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宏观观察—美元多头已拥堵

 cntagu 2015-12-04

宏观观察—美元多头已拥堵

结论提要

(宏观分析为大类资产配置提供思路,分为对国别配置和资产类别配置两个维度):

一、市场热点:

1、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美国11ADP就业人数新增21.7万,好于19万的预期。美联储主席耶伦周三称,美国经济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推迟加息太久会存在未来突然紧缩的风险。黄金受压下挫,美元站上100点大关,但美元。

2、油价跌破40美元:(OPEC)传出本周会议不可能减产的消息,沙特谋求的减产失败。

3、欧美股市全线下挫:自高盛、摩根大通之后,又一家投行认为2016将是股市利空年。瑞士第二大银行瑞信将对美股采取2008年以来最谨慎策略,并将标普500指数2016年中目标下调至2150点,这本来是2016年末的预期值。

4、投行压注2016年通胀上行:来自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银、加拿大皇家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法国巴黎银行等著名银行的策略师,均推荐购买通货膨胀保值的政府

债券。

二、宏观分析:

美联储加息预期仍是全球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欧元和日元的套息交易,以及多欧美成长股空大宗商品仍是金融资本的主要动向,可以说市场在继续讲老故事。原油跌破40美元印证了笔者10月份《大宗商品的囚笼困境》系列三篇文章的观点:资源国家大宗商品的囚笼已经越扎越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99d28950102wcy3.html

而黄金的下跌与美元上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美国经济和美元死穴是美股,如同中国经济和政策的死穴是房地产。美元加息和升值的底线是不能让美股崩盘,就像中国经济政策和供给侧改革的底线是不能让房地产全面崩盘。因为全球经济要摆脱这一轮长周期的经济衰退关键是必须要再次出现重大的技术革命,以此重构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拉动全球总需求。

而技术革命的产生就转化为生产力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长期低通胀,二是股市为核心的资本市场稳定,发挥资源配置的主体功能。所以无论美国还是中国都不能让股市走熊,而股市不走熊的前提是房地产不能崩盘,而房地产崩盘必然伴随着股市的崩盘。

就眼前来看美元在升息预期下已经几次突破100点大关,但美元的多头交易已经出现了拥堵,美元指数已自105日触及的本季度低点反弹近5%。在今年3月、6月和8月出现的类似幅度的反弹过后,美元都出现了3%的回调。对冲基金和其它大型投机客上周增持美元多头头寸至接近纪录高位的水平,而全球最大的10个外汇交易机构中,有8家预计美元在2016年会进一步上涨。这也是一个警告信号,美元多头交易已经过度拥挤,后市可能再次出现大回调。美元回调也意味着黄金和大宗商品的反弹。

1:美元的多头拥挤


三、国内股票市场

周四,沪指低开高走,石油股强势抬盘,地产、有色、钢铁等权重携手上攻。中小盘股反弹,题材股活跃。沪指攀高收复10日均线,最高冲至3591.73点。创业板大涨逾3%重上2700点。市场做多热情重燃,个股普涨,百余股涨停。据行业版块显示,文教休闲、软件服务版块领涨,矿物制品、通用机械紧随其后。石油股高歌猛进涨4%,地产、有色、钢铁、煤炭、银行、保险股合力抬盘,券商股小幅下跌。概念股方面,信息安全版块领涨,在线教育、国产软件、次新股、IPV6概念、云计算、网贷概念、触摸屏等概念股涨势抢进。

继前两日蓝筹股暴力拉升之后,今日成长股开始补涨。上周五的大阴线被全部收复,从今年9月开始A股这一轮上涨的节奏已经与欧美股市这几年的上涨非常相似,一波三折的震荡上行正是中国经济所需要的,尽管目前“AH股溢价”再次达到历史高位,但这并不是看空A股的理由,H股低于A股的原因是港元没有“央行看跌期权”的支撑。A股牛市唯一的威胁是房地产的全面崩盘,只要这一现象不发生趋势就不会改变。但房地产是所有人都关注的风险点,而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是很难成为黑天鹅的。

2:上证指数上升趋势


四、国内期货市场

昨日原油跌破40美元成为大宗商品空头的又一次集结号,但空头这一次冲锋显然非常短暂,因为价格已经跌破很多生产巨头的成本,生产商会反抗,价格需要在这里有一个充分震荡才能再次积聚起下跌的力量。而美元一旦出现中级调整,大宗商品反而会继续反弹。

期市龙虎榜:

趋势最强品种:

1、 三大股指期货、国债期货;

2、 淀粉、玉米

趋势最弱品种类别:

1、螺纹钢、铁矿石、动煤

2、棉花

3、黄金、白银

趋势变化:

玉米、淀粉进入上升趋势

化工、橡胶进入震荡

潜力品种:

1、螺纹钢、铁矿石有空头潜力

2、股指有多头潜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