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友评谜】顽石斋评拙谜

 王虎应六爻求真 2015-12-03

1、“枇杷花底校书人”(古国)巴比伦

第一次读到这条谜的时候,作者没有加引号,我是当作自撰面来欣赏的。此时,已经为冬妮娅从“枇杷花”中看出“巴比化”的蕙质兰心而啧啧称奇,更为“校书”二字从拟面的意境到抱合的严密而赞叹不已。及至后来得知这是纳兰《饮水词》中的一句,对此谜的景仰更是无以复加。“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书人。”是何等情致,让纳兰容若吟出如此清水般纯净的句子;又是何等襟怀,令数百年后有冬妮娅其人,竟能化斯美文为离合佳构?此谜曾因一“底”字引起无穷纷争,于探究和澄清谜理固然不是坏事,但从鉴赏的角度,我却以为无论是正常创新,还是白玉微瑕,都毫不足以撼动此谜作为成句拆字的经典地位。

 

2、秦淮月里棹西来(食品)榛仁

第一次去南京,颇不喜欢已失风韵的秦淮河。后来读书多了,看风景的眼光也发生了些变化,再去南京,伫立朱雀桥、走过乌衣巷、遥望香君楼,便能从中品出些当年秦淮风月的味道。这种欣赏,与其说是感受,不如说是遐想。今观冬妮娅此谜,合律,离合手法也十分干净,但这些似乎都不重要了,因为这面的意境几乎已经让我忘了我在欣赏一则灯谜。谜面只七言,却写尽了秦淮河上的浆声灯影,那是如笼轻纱的月色,那是烟霭朦胧的水波,看华灯初上,听橹声欸乃,总会让人忍不住地去回味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去遥想当年纷繁热闹的人和故事。虽只七字,竟一字不可易也。

——摘自顽石斋《二十四谜品·天然第二》

 

3、半没蓬蒿感苍凉(股票术语)逢高减仓/冬尼娅

读此谜之谜面,联想颇多。中国知识分子,从来都有一种学问报国的志向与憧憬,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虽然我们也常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但如果真让知识分子不能在庙堂之上指点江山,而只能隐居山野,耕读终老,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难做到像陶令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忘南山”,更多的可能还是像陆游一样慨然长叹“暮年憔悴困蓬蒿”。此谜以七字面拆四字底,分合有序,依字而行,不零不乱。推想作者成此谜之历程,应是先从“蓬蒿”中看出“逢高”,随即联想到股票术语中有“逢高减仓”一词可以为底,再对“减仓”详加增损推敲,得出“感苍凉”三字,并以“半没”统领全句,诚可谓灵光一现与精心锤炼的完美结合,也以其拆字和构面的双重精彩当之无愧地成为拆字谜的巅峰作品之一。

——摘自顽石斋《二十四谜品·洗炼第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