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的政治背景能够吓死你

 年年有于674 2015-12-04

王羲之(303一361)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也正是由于他的书法成就名声太盛,从而掩盖了其他方面的事迹。比如他还是一位颇有个性的政治家,这大概为一般人所鲜知了。

王羲之原籍为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琅邪王氏是两晋时期门第显赫的士族。在王羲之生活的两晋之际,家族中很多人在政府中担任要职。伯父王衍先后为西晋的中书令、太尉、尚书令等职。南渡后,伯父王导官居宰辅,把持了东晋的朝政;另一伯父王敦驻守荆州,掌握重兵,形成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特殊政局。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是首先建议晋元帝司马睿渡江的东晋开国元勋。

中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王羲之的政治背景能够吓死你

少年时期的王羲之不善言辞,但性格倔强,为人正直,有主见。王导和王教都非常器重他的才华,称赞王羲之是家族中最有出息的子弟。太尉郗鉴对他更为赏识,主动地将女儿嫁给了他。

偏居江南一隅的东晋政权,从一开始建立就由于内部矛盾无法调和而动乱频生。在这些动乱中,琅邪王氏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王羲之和同时代的大族子弟作风迥异,不肯以一家一族的利益为念,参与这种内耗活动。成年后,他一直在地方担任具体工作,企图为振兴东晋王朝建立一番功业,所以多次拒绝王导要他到中央为官的调令。从晋成帝咸和九年(334)起,大约有六年的时间,他一直在荆州的征西将军庚亮那里供职。庚亮反对王氏专制朝廷,与王导格格不人,是一对死敌。但王羲之却注意与皮亮融洽相处,并最终赢得了他的信任。庚亮把王羲之的职务从参军提升到长史。咸康六年(340)庚亮去世。临终前,庚亮亲自上表称赞王羲之的才能,建议成帝任命他为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这期间,晋成帝两次发布诏令任命王羲之作侍中和吏部尚书。因有违志向,都被他谢绝了。穆帝永和二年(346),王羲之又一次拒绝朝廷内调的命令。他的这些做法引起朝内当权人物的非议。王羲之在给居中央担任扬州刺史的殷浩信中,倾诉了自己的苦衷。他讲,不愿到中央任职,是由来已久的想法。但这并不是说不肯为国家担任重任,只要需要,即使要他出使充满危险的关陇(当时为羯人后赵国盘踞)和巴蜀(当时为氐人成汉国盘踞)地区,他也在所不辞。然而王羲之的志向仍不被人理解,迫于压力,他只得返回建康担任了护军职务。但他仍不断地要求外任,在反复请求之下,王羲之终以右军将军身分出任了会稽内史。

到达会稽(今浙江绍兴)任上,正遇上严重的灾荒,王羲之忙打开粮仓娠济这里的灾民。他向朝廷建议“断酒以救民命”,认为“此郡断酒一年,所省百馀万斛米,乃过于租”。通过实际考察民情,王羲之了解到东晋政府加在小民头上的赋税摇役过于沉重,而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一带尤甚。因此,他一再上书要求减免赋役,以使百姓“小得苏息,各安其业”。他批评东晋的官僚机构臃肿庞杂,行政效率太低,给百姓造成的负担实在沉重。他注意到“主者莅事,未尝得十日,吏民趋走,功费万计”。在对会稽郡下属的各县检核后,他发现官仓失盗现象严重。原因是监守自盗,“仓督监耗盗官米,动以万计”,“徐姚近十万斛”。王羲之谴责当权者阻挠他的追查工作,说他们是“重敛以资奸吏”,他认为问题很好解决,只要“诛剪一人,其后便断”。

在王羲之担任会稽内史期间,东晋政府内部掀起了一阵北伐热。北伐军惨败而还,损失惨重。主帅殷浩不甘失败,复图再举。王羲之向来反对盲目北伐。殷浩动身前,他曾写过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进行劝阻。之后再一次致函殷浩,希望他们汲取教训。王羲之认为,北伐将领们的动机有误,不是从实际出发,知己知彼,量力而行,而是想把北伐当作个人建功立业的机会。盲目北伐招致丧师辱国,是当政者缺乏深谋远虑的结果。他说,东晋国力不足,军败于外,资蝎于内,既然没有力量控制淮河流域,不如全力保住长江不失。当政者应听取有识之士的意见,努力刷新政治,消除烦苛的制度,减少赋税摇役。王羲之警告说,如果坚持割剥百姓的暴政,陈胜、吴广式的变乱就会出现。在给其他人的信中,他对一再劳师兴众的后果表示担心。他沉痛地列举了战争带来的灾难,指出每次参加战事的人中,因死亡和叛逃都有很大部分不能返回家园。而政府仍照例征发.势必造成恶性循环。王羲之感叹道:“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

会稽郡属扬州管辖,后任的扬州刺史王述与王羲之不和,一再冷落和刁难他。王羲之深以为耻,遂于永和十一年(355)以生病为由,辞官而去。

辞官后,王羲之仍不能忘却报效国家之事。有一次他同好友谢安登高畅谈。谢安有逸世之志,王羲之批评他说:“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真是身处乡野,而心犹在朝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