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州赤壁、赤鼻矶及其地理变迁考

 江山携手 2015-12-03
      黄州城汉川门外西北隅,赤壁公园内,有赤壁山,古时也称赤鼻山,今又称龙王山。山不甚广大,相对高度仅数十米。山之西麓,为石质陡壁,赤赭色,古时为江岸。赤鼻矶、赤壁即位于此。
  赤鼻矶位于赤壁山最西端的前沿部位,范围以放龟亭为顶点,涵括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二赋堂、留仙阁等地域。它由赤壁山麓向西突出近百米长,数十米宽,状如赤壁山悬挂的鼻梁,通体岩石,颜色赭赤,元明以前,它滨江并直插江底,形成矶头。尤其是顶端的放龟亭、睡仙亭、坡仙亭一带,赤赭崖石向江中突出,陡兀下垂,两侧壁立,如同象鼻一般,唯妙唯肖,故名赤鼻矶。明朝诗人李东阳形容它道:“矶头赤壁当天倚,下有山根插江底”。
  赤鼻矶北面的山麓,崖石赤赭,陡峭如壁,故名赤壁。苏东坡在《记赤壁》中说此地是“断崖壁立”。它是滨江面西而立的江岸,见惯日落鄂城西山景象,明朝诗人何景明形容道:“落日寒江动,青山断岸悬”。
  赤鼻矶与赤壁之名最早始于何时,已难确考,但赤鼻矶之名早于赤壁之名,是可以肯定的。就史籍记载而言,约成书于三国时期的地理著作《水经》中有“江水又迳赤鼻山南”,是见诸文字的“赤鼻山”的最早说法,南北朝时郦道元的《水经注》也明言“江水左经赤鼻山南,山侧临江川”。而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庾信在其《哀江南赋》中有“张辽临于赤壁”语,综合分析此文,我认为,此“赤壁”应是定位于黄州地域的赤壁的最早称呼。
  赤鼻矶与赤壁是同一地域因地形的细微差异而形成的两个名称,实际上是一地两名,并而称之,且读音相近,所以后来合称为赤壁。北宋张文潜在《续明道杂志》中说:“南人谓山入水处为矶,而黄人呼赤鼻讹为赤壁。”南宋陆游在《入蜀记》中也肯定:“黄州人实谓赤壁曰赤鼻。”清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在“赤鼻山”条目中阐述道:“在黄冈县西北一里,一名赤壁山”。但“赤鼻”与“赤壁”两语在各个时代又有侧重,大致在唐朝以前,以称“赤鼻山”为主,唐朝以后,以称“赤壁山”为主。
  赤壁乃蕞迩之地,为什么在古代名气那么大?以致于惜墨如金的《水经》记它,地理经典《水经注》写它,杜牧、苏东坡等文豪赞美它。细究起来,还是因为“山侧临江川”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的缘故。占尽“地利”是它得以扬名天下、长盛不衰的奥秘,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长江自三峡而东,是江汉平原地域,沃野千里,一马平川,江水浩荡东流,奔腾直泻,几乎没有直接入江临水的山峦矶头阻止水势,水流比较平稳,就气势而言,略显乏味。但到了赤壁山地段,赤壁山本身就是石壁峻峙的江岸,赤壁矶又由此直接向江心突入近百米,起到严重阻水作用,江水至此,水流发生急剧变化,形成长江中游难得一见的景观。而且古时皆木舟小船,沿江岸行驶,对此情此景看得真切,感受明显。
   长江水势以赤壁矶头为界限,显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象。
  在赤壁矶头上游,今鸡窝湖一带,因为矶头阻水缘故,江水至此,尤如瓶颈梗阻,无法正常东流下泻,潴聚此地,一派浩瀚,呈现出深、静、缓、宽的特征,正如苏辙所言:“赤壁矶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所以就有苏东坡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断崖壁立,江水深碧”说法。苏东坡就是在这里“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心潮澎湃,文思如涌,写出传诵千古的前、后《赤壁赋》的。
