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齋漫笔】现在是1Q84年

 秦無衣了齋 2015-12-05

                            现在是1Q84年……

                                                          ——读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


          “——现在是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规则也变了。 为了保护自己,你必须尽快顺应这1Q84的规则。”

       【按】:1984 年,是农历六十年一度的甲子年,也是闰年。这一年,中国PLA收复老山;第23届奥运会在LA举行;非洲发生20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干旱和饥荒;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遭锡克教徒暗杀;前苏共总书记安德罗波夫去世;中曾根康弘首相参拜祭祀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村上春树的小说《1Q84》开头的时候,捷克作曲家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正在一辆沉闷的出租车里不失时机地播放着。这首曲子,女主人公青豆耳熟能详。 这是 1984年春末的平凡的一天,青豆正在赶向某处,去谋杀一个将自己的老婆虐待得死去活来的金领衣冠禽兽。然而在这之后,青豆忽然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已 经不是发生在“现在”的1984年,而是神秘地偏离了原有的运行轨迹,拐进了怪象丛生的1Q84年。

          于是,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青豆和她在小学时的同学天吾之后都发现,天上出现了一大一小的两个月亮,大一点的是现实的那个,另一个月亮则有点模糊。并不 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到这一独特的景观,它们就像观念和语言一样不能重叠、结合。两个月亮的寓言贯穿着小说的始终。青豆认为,“这是一个充满了破绽,矛盾和扫 兴结尾的现实世界。”因此,她将沉闷的1984年,自我理解为1Q84年,并始终认为,这无可定义的1Q84年,是无比真实的:

         “1Q84年是个现实的世界,一刀就能割出血来。疼痛是真实的疼痛,恐怖是真实的恐怖。悬在天上的月亮并不是纸糊的月亮,而是一对真正的月亮。而且在这个世界里,我为了天吾君接受死亡。我不允许任何人说这是假的。”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已经拥有自己独立思想的青豆和天吾,相继抛弃了自己的母亲和父亲:青豆逃离了性格乖戾的母亲引导给她的宗教,而天吾则仇恨自己猥琐 的 “非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一个孜孜不倦的NHK(日本广播协会)收款员。青豆和天吾不约而同地都痴迷于女人丰润的**。青豆喜**圆润的**(但她 理智地确认自己并非Lesbian),对自己不对称的胸脯深以为憾。而天吾在一岁半时,就异乎寻常地记住了自己的母亲曾被一个不是自己父亲的男人拥抱着, 吮吸**。母亲迷醉的神态,时常在成年的天吾的记忆中跃现,让他困惑不解。后来,他面对少女深绘里生机勃勃的胸脯时显得激动不安,心情浮躁,情绪在犯罪感 和欲罢不能的快感之间缠绞着,不可自拔。毫无疑问,对**的执着痴恋,导致了他的恋母情结,他选择的情人,也是一个比自己大十岁的、性技巧娴熟细腻的中年 有夫之妇。在他潜在心理中,他始终排斥着非生物学意义上的那个父亲,直到在“猫城”疗养的父亲将要离开人世前不久。在小说中,**毫无疑义地就是那个孕育 出“子体”的“母体”的象征,它远远超出了做为审美和性接触的生理意义。

         青豆对那些虐待女人的变态男人的致命报复,受到了一个德高望重的“柳宅”女主人的理解和赏识。她通过杀人来跟具有正义感的“老女人”以及保镖 Tamaru 等人建立起虚拟的某种血缘关系,使她成为团体的一员。青豆在接受了老女人分派给她的、去刺杀专门**幼女的宗教团体“先驱”的领袖(深绘里的父亲深绘保) 之后,她在1Q84唯一的愿景,就是等待着在将来某一天某个特定的时刻,必将意外地与十岁时分别的那个名叫天吾的、身材健壮的男孩重逢。她相信自己深爱着 天吾,就像有一种神秘的力量牵扯着他们一样。她虽然有过性伴侣(她对谢顶的中年男人情有独钟,007肖恩.康纳利是她的偶像),但那只是出于一种生理的需 要,就像人需要穿衣吃饭一样正常。而实际上她内心深处坚贞不渝地爱着的,始终是天吾,那才是她的精神归宿。所以,她不希望在1Q84年里发生的事情,只是 虚拟的。最后她和“领袖”达成谅解,她选择了死亡:只有她的死亡,才能换来天吾的生存。从这一点来说,1Q84年必须是真实的,因为它跟青豆和天吾的存在 是息息相关的。

         小说中精心设置了神秘而通灵的“小小人”的寓言。从远古时代开始,早在善恶之类还不存在的时候,早在人类的意识还处在黎明期的时候,那些无所不能的小小 人,就一直和人类生活在一起。当在1984年的前七年,小小人从少女深绘里看守的死去的瞎山羊嘴里钻出来时,世界的规则开始更改了。从那以后,不论发生什 么事情都不奇怪了,世界充满了偶然性和必然性。七个小小人告诉了幼小的深绘里有关“母体和子体”的神奇故事。幼年的 深绘里因此和她的父亲进行交配,使她的父亲成为了感受者(Perceiver)和聆听通灵声音的接收者(Receiver)。在她十七岁那年,她将它口述 成小说《空气蛹》,由同伴阿蓟记述下来,投给了新人奖评委会。

