都在上网发送、阅读微博,试用着手机收发短信,有急事就随时打了电话。享受着现代化的数码信息技术优越条件。
回想起我们还早在航空学院里的五年学生集体生活时间里,一大清早,大喇叭里的“上天广播站”开始广播了,我们的好同学王乐群,是住在了播音室里的值班人员,播音、记者、值班、当班都是样样胜任,后来还特地转学去了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到了吉林电台工作。是一名出色的广播从业人员。
与上天广播站一起并列的一个大媒体,就是上天报。上天报与上天广播站是二个直接受到学院关心的宣传媒体,生动活泼,让全院师生深受喜欢。上天报又叫“上天大字报”,这是每周出一期的大型壁报,固定在学院的教学区的北大门人口走道一旁,有二十来米长,二米多高的木板构筑成的糊贴大幅文字、图画白报纸的专用区域。上有小小的挡雨遮掩,好在北京的下雨不多,每周一期的张贴出来的上天大字报,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全员的师生在进出教学区时候,尤其是下午离开教学区,回到生活区时候,必定会停下脚步,细细阅读每一篇的文章。让能够敞开大汽车的道路都被堵塞起来。上天大字报有社论,也有编后语。更有各类的科技、专题报道、特刊等等。我们特别爱看内部信息。
五年的学生生活是很短暂,能够回想起那一段里的记忆,张同学是学生记者,陆同学是飞机系美术画工特好,我本人也是“上天大字报”的成员之一,美工组的一员,自己当个后勤么很开心,每一期出刊的时候,到现场提拿物品、用浆糊张贴版报、糊好之后,现场进行美化(即当场描画版面的花边和大幅标题)、清扫现场,最后离开。稿子是有记者、编辑组稿,经过上级吴宝莆主管审编,用毛笔抄写在室内完成,大幅图画也事先在室内创作、配画。到了张贴于墙上,可以略加修饰,自己毛笔抄写底功不佳?美术修养也欠够?自己就力所能及地担当了后勤杂务等等事务,说实在的,每一期能够看到张贴出来的上天报,有那么多人在阅读,是体会最滋味,好甜美的时刻了。
其实,人们的书写、阅读、发表等等,都是人类的共同特性,由打小学生开始,就有了要求在班级版报上,发表自己作文的意愿。一直到如今在多如牛毛的多媒体博客群里,各人都可以挤占了垃圾位置的杂碎博客。我还没有开写“微博”?不是不会?也不是不愿意写?更不是没有事物好写?要让写出的东西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得到真正有用的价值。而不是一开始就当了垃圾,最后还就是垃圾。文化不是垃圾。文化人更不是捡拾垃圾的拾荒人。
文化是得让人们有所喜欢,有所提升自己生活品味。最近,时常听到了学生为了厌学而跳楼的事件,校长们说:带领好师生,不发生跳楼?就是好校长。是啊!要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够有强悍的体魄,美好的心灵,再有了跟上时代的科技技能。这样的体魄、德行、智能,将所谓“德、智、体”全面发展顺序能更换一下么?将“体”换到最先!将科技技能就要求,能够力行做到和尽力而为了。千万不要再提倡输在了起跑线?中华民族到成了,每个人都倒在了起跑线上的人群。倡导大家都是马拉松式的人物,跑长途!别再急于求成了。人生百年,你就起码有九十的打算啊?每个人要有甘当雷锋螺丝钉给社会服务一辈子,而不是出人投地争抢当富翁、富婆,抢夺社会财富,老死不愿意离去。作为人生流水线上,不出废品人、次品人?要成为健全的正品人。
学习马约翰一样地终生坚持体育锻炼,身体非常健康,年逾80,鹤发童颜,仍生气勃勃地工作。毕生在一个岗位上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工作了52年,而且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被称为“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真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