  在赤壁矶头下游,今汉川门至黄冈中学一带,冲出矶头的江水,尤如突破狭窄瓶颈,发生巨大的水文和力学变化,奔腾而下,咆哮湍急,且江岸由西北向东南急转,豁然开阔,更利于江水渲泻,“水纹有晕,散乱开合,全如三峡”(范成大《吴船录》)。苏辙描绘此景说:“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苏东坡就是目睹这里“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景象而写下豪放派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这一带正是黄州城池所在,湍急的水流严重影响舟船的正常行驶和停泊。“黄冈岸下素号不可泊舟”(范成大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032年(北宋明道元年),黄州太守夏竦凿江边水道藏舟,命名为夏澳(址约今江边的黄冈中学一带)。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也许要印证“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的古谚,由于黄州城上游团风江段鹅头弯道的变化和黄州城对岸鄂州市樊口水流冲刷,使江左沙洲变小,航道变深,江水主泓道西移等缘故,赤壁矶下的沙滩逐渐扩大,并最终使赤壁矶告别江流,形成陆地。这种沧桑变化的情形历时数百年,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至少在元明时期,赤壁矶上游江面开始有沙洲出现,逐渐显现淤积现象,形成有如湖泊的江面,被称之为矶窝湖,一名鸡窝湖,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编修的《黄州府志》就载有鸡窝湖,其“黄州府城图”中就清楚地绘出了鸡窝湖的形状。从图中还可看出,赤壁矶下游也开始出现沙滩陆地。
  约明末清初,江流已离开赤壁矶头,但有一条被称为玉带河的河流携江水流经赤壁矶下,并绕城而过,长江船只仍可经玉带河泊于赤壁矶头,文人仍可享受苏东坡时代的江边赤壁遗韵。清汉黄德巡道周凯于1827年(道光七年)写了篇《黄州应疏河道议》,其中提到“赤壁矶下旧有河,自西北鄢家水口引大江之流入王家湖(注:在今白衣堵城之间)、矶窝湖,出观澜桥,入塔沟,东西归罗星湖(注:即今遗爱湖),由下巴河仍注入江,绕城如带,俗称玉带河”。
  约清乾隆年间始,赤壁矶下已“屹然陆地”,周凯述其经过道:“(玉带河)自鄢家水口塞,仅资湖水,其流遂微,亦遂失,赤壁屹然陆地。”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黄州城的商旅贸易。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黄州知府吴之襄试图改善这种状况,他一方面自黄州城外观澜桥西至滨江地段修筑利济堤,以捍御江水。另一方面,他引矶窝湖之水,倒出枫香桥,希望借此疏通玉带河,但没有成功,因为“观澜桥以下未及通畅,夏秋湖水泛溢,居民私开沟洫二道以泻水,水斜出于江,不入河,而河愈塞”(周凯语)。道光年间,周凯创议疏浚玉带河,引江水入河经赤壁而过,没有结果,赤壁已远离长江,矶下全为陆地,为了防御江水,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黄州知府祁宿藻、黄冈知县俞昌烈督民众在赤壁外的江边修筑赤壁江堤,属民堤。
   1931年(民国二十年),长江大水,6月26日,赤壁江堤上游之唐家渡堤段溃口300余米,赤壁矶下再为汪洋,当年冬,黄冈县政府组织堵口复堤,赤壁江堤及其上下得以修复,升级为长江干堤,称为“万福堤”,又称“长城堤”。1954年,长江流域大水,江堤尽溃,赤壁之下,最后一次再现“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情景。此后,政府多次对黄州长江大堤增高加固,使之莽莽苍苍,宛如长龙,安如长城。特别是经历1998年长江大水考验后,国家拔巨资按标准加固江堤,不仅使江堤坝固若金汤,而且雄伟壮观,成为黄州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在,赤壁依旧,矶头仍立,但已与长江江堤有数百米距离,距江水主泓道更有两公里之远。矶下已是人烟稠密,高楼林立,一派城市繁华景象。赤壁傍的鸡窝湖也是良田沃野,风光如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