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一第一学期政治必背篇

 茶香飘万里 2015-12-04

前言 我们的经济生活

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生产→经济活动的基础

交换→经济活动中的流通过程

分配→经济活动的中间环节

消费→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

☆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要义:发展

核心: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第一课 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劳动者的劳动:社会生产赖以进行的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

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资本

经营管理:对其他要素起组织、联结、整合作用的要素

科学技术:①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②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③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洁生产

劳动 土地 资本→实体性要素

经营管理→联结性要素

科学技术→渗透性要素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

特征: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够得到充分发挥

标志: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①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②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③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

☆GDP: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 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的GDP

地区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

GDP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人均GDP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

国民经济各部门占GDP增长率反映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辩证看待GDP:闲暇生活、家务劳动无法统计,损健康的烟草被统计。

在还没找到一个更好的且很成熟的统计指标前,GDP仍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根本意义: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充分的福利和得到全面的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生产(经济增长)与改善生活(满足人民需要)的关系:密切联系

发展生产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前提,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积累:把新创造的财富中的一部分转化为社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准备和物质准备过程

积累基金:积累用一定的价值量表示出来

积累率:积累金在GDP总量中所占比重

社会积累基金的主要来源:①政府的财政渠道 企业的利润留成

居民的一部分消费基金的转化

☆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处于基础的地位,起着基础的作用

农业基础作用的具体表现: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

工业主导作用的具体表现: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

能源动力、大量原材料

工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

工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第三产业的含义及特点: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它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活动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第三产业的地位: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

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城市多功能建设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一大批高新技术崛起,并在各个产业部门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引起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现代农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

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新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显著提高,传统工业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新改造,工业在

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以现代服务也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

上升

☆我国三大产业如何调整才能实现优化升级:

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农业现代化道路

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现代化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

走持续发展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和科技技术来推动发展

☆社会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关系:

劳动力就业结构式如何变化: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富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入城市,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大批富余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进入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吸纳就业人口主导力量。

☆为什么要积极解决好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

有利于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因为劳动者的劳动是最基本最活跃的生产要素

政府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方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劳动者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劳动者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政府的就业政策,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

☆劳动者正确解决择业问题考虑哪些方面

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有精神追求

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

就业和创业的关系:就业和创业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可以再就业过程中创业,也可以再创业过程中就业。

劳动者要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提高的能力和具备的条件:实践表明,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提高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是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依法履行的义务:

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

取得劳动报酬

休息休假

获得劳动保护

接受职业培训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

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义务:完成劳动任务

提高职业技能

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遵守劳动纪律

遵守职业道德

(☆我国的法定用工制度:。。。。。。不晓得)

第二课 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

☆个人可支配收入:① 个人总收入 - (个人所得税 + 社会保障金) =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 消费 + 储蓄

☆决定和影响家庭消费支出的因素: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

消费者的年龄

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社会消费风尚、利率

物价水平

☆消费水平:消费的

适度消费: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

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

☆消费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消费与生产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同时,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影响生活质量的五大因素: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精神消费、闲暇时间、生活环境

生活质量还和生活环境有关。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当我们生活在一个空气清新、风光优美、交通发达、资讯丰富、购物娱乐便利、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友善、社会公德高尚的地区,同样的消费水平将给你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

☆恩格尔系数:食物消费比重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变化趋势

恩格尔系数 =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 / 家庭消费总支出

由于恩格尔系数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因此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已经被广泛地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高低

☆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和进步趋势:消费结构的进步还表现在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即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消费结构:消费支出的不同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

合理消费:在一定消费水平基础上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以提高消费的效益

☆消费的弹性: 有些消费支出项目与家庭收入的增减以及这些商品或服务本身价格的升降关系比较大

消费的刚性:有些消费支出项目,不论他们的价格和家庭收入发生了什么变化,人们对它 们的消费支出都差不多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消费、适度消费、艰苦朴素、绿色消费

做到合理消费:在安排日常生活消费时,首先要保证那些需求具有刚性的,也就是弹性比较小的项目,然后再根据支付能力安排那些需求弹性较大的项目

☆消费者的六项权益: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尊重权、获得赔偿权

解决消费争议的五种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

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课 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

☆财政→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活动

财政收入→国家通过征税等所取得的收入

财政支出→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对所获得的收入进行开支

财政预算→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

财政决算→对上一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执行情况的总结

财政赤字→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其间的差额用红笔记账形成财政赤字

财政结余→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其间的差额形成财政结余

☆国家财政计划和执行情况由人大审议批准后开始实施体现了:

国家每年度的财政支出,应当根据有可能实现的财政收入,分轻重缓急来安排,量入为出,尽力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财政支出过多地超出财政收入,或者财政收入过多地超出财政支出,都会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财政收入的规模决定财政支出的规模,有收才有支,多收才能多支,少收只能少支。

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财政的合理支出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又能为增加财政收入创造条件。

☆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

国家每年度的财政收入,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按照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的原则来安排。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上,经济发展是源,财政收入是流;经济发展是根,财政收入是叶。源远才能流长,根深才能叶茂。只有发展经济、厉行节约,才能广辟财源,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国家如果不通过财政收入集中必要的财力,国家职能的实现也将得不到保证。因此,在财政收入上保证国家的权威,把该收的坚决收起来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保证人民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客观要求。

☆财政的四方面作用:财政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财政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财政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财政为巩固国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行使征税的主体:政府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相对固定性

税收制度的三个构成要素:纳税人→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征税对象→对什么东西或行为要征税 国家征税的根据

税率→对某种数量的征税对象应征收多大比率的税额

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收

增值税→以经营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征税对象是增值额

营业税→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按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印花税→对经济活动经济交往中的书据、领受的凭证征收的一种税

关税→由海关对进出口国境或关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税收的三方面作用: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国家实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税率的重要作用:税率,是指对某种数量的征税对象应征收多大比率的税额。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它的高低及调整直接体现了国家政策引导的方向和宏观调控的意向。

税收的本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