         天吾因为帮助少女深绘里修改小说《空气蛹》,让她有预谋地成为新人奖获得者和畅销书的偶像作者,从而把自己的命运跟有着第六感觉的深绘里紧紧地缠绕在一 起。然而也因为他无意中卷入了揭破神秘宗教组织“先驱”的行动,从此之后,他身边所爱的人,忽然一个个地消失了,这让他痛苦不堪,惊慌莫名。他感觉到了一 只魔手正要攫住自己。此时,他突然强烈地想要寻找到他小学时的女同学青豆,——那个在他们十岁时曾经重重地握过他的手,然后扭头就跑,从此再也没有讯息的 女孩。从那次握手以后,每次他体验明确的**和**时,都会想到青豆。那次握手成了天吾人生的一个转机。二十年过去了,正像青豆一直没有忘记他一样,他也 始终将青豆藏在心中,她就像搏动的心脏一样,支撑着他不能聚拢 的、支离破碎的、甚至可以说是行尸走肉般的生存意念。小说的结尾,天吾终于明白,他最后从空气蛹的破裂口处看到的,躺在他父亲病床上的那个洁白的、大如人 体的物体中暗藏着的,正是在十岁时给予他永世难忘的生命暗示的青豆,她已经化身为蛹,面容柔和滋润。这正是他的“母体”。天吾在震惊之余,坚定地准备在自 己的余生中,将执着地去寻找青豆,并坚信最终能够找到她:

         “我终于明白了。她不是概念,不是象征,也不是比喻。而是一个现实的存在,拥有温暖的肉体和跃动的灵魂。而且这温暖和跃动,本该是我不会迷失的东西,可 弄懂这样理所当然的事情,我居然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我这个人思考问题 算时间花得多的,但就是这样,花的也太多了。说不定已经太晚,但我无论如何都想找到她。哪怕现在为时已晚。”

         天吾在他的余生中,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青豆为了他能够生存下去,做出了伟大的牺牲,已经走上了不归之途:她选择自我的消失,来保护天吾生命的延续,让 天 吾这个子体,脱离母体,成为她的接收者或感知者。等到天吾醒悟过来,再去寻找青豆时,1Q84年已经决定了一切命运。因此他在今后的热切的追寻,将会像水 中捞月一样,仅此而已。但是在他的意念中,他又不能没有这种看似残破的希望和理想,它们让他坚强地沿着1984年的轨迹继续生存下去,这就是生命赋予他的 意义所在。

         有那么一刻,——那是多么惊心动魄、撕肝裂胆的一刻!坐在儿童公园滑梯上的天吾,与躲在小楼中的青豆曾经近在咫尺,两人同时都在看着天上的那两个月亮。 1Q84年的世界中,似乎只剩下了他们两人,一种神秘的感悟结合着他们之间的爱情。然而,他们最后却失之交臂。这一段近似生离死别的,两人二十年来第一 次、却又是最后一次面对面的机缘,瞬间又产生了错位。无疑,它让人读来无限的神伤。隐晦的生命,并没有因为他们刻骨铭心的互相思念而重叠。另一种强大的、 残酷的生存理念,战胜了变幻无端的、被扭曲的现实。也许这也是1Q84的恶作剧?!

         小说开头的1984年春天,青豆借以准点 赶到谋杀场所的、位于京都高速公路边上的那个非同寻常的避难阶梯,在1Q84年秋天的世界里被封闭了,不复存在。这意味着,青豆从踏入1Q84年的那一刻 起,就命中注定不能再回到1984年了,这也是她跟“领袖”深绘保达成的密约之一。最后,青豆践行了Tamaru 所说的“无法选择如何出生,但却可以选择如何死”的话,将重约480克的赫克勒-科赫手枪枪管,塞进了自己的口中。

         “愿我们的国降临”。青豆默默地祈祷说。

         在她倒下的那一瞬,青豆、也许还包括我们,都不知道她能不能确切地使用死亡通道,回到1984年的轨迹?或者她将仍然逗留在1Q84年?而这对于天吾来说,无疑是一个两难的结局。

         从小说的总体格调,或者从青豆和天吾的命运、结局来说,《1Q84》应该说是一部悲剧。村上春树的《1Q84》所表现的本质意蕴,其实跟乔治.奥威尔的 《1984》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小说中七个神秘的小小人的隐喻意象,有点《1984》中“老大哥”的象征味道。小说使用了诸如象征主义,存在主义,魔幻 主义,还有神秘的宿命论等等手法,在技巧的运用上也的确可以算得上是上乘之作。尽管作者似乎并没有刻意追求叙述的隐晦,但神秘性却贯穿于小说的始终,这也 是小说的魔法和魅力。就像天吾的父亲说的:

        “不解释就弄不懂的事,就意味着即使解释也弄不懂。”

       乔治.奥威尔在《1984》 中说:“总的来说,了解越多,错觉越大;人越聪明,神志越不清醒。” 《1Q84》中人物的苦苦挣扎,让人觉得命运仿佛是置身于精神囚笼,注定了无处可逃:“人获得自由,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就是从一个牢笼里巧妙地逃出来, 其实是置身于另一个更大牢笼吗?”

       而小说的开头,即有魔咒一样的警示:

        “这是巴纳姆与贝利的马戏世界,

        一切都假的透顶,

        但如果你相信我,

        假将成真。”

        写完此文,我恍惚觉得自己似乎正置身于2Q1Q年。但是假的,果然能够成真吗?

            秦无衣 于
            2Q1Q年Q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