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革制品“油霜”的成因及补救

 真诚PEI 2015-12-04


油霜是皮革粒面上形成油蜡状的白色粉末,专家们的通过红外线光谱分析出了油霜的化学成分:长链的羧酸酯和少量脂肪醇(主要成分是棕榈酸、硬脂酸、甘油三酸酯等高凝固点的长链【C-18以上的】脂肪酸及其酯)。


一 油霜的成因


1 传统成因观点:


(1)原料皮天然油脂脱脂不彻底造成的


制革生皮本身含有一定的天然油脂,尤其是多脂的绵羊皮和猪皮。多脂的原料皮在湿加工过程中脱脂不彻底或不正确,这些天然油脂在气候交变、微生物、存放条件等因素叠加迁移或渗出,附着皮革表面而成“霜”。机理是:天然油脂水解成固态的脂肪酸,硬脂酸是由甘油三硬脂酸酯组成的脂肪酸,水解为甘油和硬脂酸。脂肪酸固体部分是:硬脂酸、棕榈酸、胆脂固醇等;


(2)加脂剂配伍不当而成因


A 加脂时采用大量的饱和油脂或含有大量饱和油脂,因为这些油脂与皮革纤维结合不牢固,迁移到皮革粒面上而成“霜”


B 加脂时有大量中性油存在,干燥后迁移到粒面上;


C 加脂时加脂剂中含有高凝固点的油脂在气候交变时,体积膨胀挤出到皮革粒面上;


(3)工艺操作不当:


A 中和不当:中和PH低,或中和深度不够。在加脂时,加脂剂渗透不好或提前破乳;


B 在加脂固定时,加入过多的酸。这些多余游离无机酸,能把加脂剂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气候交变时成“霜”;


2 新传统成因观点:


(1)是有饱和脂肪酸及其甘油三酯结晶而成“霜”


Reich和Oertel认为当皮革中油脂含量超过8%时,加脂剂的有效成分不仅存在于皮革纤维上,同时也存在纤维间隙中,油霜来源就是萃取的纤维间隙中的油脂。加脂剂有效物的结晶是由分散成分的性质和有效物的含量决定的,由此可以通过控制加脂剂或皮革纤维内分散组分和含量,避免高凝固点脂肪酸的结晶和水解;


(2)甘油三甘酯微生物水解是油霜主要原因


不饱和脂肪酸(例如油酸)在还原酶的作用下通过生物加氢反应把不饱和脂肪酸转换成饱和脂肪酸。其依据是有油霜缺陷的皮中硬脂酸和棕榈酸含量相当,而天然油脂中的棕榈酸含量比硬脂酸高的多(甚至是其的2倍),这一说法理论依据是各种油脂和皮革总脂的气相色谱图;因而硬脂酸(C-18)来源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生物催化水解加氢;


3 补救的方法


(1)油霜出现规律


首先我要明白油霜的罪魁祸首是硬脂酸和棕榈酸,这一点不要怀疑。油霜多出现在多脂的绵羊皮和猪皮制品中,而绵羊皮服装革、猪皮服装革最多,牛皮鞋面上出现油霜的情况很少。油霜冬季出现的机会比夏秋季多。水洗皮比常规制品的多。


(2)个人实践经验


A 首先对于多脂的绵羊皮或猪皮要认真脱脂,选用脱脂效果好的不含APEO的脱脂剂 ,对于澳绵羊皮、新西兰绵羊皮、英绵羊皮,必要时使用煤油或其他溶剂配合脱脂剂脱脂,绵羊蓝湿皮的天然油脂含量控制在5%左右(石油醚萃取法),脱的太空松了,绵羊皮会出现两层皮现象。对于多脂的皮,每一批蓝湿皮都要做油脂含量测定,并记录在蓝湿皮质量跟踪卡上,以便后序漂洗控制


B服装革冬季生产:

I加强脱脂,脱脂结束了,不要先用冷水洗,用温水洗2次,再该用冷水洗,

II调整加脂配方,选用结合比较好的磷酸化加脂剂和磺化油,同时加入油脂分散剂

III加脂固定的PH控制在3.9左右,不要控制太低,低了对绵羊皮的胶原纤维也没有好处

IV水洗皮冬季可以先用酸轻微固定,排液,然后在表染以前加入金属鞣剂固定,转动60 分钟,正常后序工艺


C 冬季最好不要使用分层的加脂剂,夏季不使用分层霉变的加脂剂,


D 加脂剂质量很关键,我个人认为加脂剂的游离脂肪酸不能高。


3 油霜去除方法


(1)皮坯状态:用含有溶剂的脱脂剂1%,水温60度,每15分钟转动2分钟,共计2小时,然后小液比快速转动30分钟,温水洗2-3次,补加加脂剂


(2)有涂层的皮革制品:先放到有温控的摔软转鼓里,摔30分钟(停转结合),后打开加热50度,转20分钟,最后70%酒精水溶液喷于有油霜的粒面上,常温静止1小时,然后进入烘室干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