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礼征东与高句丽王朝的灭亡

 东宁图书馆 2015-12-03

薛礼征东与高句丽王朝的灭亡薛礼征东与高句丽王朝的灭亡

                                   ·薛仁贵画像

 

    薛礼仁贵(公元614-683年3月24日),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省河津市修村),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传说薛礼征东时令敌人闻风丧胆。然而在历史的功劳薄上,大都记载唐朝老将李继如何如何,记载薛礼却很少。薛礼是民间流传平定高句丽王朝的大英雄。

                        

                          关于“喝顶水,穿草鞋”的民间流传

     

   “薛仁贵大军沿途破城抵达平壤城下,与从行军大总管李绩等诸路大军会师平壤,大军合围,攻破平壤,薛仁贵亲自接受高丽国王投降,高丽国国王高藏在向薛仁贵投降签字的时候,连抬头看薛仁贵的勇气都没有。后来问薛仁贵,“以后我们喝什么水,穿什么鞋”,薛仁贵说:“喝井水”,“穿好鞋”。吓破了胆的高藏却听成了“喝顶水穿草鞋”。可见当时薛仁贵的威慑力到了何种地步。

     几百年来到二十几年前,在东北农村居住的朝鲜人仍然有“喝顶水,穿草鞋”的习惯,朝鲜人老少都知道薛礼之人,就连朝鲜家的小孩子夜间哭闹,只要大人说:“薛礼来了。”小孩子马上就不哭了。                          

                              关于高句丽王朝的起源与沿革

   

    最早资料记载:《史记·宋微子世家》所述,箕子因纣王无道,“乃被发详狂而为奴”。周武王后,曾拜访箕子,并讨教治世之道。而后,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即不将箕子朝鲜视为周朝臣子,而是成立了一个独立国家。又据我国先秦古籍《逸周书·五会篇》载:“北方台正东高夷。” 后世人孔颖达疏云:“高夷,东北夷高句丽。”这是早期中国对高句丽族的认识。

     另据《中国历史纲要》记载,西汉初年,汉武帝派兵灭卫氏王朝。当时称“辰国”或“辰韩”在朝鲜半岛那么,高句丽王朝的起源与沿革呢

    首先说,高句丽王国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与其他各时期的高丽民族的国家组织没有世袭关系。

    定都:公元前37年,东北边疆民族夫余的一位王子,因受族人迫害,率随从南逃到了玄菟郡的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东南),这位因善射而被称为“朱蒙”的首领在那里建立了最初的高句丽政权,属于民族性地方政权。史书也简称为“高丽”。根据《三国志》记载,当时高句丽人的户籍归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管理。

   首次迁都: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代首领类利把都城迁到了今天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国内城”,同时建丸都山城。此后400多年,高句丽政权一直定都于此。

   再次迁都:公元427年,第20代王长寿王高巨被迫将都城迁徙到今天朝鲜境内的平壤地区。

   灭亡:公元668年,被唐朝所灭。前后经历28代国王,开国君王朱蒙称邹牟王,最后一个国王高藏。
                             

                         关于历史朝代与高丽的争斗

   

   从汉、晋、隋到唐朝初期,朝廷官兵都经常受高丽军队的骚扰,很为历代皇帝感觉头疼。

   汉朝:与朝鲜的战事不多。朝鲜半岛与汉王朝的交往逐渐趋于密切。

   隋朝:公元611年,隋炀帝亲征,史称全军队113.38万人。大军越过高句丽诸城,向鸭绿水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无功而返;公元613年,隋炀帝再次御驾亲征,又是虎头蛇尾地收场;公元614年,隋炀帝第三次攻高句丽之战,在毕奢城(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大败高句丽军,并乘胜向平壤进发。高句丽遣使请降。

   唐朝: 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因高句丽权臣莫离支泉盖苏文拒绝停战,御驾亲征。高句丽大军被唐太宗击败,余众归降,高句丽举国震恐。时近深秋,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班师还朝;公元666年,高句丽内乱。唐高宗遣李勣、薛仁贵等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在一年多时间里,各战场捷报频传。到了668年春夏,各路军会师鸭绿江,进至平壤城下,高句丽国王高藏投降。

                               

                            关于薛礼征东的显赫战功

   

   唐将李勣从唐太宗到唐高宗领兵征讨高句丽几十年,没有结果,而薛仁贵仅用了二十几年的工夫,就将高丽打得落花流水,以至灭亡。

   公元643年,薛仁贵应募从军。第二年在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南)阻击高丽援军。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穿上异于众人的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大呼陷阵,单骑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从此,薛仁贵名闻三军。唐太宗特对薛仁贵说:“朕旧将皆老,欲擢骁勇付之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虎将。”加封薛仁贵右领军郎将。 
    公元 658年,唐高宗命程名振征讨高丽,以薛仁贵为其副将。薛仁贵于贵端城(今辽宁浑河一带)击败高丽军。第二年,薛仁贵又与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当时,薛仁贵手持弓箭,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所射者无不应弦倒地。接着,又与高丽军战于石城,遇善射敌将,杀唐军十余人,无人敢当。薛仁贵见状大怒,单骑突入,直取敌将。那个敌将慑于薛仁贵勇武,来不及放箭,即被薛仁贵生擒。不久,薛仁贵与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将士,战后薛仁贵因功拜左武卫将军,封河东县男。 
    公元 666年,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死,其于泉男生继位,但为其弟泉男健驱逐,特遣使者向唐求救。唐高宗派庞同善、高品前去慰纳,为泉男健所拒,于是,唐高宗命薛仁贵率军援送庞同善、高品。行至新城,庞同善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得知后,率军及时赶到,击斩敌首数百级,解救了庞同善。庞同善、高品进至金山,又为高丽军袭击,薛仁贵闻讯后,率军将高丽军截为两断奋击,斩首5000余级,并乘胜攻占高丽南苏、木底、苍岩二城,与泉男生相遇。对此,唐高宗特下诏慰勉薛仁贵。接着,薛仁贵又率2000人,进攻高丽重镇扶余城,这时,部将都以兵少,劝他不要轻进。薛仁贵说:兵“在善用,不在众”,于是率军出征,这次战役,他身先士卒,共杀敌万余人,攻拔扶余城,一时声威大振,扶余川40余城,纷纷望风降附。时至冬天,雪很大,与数万人交兵,唐军变成清一色的白衣马队,敌军还以为雪崩了,四处乱跑,结果死伤无数。之后,唐高宗又派李绩为大总管由他道乘机进攻高丽。薛仁贵也沿海继进,与李绩合兵于平壤城,高丽降伏。唐高宗命薛仁贵与刘仁轨率兵二万留守平壤,并授薛仁贵为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兼安东都护。薛仁贵受命后,移治平壤新城。他任安东都护期间,抚爱孤幼,存养老人,惩治盗贼,擢拔贤良,褒扬节义之士,高丽士民安居乐业。
    薛仁贵于永淳二年( 683年)去世,终年70岁。死后,朝廷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府还特造灵舆。护丧还归故里。  

    补记据央视10台《百家讲坛》2008年7月27日早的“韩国初兴”节目获悉,韩国起源于周朝灭亡后皇室正传的晋国。由于姘妃当道,使强大的晋国宗姓贵族陆续被杀,外姓官宦掌权,一次出兵大战齐国军队,韩厥俘获项羽的战车及护兵立功被封为六卿之一,掌握了军政大权,不久晋国再次发生内乱,分裂成“韩、赵、魏”三国,韩国的国王就是韩厥。韩国后来被非宗族传承的秦国所灭,但是韩氏族人并没有灭绝,在其他部落生存或向东北迁徙求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