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上屋顶,别有洞天

 诚毅之邦 2015-12-04
  在阿联酋迪拜的七星级酒店“阿拉伯塔”顶端的网球场上,费德勒与阿加西曾进行过一场高空对决。当一个网球被打下高塔后,“费天王”还玩笑地问了一句:“球童在哪呢?”

  《环球》杂志实习记者/刘静扬

  城市屋顶是一个大空间,如果利用得好,不仅不会给邻居造成困扰,反能为城市增添一抹亮色。

  实用篇:空间争夺战

  屋顶利用形式最丰富的城市,可能要数寸土寸金的纽约。或许,你住过江景房、海景房,可你住过纽约的“天台房”吗?

  这些“天台房”就搭建在曼哈顿或布鲁克林中心的高楼之上。想像一下:远离了困扰低层住户的城市喧嚣,打开天窗,躺在床上就能看星星,还能全方位地欣赏纽约的万家灯火。这种“天台房”,或传统或现代,或奢华或简约,但都既私密又开阔,简直就是城市中的乌托邦。

  由德国设计师韦纳·艾斯灵尔设计的“宅立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种风格简约、方便拆装、拥有360度全景落地窗的小屋,被许多建筑设计网站称为“未来住宅”的代表。在“宅立方”的官方网站上,这种小屋只需6万美元左右即可订购。

  但加盖房屋,并非想盖就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说: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讲,在屋顶加盖房屋会牵涉到很多问题,首先给房子原有的结构体系增加了负荷,有超重的危险,而且设计不好又容易出现渗水问题,给邻居带来影响。

  因此,想要搞创意,就必须先解决这些问题。在纽约,“天台房”无一例外须获得邻里的认可、政府的许可,否则就属“违建”了。

  如果说“天台房”还是一个过于小众的概念,那么在天台搭建菜园子,则早已不新鲜了。在水泥森林的城市里,开辟一块菜园子显然太过奢侈,而在自家屋顶实现蔬菜自给自足、体验田园生活,岂非一举多得?

  在纽约的皇后区、布鲁克林区和布朗克斯区,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很多屋顶农场,栽有西红柿、黄瓜、南瓜、小白菜等多种蔬菜。这种农场可谓一举多得,既能满足市民的蔬菜需求,又能收集雨水,减轻城市管道压力,还能减少从外地运送蔬菜的卡车数量,缓解当地公路的压力,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还有比种菜更绝的,那就是在自家屋顶养蜂。年近八旬的法国老头儿让·包克顿因在巴黎加尼叶歌剧院的屋顶养蜂而出了名。

  包克顿本是歌剧院的道具助理,2008年兴之所至上了堂关于养蜂的课程。在自家阳台养蜂被邻居抱怨后,他决定给“宠物们”挪个窝,最终得到歌剧院许可,爬到歌剧院的屋顶上养蜂。

  在一次媒体曝光后,包克顿的蜂蜜走进了巴黎那些最别致的精品店,成了可供游客购买的纪念品,一罐125克的蜂蜜可以卖到15欧元(1欧元约合人民币8元)。

  更多时候,屋顶养蜂与另一种屋顶利用方式—屋顶绿化相辅相成。进行屋顶绿化时多种一些蜜蜂喜爱的花草,养蜂的成本就不会太高。渐渐地,在巴黎,在伦敦,在纽约,许多人都将屋顶养蜂发展成为一项额外创收的途径。

  环保篇:头顶上的绿色梦想

  屋顶除了能够扩大空间利用,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日照充足,不必担心采光问题。于是,屋顶绿化、屋顶太阳能都借着与太阳的距离优势,实现人们的环保梦想。屋顶绿化概念的普及,让各大国际都市都流行起了空中花园。

  在从事屋顶绿化事业十余年的世界屋顶绿化协会秘书长王仙民看来,屋顶绿化可以根治许多“城市现代病”—冬天的雾霾、夏天的城市内涝以及导致高温的热岛效应,都可以被屋顶绿化缓解,因为屋顶绿化有利于净化空气、收集雨水、隔热降温。

  根据王仙民的观察,德国是屋顶绿化的“领头羊”,早在1982年就开始为此立法。后来,日本、新加坡、美国、法国都紧随其后,从立法方面鼓励屋顶绿化。如今,日本新建建筑的屋顶绿化率已是100%。

  在具体做法上,德国立法规定,新建筑报建时必须有屋顶绿化,连农村也一样,并且政府往往会给开发商补贴50%~100%的屋顶绿化修建费。如果没有屋顶绿化,政府也有办法—收排水费。这是因为屋顶绿化有利于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如果屋顶光秃秃的,会给城市管道增加压力。

  关于屋顶绿化,虽然中国目前没有立法加以鼓励,但杨保军说,只要防水、荷载方面的问题能解决,原则上是鼓励的。而王仙民则认为,开发商应该担起这个责任,毕竟“绿化成本只占楼盘建设成本的1/1000”,而且屋顶绿化修建了防水系统,还可以延长房屋的寿命,“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除直接绿化之外,在屋顶兴建太阳能工程,充分利用清洁能源,也是屋顶为环保做的一大贡献。还是在德国,得益于1999年1月起实施的“10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居民纷纷在屋顶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电除了自己使用外,剩余的可出售给电网公司,并收取发电费。根据2010年的数据,仅靠屋顶发电,一些德国家庭一年就能挣到1500欧元。

  娱乐篇:天空才是极限

  还有一些屋顶利用既不图空间也不图环保,玩的就是奢华,追求的就是那种没有极限、与天空相接的感觉。

  在阿联酋迪拜的七星级酒店“阿拉伯塔”顶端,有一个直升机停机坪,被阿联酋人改造成一块网球场,距地面211米。2005年2月,网球名将费德勒与阿加西在那里进行了一场高空对决,堪称世界上“最悬”的网球赛。当一个网球被打下高塔后,“费天王”还玩笑地问了一句:“球童在哪呢?”

  “天空”与“海阔”总是一对,屋顶和水似乎也有着不解之缘。去过新加坡的人或许都惊艳于滨海湾金沙酒店的屋顶。在那栋55层楼高的建筑顶端,有着全球最奢华的屋顶游泳池。泳池距离地面200米,池长150米,是奥运会泳池长度的3倍。泳池的四壁是透明的玻璃挡板,乍一看好像游到边缘就会掉下去,其实安全得很。

  在伦敦的许多屋顶上,还兴起了“热水缸电影院”风潮。在那些屋顶上的露天电影院里,顾客可以支付5英镑(1英镑约合人民币10元)与7人共用一个浴缸,当然也可以狠砸220英镑自己包下一个单人浴缸,在安静下来的夜晚到屋顶上看个电影,泡个澡。

  此外,日本东京池袋有个屋顶上的“阳光水族馆”,远远望去像是天空中的“海洋世界”,诉说着“飞鸟与鱼”的故事。

  有没有务实些的设计呢?当然。法国1952年建成的著名“超级公寓住宅”—马赛公寓早早就不吝于充分利用屋顶。马赛公寓的屋顶上设有小游泳池、儿童游戏场地、喝饮料的社交场所、花园、200米长的田径跑道以及日光浴室。诚如它的设计者—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勒·柯布西耶所说,“享受普照大地的阳光和广阔的天空,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来源:2013年10月1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9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