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乙肝的秘方-解毒祛湿活血益气汤

 太平时光 2015-12-04
来源:养肝网2015-05-01
    解毒祛湿活血益气汤
  【方源】
  《解毒祛湿活血益气汤治疗乙型肝炎30例》[马长林.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8,12(1):27-28]。解毒祛湿活血益气汤治疗乙型肝炎30例青海省黄南卅医院(811300)马长林笔者从1994年至1996年,自拟解毒祛湿活血益气汤治疗乙型肝炎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10例为肝炎门诊病人,20例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8例,女...
  【组成】
  党参30g,黄芪30g,淫羊藿15g,仙茅根15g,黄柏15g,龙胆草15g,板蓝根30g,白花蛇舌草30g,茵陈15g,土茯苓30g,何首乌15g,当归10g,丹参20g,红花4g,黄精10g,虎杖10g,半枝莲10g。
  肝区疼痛较重加延胡索、郁金,腹胀饮食不佳或排便不爽者加莱菔子、焦三仙,肝脾肿大者加鳖甲、龟甲、桃仁,正气不足者党参改为红参。
  每日1剂,水煎服,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祛湿。主治乙型肝炎。
  【验案】
  马某,男,40岁,干部,1994年4月10日初诊。
  主诉:胸胁胀满隐痛,疲乏无力进行性加重4年。
  病史:患者4年前在体检时发现患有乙型肝炎,几年来口服中、西、藏药治疗未见疗效。
  检查:两肋胀满隐痛,疲乏无力,纳呆,便溏,口干苦而黏,时有恶心欲吐,面色灰暗,苔白腻,脉细紧。肝大,肋下3cm,质软触痛,脾肿大。肝功能:ALT>400U/L,TTT 30U,TBIL 308μmol/L。乙肝五项【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③乙肝e抗原(HBeAg)、④乙肝e抗体(抗-HBe)、⑤乙肝核心抗体(抗-HBc)】:HBsAg(+),HBeAg(+),抗-HBc(+)。B超:肝大肋下3cm,脾肿大,弥漫性肝病。
  中医诊断:肝着(气滞血瘀,寒湿困脾)。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祛湿。
  方药:解毒祛湿活血益气汤加减。柴胡15g,延胡索15g,黄芪30g,藏红花4g,丹参20g,茯苓30g,板蓝根30g,白花蛇舌草30g,白术15g,黄柏10g,当归10g,何首乌10g,鳖甲30g,龟甲30g,甘草10g,肉桂10g,淫羊藿15g,乌梅10g。
  二诊:服药10剂后症状有所减轻,继服上方。
  三诊:再服10剂症状明显好转,胸胁胀满隐痛缓解,精神饮食好转,大便如常。B超检查肝脾肿大明显好转。前方去鳖甲、龟甲,加党参、白芍、虎杖、仙茅根、五味子继服20剂。
  四诊:20剂后,诸症消失,复查乙肝五项均正常,B超第二次复查肝脾肿大消失。出院后半年随访,肝功能乙肝五项指标均正常。
  【按语】
  解毒祛湿活血益气汤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增强免疫能力,抑制病毒,改善肝脏血液循环,抗肝脏纤维化,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改善肝脏功能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祛除病毒的目的。
.血清学检测乙肝病毒标记物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检测 血清HBsAg在疾病早期出现。一般在ALT升高前2~6周,在血清中即可检出HBsAg。HBsAg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标志。血清HBsAb的出现,是乙肝病毒感染恢复的标志。注射过乙肝疫苗者,也可出现血清HBsAb阳性,提示已获得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2)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的检测 在血清中一般不能检测出HBcAg。HBcAb为总抗体,包括HBcAbIgM和HBcAbIgG,但主要是HBcAbIgG抗体。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时均可出现HBcAbIgM抗体。如HBcAbIgM和HBcAbIgG均阳性,提示为慢性乙肝急性发作。
(3)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HBeAb)的检测 若血清HBeAg阳性,提示有乙肝病毒复制,亦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出现。若HBeAb阳性则提示既往感染乙肝病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